王紅衛
(山西大同大學美術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具象寫實油畫在我國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王紅衛
(山西大同大學美術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縱觀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歷程,在油畫傳入中國的100多年來,歐美寫實繪畫的一些知名藝術家與經典作品一直是國內寫實主義畫家所追求的目標。中國寫實油畫從一味地模仿西方到逐步尋找自己的表現語言與審美情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幾代藝術家在不斷學習西方寫實主義繪畫技巧的同時,逐步融合吸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審美意識形態,形成獨特的寫實繪畫風格。寫實油畫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就是油畫民族化的過程。在藝術審美多元化的今天,寫實油畫的發展又面臨著新的藝術形式與藝術市場的眾多影響。
西學東漸;寫實油畫;民族化;時代性;現狀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里希在《藝術與錯覺》一書中指出:“‘寫實’就是西方繪畫史當中一個對繪畫藝術發展所設置的目標,也被稱之為‘錯覺主義’。”也就是對人眼所觀察到的現實事物如實再現,在二維的平面上如何表現三維空間的繪畫技術,這一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被發展到極致,并出現了象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大師。隨著上世紀20年代“西學東漸”歷史大潮的影響,寫實油畫被正式引入中土,并在中國逐步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喜愛,儼然已經成為中國繪畫藝術的主流藝術。
關于中國具象寫實油畫的發展歷程,這里無意做全面的分析研究,只就一些關鍵時期與關鍵人物做簡要概述。
意大利的“文藝復興”為歐洲文化藝術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具象寫實油畫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得到發展壯大,歷經500年的輝煌,產生了許多我們所熟知的藝術大師和不朽名作。在20世紀之前,一部西方美術史就是寫實繪畫的歷史,為近代西方美術與寫實油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藝復興的藝術成果也影響了遠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意大利藝術家利瑪竇、南懷仁、郎世寧等先后留足中國。現在我們能查到的史料記載,最早的有明確署名的,中國寫實油畫作品是明朝嘉靖年間澳門人游文輝于1610年所畫的,現由羅馬耶穌會檔案館收藏的《利瑪竇畫像》。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簽訂,西方各國教會勢力大量涌入中國,據統計,這一時期有130多個西方傳教會陸續來華傳教。隨著教會勢力的擴張,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如雨后春筍般在北京、天津、上海乃至全國各地出現,教堂的發展需要大批宗教飾品,包括圣像畫、雕刻品等等,特別是大量宗教人物畫的需求量劇增。為滿足教會傳教活動的需求,西班牙人范廷佐在上海土山灣創立土山灣畫館,大量收留中國孤兒,采用師傅帶徒弟的形式,傳授西方素描、水彩、水粉、雕塑、寫實油畫技法,繪制宗教題材的油畫出售。可以說上海土山灣畫館是近代中國西方繪畫教育的萌芽。
隨著東西方經貿、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具象寫實油畫。這一歐洲傳統繪畫形式被西方傳教士們伴隨著宗教活動在當時的宮廷與教堂里廣泛運用,為皇親貴族與宗教活動所服務。雖然當時的油畫已經傳入中土,但對中國傳統文化及繪畫藝術沒有太大的影響。直到鴉片戰爭后,具象寫實油畫開始正式傳入中土,并隨著國內新學的創辦被作為美術教學課程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這里需要重點提到的一個人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他是目前有史可查的第一個將西方寫實油畫引進中國,同時開始在學校設立完整的油畫課程教學體系的藝術大師。之后越來越多的青年留學海外學習油畫,當時在這些留學海外、學習繪畫的留學生中,大多數人接受的都是以寫實繪畫為主的西方學院派美術教育,這也就是直到今天我們從美術高考到大學美術教育,油畫專業仍然以寫實油畫為主的原因。到上世紀30年代,寫實油畫由于其寫實逼真的效果,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被當時中國的文化學者們視為改革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先進文化而加以大力推廣與提倡,寫實油畫逐步成為中國繪畫藝術的主流藝術。這一時期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油畫藝術家與美術教育家,為推動具象寫實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1927年蔡元培由北京大學校長出任民國教育總長,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對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他的倡導與支持下,近代中國一些知名的美術院校紛紛成立,現代西方學院派寫實繪畫在中國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這一時期,劉海粟在上海成立上海圖畫美術院,掀開了中國現代藝術教育史上的第一頁,標志著具有現代高等美術教育理念的新型學校的正式誕生。1928年,中國第一所國立藝術院校——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成立,也就是今天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林風眠出任第一任校長,并首次提出“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融合中西文化的美術教學目標,培養出如趙無極、艾青、吳冠中、孫天賜、裘沙與王朝聞等影響中國近代美術史發展的優秀藝術人才。這一時期需要重點提到的還有徐悲鴻、顏文梁、李鐵夫,李毅士,吳法鼎,潘玉良、衛天霖等等,這些藝術家們大都留學海外,將西方的油畫藝術與“尋找真理”、“反封建、反壓迫”、“救國救民”的藝術理想一起帶回祖國,在國內傳播。寫實油畫藝術隨著新學的創辦,也被更多的國人所接受與推崇。
