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梅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部,湖南 衡陽 421002)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語文教學職業化改革芻議
陳小梅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部,湖南 衡陽 421002)
高等職業教育強調教學課程的職業性和實用性,除了專業教學之外,語文教學也要符合這一要求。但是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仍然以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技能的培養,無法讓學生在就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因此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語文教學職業化改革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語文能力。
就業導向;高職語文教學;職業化改革
高職院校的數量越來越多,語文教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教育質量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對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培養更加職業化人才,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并要求高職語文教學重視職業化教學的特點,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滿足學生的需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職語文教學應該堅持職業化的特點,讓學生掌握職業語文能力,包括在寫作以及表達能力方面都要有所提高,以適應社會上不同職業的需求。目前高職語文課程的設置仍然以及學科知識為主,但是這種設置的弊端在于,和高中知識學習一樣無法滿足學生的職業化需求,所以高職語文教學的職業化改革需要從教學的內容入手,增加職業性的內容。高職語文和大學語文也有區別,在高職院校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比其他的能力更重要,為了讓學生走向社會時具備足夠的競爭力,要重視每個學科的職業化特點。語文教育也不例外,需要明確高職語文教學的目標,使語文教學課程呈現出更多職業教育的特點。在基礎知識教學課程中可以設置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掌握一定的語文技能。
高職語文課程的安排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果,所以為了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職語文教學要和學生的職業需求聯系起來,因此要從教學的內容出發,設計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課程模塊。目前很多高職語文教學的內容都圍繞課文解析和欣賞展開的,缺乏教學職業化的特點,沒有足夠的針對性。所以在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強調語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要求教師可以真正分析相關的職業崗位需求,從需求出發,了解和語文相關的職業工作流程,來制定教學計劃,選擇符合崗位要求的課程內容,規劃出明確的教學模塊,這樣可以構建一個職業化的語文課程體系。在高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職業化的改革要從幾個角度出發:首先,要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讓學生保持持續學習的習慣,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其次要求在教學內容中增加和專業相關,能夠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知識。最后,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因此語文課程模塊的設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即文學欣賞、口語交際能力、應用寫作能力、綜合閱讀能力以及專業語文。文學欣賞的作用主要在于分析一些經典的文章,讓學生了解優秀作品中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可以正確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結合某一問題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做到有理有據。應用寫作能力要求學生可以完成應用文的寫作,針對企業或者是學校等各種事項書寫通知等內容。綜合閱讀能力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閱讀資料,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社會上的職業崗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高職語文教育也要認清形勢,與時俱進。職業語文能力的培養需要從聽、說、讀、寫幾個方面進行,強化學生的日常職業語文能力訓練,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掌握語文技能,提高職業素質以及綜合能力。職業語文能力中的聽、說、讀、寫與其基礎知識的內容存在差異,比如在聽的能力上,學生不僅要學會聽其他人語言表達的實際意義,還要掌握一些傾聽的技巧和禮儀,尤其是在企業中要學會傾聽,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要聽懂客戶的實際需求等,這種聽的能力訓練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說的能力可以結合聽的能力共同訓練,讓學生明確如何正確的表達,面對不同的人在交流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等。在讀的能力上,是要求學生可以從眾多信息中挑選出關鍵的要素,并且學會總結閱讀的內容,最終形成內化形成自己的知識。寫則是要求學生可以書寫應用文或者是其他與工作相關的文章,包括在就業時簡歷以及自我介紹的書寫等,為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職業語文能力的培養,要和專業聯系起來,找到專業和語文技能之間的契合點,將語文技能合理的用于職業技術中,結合不同職業的需求,學生要科學運用職業語文能力,認識到職業語文能力的重要性。
高職語文的學習,除了知識的內化以外,還要重視職業化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語文的職業性作用,要求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熏陶之外,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不過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實踐教學還不夠重視,雖然給學生布置了一些任務,但是也僅僅停留在表面,有時候流于形式,很多學生的
語文能力沒有得到實際的鍛煉。比如在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布置了題目,讓學生寫完上交,這種形式下,一些學生也會通過查找資料的方式來完成作業,并不會自己完成,教師無法考證學生的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鍛煉。此外,即使學生可以完成課下作業,也不代表可以在職場中可以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在實際的職業活動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否可以發揮作用還不得而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強調語文知識的知行合一,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可以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法,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的討論,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等方式鍛煉職業語文能力,了解語文技能在職場中的實際作用,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教學的實踐性,可以開展語文實訓周,主要是擬定教學計劃,定制實訓材料,要求教師為學生講解基本的實訓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訓練,最后考核學生的實訓結果。其次,可以采用第二課堂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室之外,為學生創造實踐的環境,比如展開一些語文技能比賽,應用文大賽或者是開展文學社團等,為學生創造機會,參與更多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和檢驗學生的職業語文技能。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在網絡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對網絡平臺比較熟悉,所以教師要利用這一優勢,通過網絡平臺加強學生的讀寫訓練,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網絡互動,引導學生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中發布自己的文章,教師可以布置網絡作業,讓學生通過網絡寫作的形式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網絡平臺,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對職業語文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知行合一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語文技能的作用和價值,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學習,將職業語文技能融入專業技能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
高職院校的發展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形成,因此各專業的教學目標都重視職業化的特點。將語文技能和學生的專業能力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就業的適應能力,在就業的過程中合理運用自己的語文技能,可以獲得更多發展的機會,最終達到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1]王紅巖.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措施和途徑探析[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
[2]侯麗清.職業化轉型視野下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初探[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
[3]李翠霞.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專業核心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0).
[4]孟琳.高職語文專業人才素養的現狀及提升[J].經濟研究導刊,2017,(25).
陳小梅(1978-),女,湖南衡東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古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