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建忠
(福建省屏南縣委黨校,福建 屏南 352300)
新媒體環境下農村社區黨建創新研究
韋建忠
(福建省屏南縣委黨校,福建 屏南 352300)
科學利用新媒體、創新農村社區黨建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話題。文章基于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實踐,把握新媒體應用的新趨勢,分析其為創新黨建工作提供的新契機以及具有的重要意義,并深入探索創新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新路子,從而推進基層黨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農村社區黨建;基層黨建;新媒體;新路徑
現時代,隨著互聯網絡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廣泛普及,以及借助這些通訊終端來承載和傳遞信息的微信、微博、網絡貼吧、BBS論壇等時興的數字化媒體廣泛滲透入人們的生活,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獲取信息方式。深刻認識和創新應用數字化新媒體,促進新媒體技術與農村社區黨建的有機融合,優化推進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化新媒體的應用浪潮不可避免地席卷進廣大農村。新媒體作為新興的傳播媒介,已成為農村居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交流好幫手。農村居民對智能手機、iPad、微信、微博等不再陌生,他們普遍學會了利用現代化、電子化的溝通通訊手段,積極應用各種新媒體、新技術來分享生活經驗、暢談社會熱點焦點、了解國內外動態新聞。
新媒體為農村社區帶來信息化福利的同時,也為創新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提供了新契機。現代新媒體的應用日益平民化、普泛化,使農村社區民主管理出現了更多新情況,農村社區黨建面臨的工作環境更新穎,工作要求將更高。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更好地擔負起領導農村經濟社會工作,就必須充分重視并研究新媒體應用的最新趨勢。創新開展農村基層黨建活動,不應回避新媒體這樣的新興事物,而應該善于利用新媒體、巧于設計基層黨建規劃、勇于拓展基層黨建實踐,更好地服務農村群眾。
(1)有利于搭建農村社區黨群聯通的新平臺。新媒體利用在線、聯網、互動的信息傳播,以及形象直觀、豐富多樣的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數字化媒體資源展示,有力地聯通了農村社區黨群關系。新媒體能突破時空的局限,有效彌補黨群之間面對面的談心交流、報刊宣傳、影視播報等傳統形式的不足,使黨的方針政策實施、宣教活動、民意整合、輿論控制等工作更“接地氣”、更具成效,黨群關系更富有親和力。
(2)有利于提升農村社區事務科學決策水平。利用新媒體具有的超時空傳播和資源共享特征,有利于促進社區居民增添對基層黨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緩解或消除一些違反我國法律和道德的、不理性的不良思潮、社會謠言、反動言論,增強對黨和政府的政治認同,助推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靈活創建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平臺,能激勵更多的居民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訴求,參與到社區事務的討論和交流中去,匯聚民意民智,為社區黨建事務和決策建言獻策。
(3)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優化黨務工作作風。首先,創新利用新媒體,能為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創設新穎直觀的教育活動形式,增強教育成效。互聯網絡、智能手機、數字報刊、遠程教育網等新興媒體不斷發展,極大拓寬了農村社區黨員干部教育的渠道,更便捷地獲取豐富的黨建知識和理論。其次,創新利用新媒體,能吸引黨員干部自覺融入到教育學習活動中去,了解農村社區的黨建動態、廉政教育、會議精神、工作匯報、生活服務等豐富的信息資源,激發參與基層民主生活的熱情。最后,創新利用新媒體,能促進網絡先進文化建設,有效建立健全網絡輿論監督,為社區民眾提供更為直接、更為便捷的監督渠道,改進黨務工作作風。
在新媒體環境下,應圍繞社區服務、宣傳教育、廉政建設、黨建效能等方面,探索有效的策略和路徑,創新農村社區黨建工作新局面。
(1)搭建黨建平臺,優化社區服務。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絡、智能手機、微信、微博等時興媒體廣泛應用于農村社區黨建工作中,成為搭建黨建工作平臺、規劃農村黨建工作思路、優化農村社區服務功能的重要媒介。創建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平臺,即要求緊密聯系農村基層的客觀情況,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設計平臺模式,打造一個開放互動、交流共享的數字化基層黨建信息資源服務空間。
近年,我國已組建了從國家到省、市、縣的多層次黨建網絡服務平臺。例如,中國基層黨建網內容非常豐富,并把農村黨建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網頁欄目;黨建云平臺已涵蓋了全國近1500個地方黨建云平臺,將各個省市的黨建信息相互鏈接貫通,時時展示地方黨建的最新動態和顯著成績;全國黨建期刊博覽為人們提供了極為便捷的數字化黨建閱讀資源;各省、市、縣積極建立基層(社區)黨建網,將地方黨建的特色和成就通過網絡主頁、移動APP、微信鏈接等媒體展現出來、以供黨員干部共同分享學習。尤其在2010年1月,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開通了,注重將手機等新媒體技術積極應用到黨建工作中,其中的《共產黨員手機報》成為廣大黨員干部愛不釋手的數字閱讀素材,“創先爭優”、“換屆工作”、“基層一線”、“組工動態”、“手機短評”等主題閱讀富有啟發性。但目前還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性的農村(社區)基層黨建工作網站。所以,創建農村社區黨建平臺,一方面,可以借助已建成的國家、省市黨建網站鏈接,直接搜索、利用各種可借鑒的關于農村社區黨建方面的信息資源(如社區黨務的管理、決策、選舉、人事、公費使用等),從而獲取更多實時的、豐富的在線信息。另一方面,農村社區還可以貼近農村實際,利用便捷的新媒體優勢,創新設計黨建微信公眾號、建立“e支部”、開通“黨務公開”微博群等生動多樣的服務網站,從而構建起聯通互動的黨建工作平臺,更好地促進黨員管理、利益訴求、信息服務、民主組織生活等動態管理和服務。
