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慧
(昆山宗仁卿紀念醫院,江蘇 蘇州 215300)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基層醫院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
楊曉慧
(昆山宗仁卿紀念醫院,江蘇 蘇州 215300)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基層醫院呼吸內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方法 有效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建立比較符合呼吸科重癥監護室優勢的護理風險管理和備案,對護士進行集中和相互結合培訓,全面落實護理風險管理有效策略。結果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減少危重癥患者所制定的非計劃性監管、意外事件以及護理之間的矛盾發生率(P<0.01或P<0.05);且危重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由93.11%提升到97.28%。結論 針對危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有效管理,能夠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提升危重癥患者護理質量,對其生命健康有安全保護作用。
護理風險;呼吸內科;危重癥患者;護理質量
護理風險管理主要是指在護理管理中對患者、家屬及醫院工作人員之間可能會產生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及采取比較準確符合處置的過程。為了探究危重者的護理風險管理,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護理問題及醫患糾紛。本院呼吸科重癥監護室在2016年對危重癥患者的護理管理中進行加強護理風險管理,獲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院是一所以醫療、教學為基礎的二級綜合性醫院,開放床位500張。呼吸科床位42張,護理人員12名,均為合同護理人員。年齡30歲以上3名(25%),30歲以下9名(75%);學歷:本科4名(33.33%),大專6名(50%),中專2名(16.67%);職稱:護士7名(58.33%),護師4名(33.33%),主管護師1名(8.33%);工齡:10年資以上2名(16.67%),5~10年資5名(41.67%),5年資以下5名(41.67%)。
在科室管理過程中由護士長、骨干護士構成風險管理小組,負責考評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同時制定呼吸內科風險管理備案,并對危重癥患者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記錄存在的問題并且進行反饋,提出整改防范措施[1]。對各科護士的情況進行有效分析,評價在護理管理中可能會存在的風險環節及人員。
由于本院科室里面有較多年輕的護士,這對于護理工作中存在一定風險及安全隱患。主要針對呼吸內科危重癥患者比較容易發生護理風險管理的環節,要構建符合呼吸內科特點的護理風險管理備案。第一針對不相同危重癥疾病構建相應的護理風險備案。例如:非計劃性存在的拔管備案、緊急搶救患者備案、呼吸機故障實踐備案,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突然死亡的處理方法的報告程序等。某種角度可以看出來,要針對不同年齡和能力的護士構建護理風險管理備案。
對呼吸內科收治的患者進行全面風險管理,構建風險管理檔案,主要由風險管理小組定期進行風險估測,找出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護理對策。每天由負責管理護士人員進行風險估測,并且還要做好交班程序[2]。每周都要由分管呼吸內護士長檢測風險防范是否落實到位,并將檢測結果整理好給護士長。每月由護士長召開風險管理反饋大會,針對全科室及每位護士存在的問題采用多媒體進行匯報演示,隨時提醒護理人員進行防范管理,并且提出相應的工作目標。
對患者輸液中穿刺次數、配合程度、不良事件及滿意度等指標進行對比;將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四個等級,并進行調查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意外事件發生率、護理患者矛盾發生率、非計劃拔管率低于實施前(P<0.05);護理風險管理后,對護理表示非常滿意和滿意32例,一般18例,不滿意3例,護理滿意度為95.00%。
呼吸科危重癥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合并哮鳴音,從而出現咳嗽、咳痰現象,最嚴重時,出現進程性出汗等,如果不及時給予處理,可能危機患者的生命。通過有關研究發現,對呼吸危重癥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可獲得顯著應用效果,提高病情的緩解,有效降低死亡率[3]。護理風險管理為臨床新型的護理政策,對呼吸科危重癥患者來說,如果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同時經過研究表明,呼吸科是護理人員和患者發生糾紛較高的科室,而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到呼吸科危重癥患者中,并制定一套比較完美的護理風險管理有效方案,可有效減少意外事件發生率,保證護理質量,從而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1]鮮于云艷,孫 璇.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11:823-824.
[2]劉河靜.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35+138.
[3]趙 偉.淺談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3:2613+261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8.168.01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