著名學者李超在《中國早期油畫發展史》一書中將早期油畫的引進與發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早期的寫實油畫引用材料、參照畫法、移植模式,基本是對歐洲傳統寫實油畫從形式到內容的復制,這種復制又是表面膚淺的復制。之后,幾代藝術家們在不斷學習引進西方傳統寫實油畫的材料與繪畫技法的同時,自覺地開始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審美情趣融入到油畫創作中,尋找油畫本土化的探索與研究。著名油畫家、油畫作品《開國大典》的創作者董希文先生于1957年發表《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油畫中國風》一文,明確提出油畫民族化的概念與中國油畫的發展方向。油畫民族化與本土化的研究成為近代中國油畫家們的重要研究課題。
任何藝術形式的發展興衰都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民國時期、抗戰時期、文革時期、直到改革開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寫實油畫承載著不同的歷史使命。抗戰時期油畫是宣傳的工具,上世紀50年代的油畫藝術受蘇聯的影響,如契斯恰科夫教學體系的推廣,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的開設,培養了如靳尚誼、詹建俊、馮法祀、侯一民、全山石等我國近代油畫創作與教學的中堅力量,對寫實油畫在國內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文革時期的油畫教學與創作基本服務于政治運動,藝術創作受到一定制約,“紅、光、亮”成為這一時期油畫創作的主導方向。改革開放初期,對于文革、人性、生命的反思出現了“傷痕美術”。上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得到廣泛交流。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人對戰爭所帶來的惡果,以及對戰爭、生命、文化、經濟、藝術的重新思考,所產生的各種近代流行的藝術思潮隨著改革開放涌入國門。85美術運動時期,各種前衛藝術思想、藝術形式發起了對傳統學院派繪畫的沖擊,標志著中國當代藝術的誕生和文化轉型的開始,從此影響和改變了中國藝術的走向和格局及其與世界藝術的關系,藝術審美多元化的時代悄然來臨。雖然當代藝術的熱潮席卷中國,但這一時期以鄉土情懷為題材的寫實油畫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對當時中國很多從事寫實油畫的藝術家們,如何多苓、艾軒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照相寫實主義及鄉土情懷的繪畫風格也在這一時期備受國內青年藝術家們的喜愛。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幾次大型全國美展中涌現出如曹新林《粉筆生涯》、高小華《為什么》、《1968年某月某日》、羅中立《父親》、何多苓《青春》、陳宜明《我們這代人》等載入中國美術史的優秀具象寫實油畫作品,也涌現出一大批如陳逸飛、高小華、程叢林、羅中立、陳丹青、王沂東、楊飛云、朝戈、曹力等優秀的寫實主義藝術家,促進了具象寫實油畫在中國的良性發展。在經歷了85美術新潮那個轟轟烈烈的藝術激情年代之后,當代藝術與學院派寫實油畫各自發展,90年代的學院繪畫藝術倡導回歸架上繪畫,更多的青年藝術家如忻東旺、劉小東、崔小東、于小東、龐茂琨、林則軍、郭潤文、冷軍、范勃、石沖、毛焰等當代寫實油畫家們繼續發揚著具象寫實油畫的無窮魅力,具象寫實油畫依然是各大美院油畫教學的主要課程,也是中國繪畫的主流藝術。經過幾代油畫家們的不懈努力,具象寫實油畫在中國既有量、也有質的發展。進入21世紀,具象寫實油畫發展到今天,歐洲當代新的藝術思潮與國內、國際藝術市場的繁榮,以及大量藝術資本的注入,悄然影響著中國當代具象寫實油畫的發展,中國的藝術家與藝術作品也逐步被世界藝術市場、藝術愛好者與收藏家所關注。
具象寫實繪畫在藝術形態上屬于具象藝術,是繪畫的一種表現技法。具象寫實油畫既是一種繪畫風格,更是一種繪畫精神。
進入21世紀,隨著高校的擴建和擴招,招生人數逐年遞增。非官方數據統計,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有1700多所均設立美術專業,美術藝考生逐年遞增,2008年山東省參加美術專業藝考的學生達到16萬人,全國近幾年平均每年在70萬左右,可謂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觀。從中央到地方,各大專院校,中職、中專、小學美術,各個省市專業性畫院、群藝館、少年宮等,從事油畫的專業人員估計已有數十萬之多。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為壯觀的油畫隊伍,是油畫傳入中國100多年來最為輝煌的時期。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發展軟實力的象征,油畫隊伍的發展壯大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當今時代是一個藝術審美多元化的時代,西方現代藝術潮流呼嘯而入。觀念藝術、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多媒體實驗藝術已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學院派的繪畫風格也不再是單一的寫實繪畫,表現繪畫、抽象繪畫、綜合材料繪畫等被各大美術院校引進美術教學中,并設置為專業課程。寫實油畫在當今的藝術審美多元化以及當代藝術大潮與新興藝術市場的影響下,仿佛逐漸呈現萎靡與疲軟的狀態,寫實繪畫一度陷入兩難境地,被視作封閉和保守的同義語。更多的年輕藝術家借鑒西方現代、后現代與當代藝術模式,更加青睞印象派表現與抽象、綜合材料等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傳統的具象寫實油畫藝術仿佛已被視為落后與陳舊的代名詞。面對這種現狀,具象寫實繪畫作為多元狀態下的一元,其自身的藝術使命和藝術魅力使一大部分藝術家們仍然堅守在具象寫實油畫的傳承與創新。