(2)創設主題教育,強化宣教引導。新媒體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在廣泛利用新媒體開展工作過程中必然會滋生各種非主流的、庸俗腐朽的思想論調,給黨的宣傳教育帶來了困難和挑戰。在創新開展農村社區黨建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基層黨員干部必須深刻把握新媒體環境下黨建宣教的受眾特點和教育規律,完善宣教的內容和形式,不斷促進宣教活動成效。①強化主題宣教。新媒體對推進實施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發揮著積極的功能優勢,可以通過媒體的傳輸、存儲、展播等動態技術處理過程,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等主題宣教活動直觀地傳遞給黨員干部;還可以創新教育形式,利用農村社區黨建平臺,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建理論和知識、“黨史上的今天”、中國共產黨章程、黨史文件等教育素材,以媒體視頻、多媒體圖片等多樣化形式展示出來,吸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到教育實踐中來。②優化輿論引導。新媒體作為一種時興的交互社交媒介,對促進黨建宣教、發揮輿論引導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做好農村社區黨建宣教工作,必須及時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廣泛參與網絡互動交流,敏銳關注新媒體網絡輿情,恰當處理、科學管控新媒體中的負面輿論信息,多做正面引導和政策解讀。③活化宣教形式。開展黨建主題宣教活動,可以通過參與農村網上黨校、貼吧討論、微博互動、遠程教育、特色網絡黨課等多樣親切的形式,設計開放性的、平等包容的黨建宣教模式,不斷豐富宣教內容和途徑,發揮教育服務功能。
(3)發揮媒體監督,優促廉政建設。互聯網絡等新媒體作為拒腐防變的有力監督武器,具有監督時效快、影響廣、透明度高、威力大等特點。結合農村社區黨建實踐,必須充分發揮新媒體獨特有效的監督功能,更好地推進農村基層反腐倡廉工作。一方面,要創新利用新媒體,增強黨員干部的廉政意識和社區群眾的監督意識。貼近農村社區實際、創新利用新媒體,能有效推進廉政宣傳教育,切實提升廉政教育的輻射影響。例如,農村社區積極利用互聯網絡、村委微信公眾號、“黨務公開”微博群、農村居民微信交流群、數字電視“村村通”等熟悉親切的新媒體渠道,來推廣廉政文化,宣傳廉政思想,開展腐敗案例警示教育,對促進社區黨員干部接受有效廉政教育,增強謹記廉政、依法辦事的工作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些新媒體也為廣大社區群眾提供了認識、理解、領悟廉政教育的好形式,使他們對腐敗現象獲得更多的理性認識,增強了道德和法制觀念,發揮民間監督的積極作用,實現對黨員干部違法違紀的有效監督。另一方面,要創新利用新媒體,拓寬監督反腐渠道,增強廉政建設成效。在廉政建設中,農村社區可以創設、利用一些符合基層實際、切實可行的新媒體監督反腐渠道,例如開通網絡舉報郵箱、開設支書工作熱線、開展網絡信訪工作等;社區支部領導和干部要積極上網上線、登錄個人微信,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批評、檢舉等,并及時將社區腐敗信息反饋到相關紀檢部門,協助收集腐敗證據,配合反腐工作取得實效。
(4)健全管理制度,提升黨建效能。在新媒體時代,創新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尤其需要設計、健全一套與新媒體環境相適應的基層社區黨建管理保障制度,以持續提升黨建工作效能。①要建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在線常態管理。黨員干部應身心力行,積極做好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平臺的建立、維護和服務,及時發布黨的重要會議和指示、方針政策、研究理論等最新動態;又要積極參與社區居民微信、微博社群互動交流,定期上網上線查收網絡郵箱中的郵件,關注大眾的心聲和訴求,及時把控與疏導社區群眾中的不安定輿情動態,及時化解社區群眾矛盾。②要開展黨員干部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認真學習《國家安全法》、互聯網管理法律法規等,必要時求助附近的中小學、高等院校教師來指導,提高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技能。③要壯大農村社區黨建力量,邀請或選聘具有網絡信息技術專業知識的返鄉大學生、年輕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畢業生等,充實社區黨建網絡監管隊伍,發揮他們的才智,創建富有特色的社區黨建新園地。④要加大社區黨建信息化投入力度,根據農村社區的發展需要,靈活通過申請財政撥款、村企捐助、社會眾籌等多樣化途徑籌措資金,助推社區黨建信息化發展。
新媒體日益融入現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影響。面對新媒體給農村社區黨建工作帶來的新情況、新變化,必須以更加開放、更具前瞻的眼光利用好新媒體,堅持與時俱進的工作思路,創新開展各項黨建活動,營建農村社區黨建新的局面。
[1]陳秀春.論新媒體與黨建[J].新聞研究導刊,2015,(4).
[2]崔建平.農村社區黨建:農村基層黨建的新路徑[J].科學社會主義,2012,(4).
[3]時巧云.新型農村社區黨建綜合服務體建設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4,(5).
[4]陸芳萍,沈東.新媒體時代基層黨建創新研究[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6,(1).
韋建忠,男,福建屏南人,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黨建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