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昌營盛加偉肖勛文肖慧榮
(1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南昌 330006;2江西中醫藥大學2016級研究生 南昌 330004;3江西中醫藥大學2015級研究生 南昌 330004)
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治療直腸前突型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
謝昌營1盛加偉2肖勛文3肖慧榮1
(1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南昌 330006;2江西中醫藥大學2016級研究生 南昌 330004;3江西中醫藥大學2015級研究生 南昌 330004)
目的:觀察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治療直腸前突型便秘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治療Ⅱ度直腸前突型便秘36例,觀察其臨床療效。結果:全部36例患者,經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術合中藥治療,臨床治愈10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3.3%。結論: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在治療直腸前突型便秘方面安全有效,效果顯著,具有手術損傷小、痛苦輕、復發率低等優點。
直腸前突型便秘;直腸黏膜結扎;消痔靈注射;中藥口服
直腸前突又稱陰道后壁膨出,是直腸前壁向陰道內突出的一種疾病,是引起女性排便困難的重要原因[1]。直腸前突初始無任何癥狀,當糞便陷入向陰道膨出的直腸腔內時,才會出現排便困難的癥狀。此外,主要臨床表現有排便不凈感、肛門處的墜脹感和梗阻感,排糞造影可見“鵝頭征”。我院采用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治療Ⅱ度直腸前突的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肛腸科2014年9月~2016年9月診斷為Ⅱ度直腸前突的患者36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46.1歲。
1.2 診斷標準根據《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2]制定。臨床表現:排便困難、排便不凈感、直腸內下墜感、便次可增多,嚴重者需手助排便;肛管直腸指診:直腸指診可觸及直腸前壁園形、突向陰道薄弱區,用力排便時更加明顯;排糞造影示直腸前突深度在1.6~3.0 cm。
1.3 納入標準(1)符合Ⅱ度直腸前突診斷標準患者并有強烈要求手術的患者;(2)經過3個月正規的內科保守治療后療效不明顯或癥狀無明顯改善者,且從未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3)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4 排除標準(1)不符合診斷標準者;(2)有肛管直腸其他疾患(直腸脫垂、直腸炎、直腸占位性病變、肛周克羅恩病等);(3)患有精神系統疾病導致不能配合手術者。
1.5 治療方法采用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治療。(1)術前準備:術前1 d口服番瀉葉顆粒15 g,術晨給予溫生理鹽水1 000 ml清潔灌腸1次。(2)腰麻后,取俯臥位,碘伏棉球肛周常規消毒。(3)直腸黏膜結扎術:首先結扎直腸前突區黏膜點,結扎應先中線后側方,先上方后下方,結扎點排列為中線1點,兩側各1點,一共3點。如前突還存在,可在前突處結扎,但是結扎點不能超過9處。每個結扎點間的距離應保持1 cm。(4)消痔靈注射術:取消痔靈注射液(國藥準字Z22026175)與1%利多卡因按1∶1比例混合,取混合藥液15~20 ml在套扎點周圍黏膜點狀注射,注射后輕柔的將注射部位藥液揉散。(5)肛內納入太寧栓,無菌紗布加壓包扎固定。(6)術后給予抗感染治療2 d,術后每天換藥前用肛門洗劑熏蒸5~10 min,外洗1~2 min,九華痔瘡栓1枚納肛。術后第2天,給予中醫辨證論治中藥口服,以潤腸通便、益氣固脫為主,基本方:黃芪、黨參、升麻、白芍、枳殼、白術、火麻仁、杏仁、柴胡、甘草;陽虛重者加肉蓯蓉、川牛膝,血虛重者加首烏、當歸,陰虛重者加玄參、麥冬、生地。水煎3次,混合取汁1 000 ml,分2次口服。15 d為1個療程,連服2個療程。
1.6 療效觀察標準參照《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來制定。臨床治愈: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大便后無不凈感,術后排便通暢,排糞造影結果示直腸前突深度<5 mm;顯效: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大便后偶有不凈感,術后排便偶有不通暢感,排糞造影結果示直腸前突深度5~8 mm;有效: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好轉,術后排便仍需用力,便后仍有殘便感,排便仍然有不通暢感,排糞造影結果示直腸前突深度8~10 mm;無效: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排糞造影結果示直腸前突深度10~16 mm。
1.7 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統計軟件SPSS 11.5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全部36例患者,經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術加中藥治療,臨床治愈10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3.3%。所有病例未發生出血、直腸陰道瘺和局部感染。臨床治愈患者隨訪1~3個月無復發。
便秘是一種臨床多發病、難治病,多由于消化道多種疾病因素形成的原發性或繼發性排便障礙的一類癥候群。便秘一般分為出口梗阻型和慢傳輸型,而直腸前突是出口梗阻型便秘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直腸前突多發于女性,尤其多見于經產婦,偶發于前列腺切除后的男性。主要是由于女性陰道隔先天的薄弱,或者由于后天孕產、年老松弛、便秘等因素致使直腸陰道隔松弛,當患者在排便時導致腹壓變大,從而引起直腸前壁逐漸突向陰道內側,肌張力也隨之下降,導致直腸前突發生。國內大多數學者認為直腸前突無癥狀和輕度患者無需治療,對中度患者需酌情治療;但是國外許多學者認為只要發現直腸前突均需手術治療,以免病情加重[4]。腸前突的手術治療有:經直腸和陰道入路修補術、經腹腔鏡直腸陰道固定術、直腸黏膜環切釘合術等;這些手術方式近期療效顯著,但存在手術過程繁瑣、易并發感染等問題[5~8]。
我們采用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治療Ⅱ度直腸前突,是根據中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制定的,手術解決梗阻為治標,術后配合中藥調護為治本,標本同治,相得益彰,近期和遠期療效都得以實現。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可以將前突的直腸前壁黏膜結扎,縮短直腸前壁黏膜,恢復直腸的順應性,然后配合消痔靈柱狀注射,起到黏連固定的作用;術后患者仍采用中醫辨證論治指導下的中藥口服治療,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益氣固脫的作用,防止復發。經過1~3個月的隨診觀察發現,該療法近期與遠期療效顯著。綜上所述,直腸黏膜結扎加消痔靈注射合中藥口服在治療直腸前突型便秘方面安全有效,效果顯著,具有手術損傷小、痛苦輕、復發率低等優點。
[1]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1633-1638
[2]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36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132
[4]錢海華,金黑鷹,曾莉.結直腸肛管疾病診斷與治療新進展[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9.174-175
[5]劉任林,黃艷梅,何艷玲,等.改良技術治療出口梗阻性便秘52例[J].江西中醫藥,2013,44(11):23-24
[6]宋健健,辛學知,許媛慧.直腸黏膜環切術聯合陰道后壁修補術和自擬通便方在治療女性直腸前突型便秘的應用[J].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6,5(1):79-81
[7]高英杰,劉寶林,韓貴俊,等.荷包縫合法加疝補片修補法對直腸前突型便秘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7):1127-1129
[8]劉瑩,雍鐵山,譚洪育,等.比較經肛吻合器直腸黏膜環形切除術與經直腸閉式修補術治療直腸前突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學,2016,22 (14):63-64
R657.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13
2017-02-14)
江西省衛生廳中醫藥科研計劃課題(編號:2016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