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總是在矛盾中進行,藝術資本的介入繁榮了藝術市場,同時金錢的誘惑也使一部分藝術家迷失價值取向與藝術品格。一方面被經濟人或收藏家所左右而失去精神自由,盲目追隨西方新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思潮而缺少了獨立思考,還有一些藝術家完全受制于市場而成為職業畫匠。寫實油畫本來屬于舶來品,所以在中國學習具象寫實油畫缺乏完整的技術體系和相應的文化環境,尤為困難。一些初學者又往往容易被名家所影響,盲目崇拜,刻意模仿,而對寫實油畫的基本繪畫原理、概念、技法缺乏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這就導致寫實油畫藝術如工廠般生產出大量毫無藝術價值的復制品。照相機、投影儀、電腦等先進圖像數碼設備的發展讓藝術家的創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方便快捷的創作手段,但也造成一部分藝術家過度依賴機器設備,離開投影儀不會構圖起稿,離開照片不會畫畫。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藝術家是說真話的,照相是說謊話的。”寫實繪畫是需要藝術家用心體會,用眼觀察,用手表現,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人與物的高度概括、提煉、加工、整理后的藝術化過程。如果藝術家漠視對現實生活與繪畫物象生命本質的體會與觀察,也就嚴重削弱了繪畫創作的精神本質和審美意義。藝術家只有善于發揮繪畫藝術所特有的繪畫性與表現力,才能將技術升華為藝術。
中國當代寫實油畫是一個大師涌現的時代,但在寫實油畫繁榮昌盛的背后又存在著眾多問題,影響著具象寫實油畫藝術的健康發展。寫實油畫發展到今天,最根本的問題仍然是技術問題,學習西方科學的具象寫實繪畫理論體系,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加上長期的刻苦訓練,才能具備嚴謹、扎實的繪畫基本功,熟練掌握具象寫實油畫的造型規律。同時,一個藝術家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寫實繪畫能力,還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博覽群書的文化底蘊,敏銳的觀察能力,對生活、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德藝雙馨、德才兼備,才能創作出感人的藝術作品。
縱觀寫實油畫在我國發展的百年歷程,具象寫實油畫藝術從形式到語言,也在發生著變化,尤其一些國外藝術家如法國的伊維爾、賓卡斯等歐洲當代寫實油畫藝術家們的材料與技法的傳入,使中國當代具象寫實油畫的發展在表現技法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繪畫藝術同中國的綜合國力發展一樣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世界。具象寫實油畫藝術在審美多元化的時代,如何繼續發揚其自身的審美價值,需要更多的年輕藝術家們扎根于本土文化,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潛心研究西方傳統具象寫實繪畫技法,更多關注當代社會人與自然發展的現狀。在提高繪畫材料與技法表現力的同時,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尋找繪畫藝術發展的本質規律,才能將具象寫實油畫這一歐洲傳統繪畫形式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讓寫實油畫具有更多的人文精神、社會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征。
[1](英)E.H.貢布里希.林夕等譯.藝術與錯覺[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劉 淳.中國油畫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3]張祖英.中國油畫發展現狀及對寫實油畫當代屬性的思考[J].美術學報,2010(01):25-31.
[4]楊飛云.尋源問道——中國精神[J].中國油畫,2015(06):12-13.
[5]李 超.中國早期油畫發展史[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6]何 清.現代與后現代[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8.
[7]董希文.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油畫中國風[J].藝術家,2003(07):55-59.
[8]譚 天.寫實主義的中國概念[J].美術學報,2006(03):60-64.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Representational Realistic Oil Painting in China
WANG Hong-wei
(School of Art,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After a century’s development of realism oil painting in China,some famous artists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lassic realistic painting have always been the goal of domestic realism painter pursues.It is a long process for Chinese realistic oil painting from the imitation of the west blindly to gradually find their expression language and aesthetics.Generations of artists are trying to learn western realism painting skills and at the same time gradually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esthetic ideology of the Chinese nation,finally forming the unique style of realistic painti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stic oil painting in China is the process of nationalization of oil painting.In today’s art aesthetic diversification,the development of realistic oil painting is facing new art forms and the art market.
introduces;realistic oil painting;nationalization;time spirit;the status quo
J223
A
〔責任編輯 趙曉潔〕
1674-0882(2017)02-0105-04
2016-12-11
王紅衛(1974-),男,山西左云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油畫材料與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