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蘭
(徐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江蘇 徐州 221009)
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陳志蘭
(徐州市中心醫院手術室,江蘇 徐州 221009)
目的 探討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效果情況。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術中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術中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對兩組患者的應用效果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中患側舒適度、術后患側舒適度評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下地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優勢(P<0.05);觀察組術后髖關節功能療效優良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可顯著改善患者術中、術后舒適程度,降低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和康復時間,可推廣。
海綿固定圈;手臂支架;股骨近端骨折;活動功能
本院自2014年末給予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取得了較為良好的療效,現將相關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6.48 1.43)歲,股骨粗隆間骨折50例,股骨頸骨折10例,就診時間傷后1~14天,平均(7.45 0.15)天,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壓8例,心臟病6例;兩組患者在入組性別比例、平均年齡、病情分型、就診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術中給予常規護理?;颊呷椋雠P位,將患側端的肢體用約束帶固定于胸前,松緊適宜,雙下肢用骨科牽引床進行牽引,骨折復位后進行內固定治療,手術期間X線透視,術中配合電刀電凝治療,密切監測患者術中生命體征[1-2]。
1.2.2 觀察組
在常規手術護理的基礎上聯合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材料準備:(1)石膏襪套一個(長15 cm左右);(2)海綿固定圈兩個(大:展開10 cm×80 cm)(?。赫归_10 cm×65 cm);(3)海綿墊一個(10 cm×40 cm)。手術準備,患者平躺在牽引床上,將下肢使用牽引體位固定,把手臂支架固定于健側托板和患者胸部平行,間距7 cm左右,將海綿墊對折包裹托板患側頭端,用石膏襪套固定??;小海綿固定圈套住患側前端,大海綿套套住托板支柱。在常規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基礎護理干預基礎上,重點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加強患者圍術期各個細節的舒適性護理,例如:盡量保持患者手術中肢體的舒適,定時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護理,保持患者肢體血液循環順暢,降低靜脈血栓發生率。
觀察兩組患者患側舒適度、手術和術后患肢恢復以及術后髖關節功能評價情況。患側舒適度采取視覺模擬評分對患者上肢舒適度情況進行評價,0分~1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不適程度越嚴重;術后髖關節功能評價參照髖關節功能喪失程度評定表相關內容,根據前屈、后伸、外展、內收、外旋、內旋的關節活動度、肌力情況進行綜合評價,0~100分,90~100分為療效優,70~89分為療效良,50~69分為療效中,49分以下為療效差。
觀察組患者,手術中患側舒適度:(4.23±0.13)分、手術后患側舒適度:(4.57±0.16)分、手術出血量:(98.34±5.65)mL、手術時間:(42.12±2.12)min、下地活動時間:(7.21±0.23)d、骨折愈合時間:(76.23±13.23)d、療效優良率:83.33%(25/30);對照組患者,手術中患側舒適度:(6.19±0.24)分、手術后患側舒適度:(6.25±0.28)分、手術出血量:(143.29±6.23)mL、手術時間:(60.23±3.72)min、下地活動時間:(13.19±1.65)d、骨折愈合時間:(109.19±15.98)d、療效優良率:56.67%(17/30);兩組患者的結果相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雖然股骨近端骨折屬于骨外科常見疾病,但在治療上由于處于肢體近端故不能使用氣壓止血帶、創傷較大等原因,所以極易導致大量出血的發生,傳統的上肢懸掛、牽拉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舒適度以及操作方便,為進一步提高股骨近端骨折手術質量,提高患者術中、術后的舒適度,臨床一直在尋找一些細節化護理干預方法來提高患者的圍術期治療質量。
采取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方法應用在股骨近端骨折手術治療中,操作上具有簡單、方便的特點,在舒適度上患者感覺良好,有效避免了傳統固定方法對于肌肉組織的牽拉、壓迫,有效避免了對于局部的血液循環影響以及胸腹部的不適發生[3]。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的手術中患側舒適度、術后患側舒適度評價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認為,本院所采用的海綿為開放式單元結構聚氨酯聚合物材料,可有效幫助制約部位減輕壓力,使之處于一個無壓力位置,具有一定的感溫特性,當肢體接觸到海綿,海綿表面粒子會發生軟化,軟化后的粒子對將壓力平均分布的接觸部位,所以壓迫情況顯著減輕,患者會感覺到舒適、輕松;觀察組的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下地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優勢;觀察組術后髖關節功能療效優良率顯著優于對照組,這些結果說明,該方法不僅有效解決了手術舒適度的問題,還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提供了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中應用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可顯著改善患者術中、術后舒適程度,并且有降低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和康復時間的顯著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曾紹林,汪 瑩,萬云虹,等.DHS和PFNA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近端骨折臨床療效比較[J].山東醫藥,2011,51(15):98-99.
[2]唐國霖,姚 剛,吳科榮,等.Inter TAN治療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療效評價[J].實用骨科雜志,2014,20(11):1028-1030.
[3]王會云.海綿固定圈聯合手臂支架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7):146-147.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8.73.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