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德州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德州 253023)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對策
劉璐
(德州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德州 253023)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其中,融資困難是中小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阻礙。文章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相應的對策。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對策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其數量多、分布面廣、經營靈活、形式多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根據新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和第二次經濟普查數據測算,中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7%。中小企業創造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59%的稅收和60%的進出口,提供了全國80%的城鎮就業崗位,每年解決1000多萬新增就業。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更加的不容樂觀。
1.1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外部原因
(1)國家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相對于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對于中小企業的法律體系建設還很不健全。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缺少完備的法律法規的支持和保護。雖然曾頒布實施了《中小企業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是缺乏相關的專項權威管理機構,從而使有關的國家政策得不到有效的施展。另外,有關法律法規在政策上偏向大中型企業,歧視中小企業,減弱了中小企業的外源性融資能力,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得不到控制,甚至是反增不減。
(2)金融機構體系存在缺陷。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現存的信貸融資體系主體。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而銀行對與中小企業的定位偏差和歧視是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F階段,金融機構對于中小企業的專項融資服務不健全,業務規模小,對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準入門檻高。
(3)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F如今,我國形成了“一體兩翼三層”的擔保體系,以政策性擔保機構為一體,商業性和互助性擔保機構為兩翼,城市、省、國家三級擔保機構為三層。但信用擔保體系尚不健全,提高中小企業信用能力的機制匱乏,沒有降低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風險。我國的信用擔保機構規模小、不系統全面、抗風險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貸款資格,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
1.2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原因
(1)中小企業規模小,缺乏創新型人才,經營管理理念陳舊。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規模較小,企業制度不規范,涉及到經營管理模式陳舊、財務管理不規范、產權關系混亂、財務透明度低。中小企業以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和“三資”企業為主體,并且私營企業大多是家族企業,企業內部成員多是自己的直系、旁系血親。由于內部人員的管理能力、財務分析能力參差不齊,管理模式一成不變,使得企業發展遲緩。中小企業大多沒有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企業財務信息透明度低,導致金融機構無法確切把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增加了融資難度。
(2)中小企業缺乏擔保抵押物,融資成本高。由于中小企業的財務透明度低、可信度差,使得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的融資過程中對于擔保費用,抵押物的登記、評估和拍賣的費用大大增加,從而導致融資成本增高,據調查,僅抵押手續費用就占貸款金額的5%左右,使中小企業不堪重負。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少甚至沒有固定資產,而金融機構偏好固定資產的抵押,使中小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貸款。
(3)中小企業資信質量低,經營風險高。由于在經營過程中不定因素多,企業破產倒閉幾率高,使得企業經營者采取一些虛假非法手段來維持企業的運營,如逃稅漏稅、盜竊產權、做虛假廣告和虛假財務報告以及開設多個會計賬戶。
(4)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沒有大中型企業的財務透明度高、可信度高,導致銀行、擔保機構和投資者不能準確把握企業的貸款需求、運營情況、科研實力和誠信度,從而增加了貸款難度。中小型企業沒有政府擔保,金融機構在確定放貸時是慎之又慎,這也是融資難問題的又一個影響因素。
(1)加強企業自身建設,強化企業自我積累機制。改善中小企業的管理制度,健全中小企業財務制度,強化管理,優化產業結構,引進優秀創新型人才,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和喜好。由于中小企業自身條件差,可以加強自身的戰略管理,制定合理的企業發展規劃,促進與大中型企業的合作,以大型企業為導向。
(2)政府應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由于政策對大中型企業的偏袒,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加劇,所以,國家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準入門檻,減少融資成本。轉換政府職能,優化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政府要認清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減輕企業的融資成本。此外,政府應多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以大企業為導向,與大型企業共同協調發展。
(3)構建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及抵押體系。目前,我國的擔保機構基本承擔著100%的風險,導致在中小企業尋求擔保機構進行擔保時很難取得擔保資格,因此,應改善擔保機構體系,建立“再擔保”體系,有效降低和分散擔保機構的金融風險。①進一步建立和優化企業外部信用擔保體系向金融機構提供準確的企業信用信息,公開表揚誠實守信的中小企業,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創新模式。②強化企業內部信用制度的建設和普及,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以及不斷提高企業自身融資能力,并保證按時還款。③建立全國性、省級和地市三個層次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實現擔保機構的再擔保機制,減輕擔保機構風險。④政府應放寬擔保機構的擔保保證金限度并加大對擔保機構的優惠補貼。
(4)健全和完善金融結構,創新融資產品。完善銀行金融機構的中小企業信貸機制,拓寬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規范民間融資環境。努力創新融資產品,大膽嘗試股權和債券投資。深化金融機構的體制改革,建立規范的民間貸款機構,從根本上解決惡劣的地下錢莊、高利貸等民間自發形成的金融服務。增盈減負,鼓勵中小企業內源性融資。政府投資應采用合作、聯營、參股、補助等多種形式來拓展中小企業自有資金。
(5)發展典當融資機構。典當融資是指當戶將自身的各類財產及其權利作為物質抵押給典當行,交付一定的費用后獲取資金,并在規定日期內歸還本金和利息贖回抵押物的一種行為。主要有質押和抵押兩種擔保方式。典當融資方式具有“隨時、隨地、隨客”的特點,正好貼合中小企業融資的“急、大、多”的特點。雖然典當融資相對于銀行融資來說屬于“旁門左道”,但是其方便、快捷、靈活的特點,滿足了銀行金融機構無法滿足的短期應激性的融資需求、促進中小企業的經濟發展。
[1](加拿大)喬怡寧.關于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思考[J].經濟師,2013,(12),245-255.
[2]薛皓中.眾籌金融模式對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研究[J].經濟師,2016,(3),24-26.
[3]王小茹.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3,(12),40-4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LIU L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ezhou University,Dezhou,Shandong 253023,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s economy occupie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me time facing many problems.Among them,financing difficult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ME financing,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inancing;problem;countermeasures
F276.3
A
2095-980X(2017)02-0123-02
2017-02-07
劉璐,女,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