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鶴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胸泌甲乳外科,江蘇 蘇州 215131)
乳腺增生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
王 鶴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胸泌甲乳外科,江蘇 蘇州 215131)
目的 分析乳腺增生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其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納入治療的乳腺增生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序貫法將其分成兩組,各34例,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利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三個月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可以得知治療前兩組SDS、SAS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不良反應。結論 對乳腺增生患者實施綜合干預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心理,對其心理狀態的穩定緩解具有較為顯著的影響,因此在乳腺增生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值得應用并推廣。
乳腺增生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心理狀態;影響研究
在臨床中乳腺增生是一種常見病癥,并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表現出上升趨勢,在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發病率達到了75%以上,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3~45歲的中青年婦女中[1]。若是不及時對患者予以科學治療,很可能會誘發乳腺癌,所以對患者采用有效的護理診治措施較為必要。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納入治療的乳腺增生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保證在患者條件下展開,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保證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增生病辨證標準》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肝腎功能不全者;患有乳腺纖維瘤、乳腺炎等良性疾病者;患者在治療前1個月中服用過乳腺增生病的任何中西藥物者;拒簽同意書者。依照隨機序貫法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觀察組年齡25~43歲,平均年齡(34.2±1.8)歲;病程0.3~9年,平均病程(5.1±2.4)年。對照組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7±2.1)歲;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5.4±2.7)年。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干預護理,主要包含有用藥指導、乳房基本護理知識傳授等。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含有:①心理護理,在乳腺增生患者中普遍都會存在抑郁、不安焦慮等消極治療情緒,這主要是由于乳腺增生同乳腺癌臨床表現癥狀類似造成的。護理人員可針對正中情況,向患者講解乳腺增生的疾病成因、發展基治療措施,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還可以通過優秀的治愈案例講座,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2]。建立和諧信任的護患關系,促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②健康教育:主要是表現在患者治療過程的引導、功能鍛煉等護理內容的引導,使患者能夠詳細了解治療過程,更加主動配合治療[3]。③用藥及飲食護理:囑托患者科學進行用藥飲食、并養成健康科學的飲食作息習慣。應保證按劑量、頻率服用藥物,不能隨意加減劑量。控制飲食的清淡,按時會員進行復診。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三個月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比較。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觀察組的分別為(56.24±3.91)、(55.83±3.5),對照組為(56.85±3.37)、(56.02±3.7);治療后觀察組的SDS、SAS分別為(36.52±4.94)、(36.54±5.32),對照組為(47.36±6.83)、(48.28±6.05)。治療前兩組的SDS、SAS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乳腺增生也被稱為臨床中乳腺構造不良,同時是由于性激素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等引發乳腺小葉復舊不全及生理性增生等。患者在臨床中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乳房脹痛、不適、刺痛等,且在經前通常會有癥狀加重,經后癥狀得到緩解。其患者在病情期間往往會伴隨有憤怒、抑郁、交流等消極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正常治療。
乳腺增生患者通常是由于心理因素及激素水平的作用,致使患者在長期的焦慮情緒下出現激素水平的紊亂,造成性激素增加及乳腺增加[4]。乳腺增生作為一種良性的可治愈疾病,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有些患者會出現病情反復、若是不及時予以治療則會加重病情的現狀。當前乳腺增生患者普遍對自身的保健知識、疾病認識存在不足,且由于患病位置的特殊性、恐癌心理、一些患者會對治療產生抗拒較大抗拒。所以護理人員應在患者住院之后,對其采用較為關愛、親切的服務態度,使其能夠同醫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向患者發放有關乳腺增生治療的健康教育手冊,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及治療心理,促使疾病的康復率及治愈率得到提升。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緩解了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心理,促使其治療態度更加積極,心理狀態更為穩定。因此對疾病的治愈就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在臨床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1]張麗芬,宋阿鳳,王志華,等.調腎疏肝針法對乳腺增生患者內分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8,28(9):648-652.
[2]陳 巍,孟 巍,王 鑫,等.探討對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護理干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21):213-214.
[3]湯利紅,柯 娟,李翠娥,等.乳腺增生患者月經前后的心理狀態分析及中醫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8,23(23):39-40.
[4]王玉蘭.健康知識教育聯合生活習慣護理在體檢發現乳腺增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西部中醫藥,2014,10(2):122-124.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8.95.0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