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人民政府,河南 鶴壁 458031)
有機肥菌糠對玉米小麥輪作土壤性質和生產的影響
李鋒
(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人民政府,河南 鶴壁 458031)
文章研究了利用菌糠作為底肥,進行玉米——小麥——玉米輪作的試驗,探討了菌糠作為有機肥的應用價值及其對作物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菌糠;土壤;玉米;小麥
鑒于單純使用化肥的種種弊端,近幾年人們越來越重視有機肥的使用。而菌糠作為一種營養元素比較豐富、價格低廉的有機肥原料也逐漸得到認同。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菌糠產生,但是長期以來處理這些菌糠的傳統方法是丟棄或焚燒,浪費了其中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隨意丟棄既是對資源的浪費,同時還導致霉菌和害蟲的滋生,增加了空氣中孢子和害蟲的數量,更造成了環境污染,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菌糠飼料不僅可以變廢為寶,促進資源的多層次利用,減少環境污染,而且可以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1)菌糠對土壤pH值的影響。隨著玉米——小麥——玉米的連續種植,所有試驗田的土壤pH值都是先下降然后稍有上升,整體上波動較大,可能是因為土壤的酸堿程度受環境和作物生長的影響較大,而菌糠作為有機肥料發揮對土壤的調節,前期可能因為菌糠中帶有的堿性成分提高了土壤的pH值,作物生長后期影響逐漸減弱。
(2)菌糠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隨著玉米——小麥——玉米的種植,施用菌糠的試驗小區土壤蔗糖酶活性不斷增加,從第一季玉米種植成熟期,到第二季玉米成熟期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普遍增加了約二倍,但是菌糠用量的不同,并沒有引起土壤蔗糖酶的明顯梯度變化,鮮菌糠和發酵菌糠之間差別也不明顯。
(3)菌糠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在玉米——小麥——玉米的生長過程中,施用復合肥的試驗區土壤脲酶活性不斷降低,說明施用復合肥抑制了土壤脲酶活性。施用牛糞和菌糠的試驗區土壤脲酶活性在前兩季作物生長過程中變化不大,到第三季玉米生長成熟期提高明顯,其中施用發酵菌糠試驗區土壤中脲酶活性最高,證明菌糠連續三季作為底肥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發酵菌糠對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效果較好,鮮菌糠和發酵菌糠都比牛糞適于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
(4)菌糠對土壤養分的影響。經過玉米——小麥——玉米連作栽培,土壤中全氮含量產生了變化,施用發酵菌糠畝的試驗區全氮含量增加最多,到第三季玉米收獲期,施用菌糠的試驗區土壤中全氮含量比第一季玉米種植時期增幅明顯,菌糠用量越多,土壤中全氮含量越高。鮮菌糠和發酵菌糠用量達到3000kg每畝以上時,土壤中全氮含量達到或超過了復合肥對照的水平,相同施用量下發酵菌糠比鮮菌糠更能促進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說明菌糠作為有機肥施入試驗田后起到了氮肥的作用,連續施用增加了土壤中全氮含量,不但為作物生長提供了氮肥營養,還能在土壤中積累,具有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
(5)菌糠對作物生長情況的影響。菌糠對增加玉米植株干重有較好的作用,施用發酵菌糠處理的試驗區,玉米的植株干重隨菌糠用量的增加也在增加,而且施用時間越長作用效果越來越明顯。施用鮮菌糠的試驗區玉米植株干重也有大幅提高。充分說明施用菌糠作為底肥可以為玉米生長提供較多的營養物質,促進植株的生長。菌糠對玉米的株高也有促進作用,玉米種植過程中,施用發酵菌糠的試驗區第二季玉米株高比第一季玉米株高增加到2~19cm。菌糠對玉米株高的促進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植株干重。
通過試驗表明,施用菌糠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了作物的生長環境,提高了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玉米、小麥的根系發育,從而為其生長發育和產量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施用菌糠的試驗田在試驗前期土壤的pH值升高,加劇了潮土堿性程度,不利于農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尤其影響磷的有效性。
施用菌糠能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促進土壤中細菌、放線菌數量的增加,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數量,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原性真菌對玉米的致病作用。對蔗糖酶、堿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提高具有較好的提高作用。菌糠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主要通過土壤微生物活動和作物根系的分泌實現,一方面菌糠降低了土壤的容重,促進了作物根系的發育,根系在生長過程中的分泌物提高了部分土壤中酶的活性;另一方面,菌糠中豐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等成分為土壤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也使土壤酶活性得到增強。多數研究表明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和服酶活性與土壤肥力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所以說菌糠對土壤肥力的提高有較好作用。
菌糠具有氮肥和鉀肥的應用價值,不但能增加土壤中全氮和全鉀含量,而且菌糠對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促進作用也間接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連續施用菌糠效果更明顯。菌糠中含有很豐富的有機質,作為有機肥機能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還能促進有機質的分解作用,對提高土壤肥力有良好效果。菌糠本身的全氮含量較低,作為有機肥其中的營養成分需要經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被作物生長利用,營養成分的釋放緩慢,見效期較長,不能滿足作物快速生長繁殖的需要,從而影響了玉米、小麥產量的提高。
菌糠的利用也受環境條件的影響,施用菌糠做底肥施用時,土壤墑情必須好,土壤含水量在15%以下時必須灌水后再施用。在施用一定數量的菌糠條件下,通過調控保護地土壤濕度可能會使其作用得到更好發揮。施用菌糠量的多少對植株生長影響較大,實際種植中菌糠用量也不易太大。菌糠料一般是經過堆積發酵處理或不經處理而直接使用,只是利用了其透氣和保水性能,但是肥效較差,未能充分開發出菌糠的實際利用價值。菌糠發酵處理后理化性能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改善,但部分指標尚不符合優良栽培基質的需要,如水分擴散性能差,基質值過高,不適宜直接使用。
總之,菌糠的營養成分較高,與常規的有機肥有相似的作用,一些營養成分還要高于豬、牛等家畜糞便,是一種有很高應用價值的肥料,菌糠需要通過與其他肥料的搭配才能滿足不同作物生長的需要。菌糠施入土壤后減小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團粒結構,促進了植物根系生長,從而促進植物的生長繁殖。
[1]馬壽福,軍花,刁治民,等.食用菌菌糠營養價值及利用途徑的研究[J].青海草業,2006,3(15):36-40.
[2]林斌.菌糠、沼渣有機肥對臍橙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福建農業學報,2006,21(3):193-195.
Effects of Organic M anure Bran on Soil Properties and Production of M aize W heat Rotation
LI Feng
(People's Government of Kuangqiao Town,Qi Bin District,Hebi City,Hebi,Henan 458031,China)
In thispaper,theexperimentofusing corn bran asbase fertilizerandmaize-wheat-maize rotationwasstudied.The application value ofmushroom as organic fertilizer and its effecton crop growth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were discussed.
bacteria bran;soil;maize;wheat
S513;S512.1
A
2095-980X(2017)05-0137-01
2017-05-14
李鋒(1973-),男,農藝類二級技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指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