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及效果探究
張曉霞
(江蘇省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 探討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急診收治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抽取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急診預檢分診模式,觀察組應用急診預檢分診系統,對兩組患者就診等候時間、分診準確率、總死亡率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觀察組分診準確率高于對照組,總死亡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就診等候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能夠有效提高急診工作效率,為重癥患者爭取最佳搶救時機,臨床推廣意義顯著。
急診預檢分診系統;具體應用;效果
在現代急診預檢分診工作開展中,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快速初步評估,以此為依據將患者快速準確分類,進而安排其后續治療順序。但是傳統預檢分診效率較低,病情評估時間較長,導致死亡率增多[1]?,F階段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應用較為廣泛,能夠提高急診工作效率,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急診服務。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討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急診收治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表抽取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男57例,女43例,年齡15~68歲,平均年齡(38.31±3.54)歲;觀察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13~67歲,平均年齡(40.47±3.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傳統急診預檢分診模式,護理人員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收集病情、癥狀等臨床信息,結合相關臨床標準對患者進行初步分類,并根據急診等級設定治療順序,若患者病情較為危重,則為其開放綠色通道,并將其他患者分流至具體急診???。
觀察組在急診過程中應用急診預檢分診系統,具體措施為:(1)制定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標準。醫院選取急診科主任、副高級以上職稱醫師和預檢護士組成標準制定小組,參考加拿大及美國相關分類標準,并結合我院急診科實際情況,經由調研、討論制定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標準,具體分為四類:第一危急,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必須進行立即搶救,出現心肌梗死、昏厥、休克等癥狀;第二緊急,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存在生命危險,心率低于50次/min,呼吸頻率>30次/min;第三普通,患者病情較為穩定,生命體征穩定;第四非急診類,患者為普通上呼吸道患者,復診配藥或為慢性疾病輸血治療患者[2]。(2)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分診護士詢問患者病情及基本情況,利用監護儀檢測生命體征,經由系統獲取并上傳相關信息,再經由掛號分至各區域。同時系統掃描患者身份證、醫??ㄐ畔?,并依據REMS、RTS、NRS實現錄入,在此基礎上系統完成自動分診,打印具體電子分診標簽。同時分診系統與分診臺實現共享,120可直達急救區域,且具體操作護士必須經由專業培訓,具備5年以上急診科工作經驗[3]。
對比兩種急診預檢方法就診等候時間、分診準確率和總死亡率。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分診準確率為95.00%(95/100),高于對照組的81.00%(81/100)(x2=9.280,P=0.000);觀察組總死亡率為15.00%(15/100),低于對照組的27.00%(95/100)(x2=4.340,P=0.037)。
觀察組分診等候時間為(2.78±0.44)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3.98±0.54)min(t=17.227,P=0.000)。
現階段,急診擁擠現象較為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為大量非急診患者的涌入,延長了就診時間,使得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從而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增加死亡率。因此開展有效的急診預檢分診工作至關重要,其中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應用效果顯著[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分診準確率高于對照組,總死亡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就診等候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原因分析為: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有利于優化候診流程,該系統可對患者進行有效分類,要求不同患者到對應診區候診,并且開啟了電子分診叫號系統,避免排隊混亂、候診嘈雜等問題,有效提高了分診效率,緩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應用能夠縮短候診時間,降低危險事件發生率。在具體分診過程中,護士充分分析患者的生命體征,并了解其主訴,按照具體標準快速分級,保證所有患者有效分流,進而爭取最佳搶救時機,降低死亡率。范穎[5]在研究中應用急診預檢分診系統,選取急診科收治的76例患者,69例分診有效,分診有效率高達90.79%,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急診預檢分診系統應用效果較為理想,能夠有效提高急診工作效率,為重癥患者爭取最佳搶救時機,臨床推廣意義顯著。
[1]趙文靜,朱 爽,吳 兵,等.急診預檢分診信息系統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5,29(35):4470-4472.
[2]鄭若菲,林 羽,簡鋼仁,等.急診預檢分診信息系統對危重患者病情分級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24):5-7.
[3]曹 麗.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4):58-60.
[4]劉 偉,黃清波,丁素云.急診科預檢分診系統質量評價標準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6,31(13):45-47+86.
[5]范 穎,袁秀群.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92-95.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8.171.01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