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志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300)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楊俊志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300)
計算機課程教學是當前各高校必須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無論對計算機專業還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課,為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工作提供輔助。文章主要針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究,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多角度進行創新改革,以便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創新
當前各高校已經將計算機基礎課程列為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中,各個專業必須進行學習,但是受學生地區差異的影響,一些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而一些不發達地區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相對薄弱,對于這種知識存在差異的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對人才的培養需求,為了使每位學生都能掌握好計算機基礎知識,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
(1)定位好課程教學目標。應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數學模式,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考核體制重新定位,針對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不同人才培養要求,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區別對待,對于不同專業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以及課程標準,一切以培養人才為主。
(2)構建符合實際情況的課程體系。高職院校由于學生來源廣泛,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可以針對這一問題組織新生入學模低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將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教學班,通過這種教學對象分層化,使教學內容更專業化,采取項目化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此外還應該針對不同學生差別建設滿足學生需求的資源庫,制定適應分層教學的課件,也可以建設網絡學習在線資源庫,方便學生進行學習鞏固。
(3)探索最有效的教學模式。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由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轉向為引導學生學習思維的探索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創新自身教學引導方式,活躍課堂學習氣氛,使學生充滿學習熱情。在對學生形成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認識結構后,給學生布置一些設計任務,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自己去探索計算機知識并能夠將其掌握。
(4)完善課程教學設備。學習環境以及教學硬件設備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應該針對軟件硬件設備情況,進行更新完善。對于計算機機房,由于學生太多使部分學生聽不到教師講的內容,因此必須在機房安裝擴音設備,以便使每位學生都能夠聽清所講內容,對于機房的電腦要定期進行保養維護,防止因為電腦出現硬件故障影響教學進度,對于教學軟件一定要安裝較新的,給教學提供最好的基礎條件。
(1)建立教研室。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成立該課程的教師資源庫,根據招生情況,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師進行核定編制,組建一支強大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對于高校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根據這兩類專業不同的教學需求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
(2)分層分班要合理有效。針對學生之間差異,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師資隊伍,應在新生入學時組織考試,針對能力強技術高的學生可以不用學習這門課程,但一定要滿足教學大綱知識要求,在教學方案制定之前,一定要與專業的教育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各專業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力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通過該實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充分調動,也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計算機基礎知識。
(3)啟發式教學。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應該從多方面制定教學方案,從理論知識教學,實踐教學以及課后互動教學三方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理論教學教師應采用啟發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融入問題的思考和討論過程中,實現師生互動,實踐教學主要是由教師布置一項任務,引導幫助學生完成設計任務,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課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參加各等級考試和比賽活動并給予指導和幫助,有效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
(4)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建立學習網站,利用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制作電子教案,建立計算機實驗室,通過計算機進行教學能夠擴展學生知識面,增加除課內以外的信息量,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計算機基礎應用課程是十分重要的一門通用課程,高校必須重視其教學,為學生步入社會工作打好基礎,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技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大批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端技術型人才。
[1]李道旺.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工會論壇,2013,(1):142-144.
楊俊志(1970-),女,吉林磐石人,大學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