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芊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互聯網背景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調查分析
——以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為例
左芊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伴隨著互聯網思想深入人心,大學生創業機會也隨之增加,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憑借培養內容和課程設置在創業上的優勢,使該專業大學生參加創業的人數越來越多。文章以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為調研對象,就創業意愿展開問卷調研,調查結果顯示參加過創業相關培訓次數越多則創業意愿越強烈,互聯網商業思維越深則越傾向于創業。
互聯網;工商企業管理;問卷調研;卡方檢驗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等的出現帶來了許多新興就業崗位,也給無數創業者帶來了機遇。目前就業嚴峻,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理想工作,所以越來越多大學生投入到自己創業的潮流中。互聯網背景下創業具有低成本、足不出戶、時間靈活和移動空間辦公等便利吸引了眾多大學生,根據調研可知大部分在校學生都有代購、微商和淘寶經營等經歷。在眾多專業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依據其課程設置、培養內容和方向,該專業學生相比其它專業更適合創業。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定位是培養能從事門店運營、樓層管理、市場拓展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團隊合作意識與創新創業精神,熟練掌握商業零售運營管理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1 問卷設計和抽樣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對象是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問卷問題設置圍繞互聯網、創業和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方式幾方面展開。采用線上問卷調查方式,本次調查一共發放問卷90份,剔除不合乎要求的問卷,最后得到有效問卷一共64份,有效率為71.1%。被調查者中男性14人,占總人數21.9%;女性50人,占總人數78.1%;其中正在創業中或參與過創業的人數共計23人,占總人數35.9%。被調查對象的收入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收入情況
1.2 大學生創業意識現狀
(1)創業意愿。本次調研對象在創業意愿方面有所偏差,根據調研結果可知,64名被調查對象中有41人相比其它就業渠道更樂意自主創業,占總人數64%,實際中參加過創業或者正在創業中的人數共計23人,占總人數35.9%,其中11人是自己創業,12人是合伙創業。
(2)創業動機。通過統計分析可知,64名被調查者中有33人因目前就業壓力大才選擇創業,占總人數51%;有12人認為互聯網背景下創業機遇多,占總人數18.8%。大學畢業想找到專業對口和滿足自己理想的工作很難,尤其是在這種嚴峻就業壓力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思想也在逐漸轉變,創業是他們立足社會的新方式。
(3)創業難點。通過統計分析可知,64名被調查者中有23人(占35.9%)認為創業最大難點是資金問題,有17人(占26.6%)認為大學生創業最大難點是經驗不足,有24人(占37.5%)認為最大難點是團隊不協調。
(4)課程設置。64名被調查者中有80%以上的調查者認為電子商務課程對創業具有優勢,62%以上的調查者認為市場營銷課程對創業具有優勢,55%以上的調查者認為資源與運營管理課程對創業具有優勢。
(5)互聯網意識。64名被調查者中有80%以上的人認為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業機會很多。
1.3 調查分析結果
通過卡方檢驗對創業者各方面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分析軟件為SPSS20.0。
(1)不同性別與是否創業的相關性分析。原假設H0:不同性別對創業行為無關。自由度為1,卡方檢驗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x2=64.003,P=0.000,拒絕原假設,說明在0.01水平下不同性別的創業人數存在顯著差異,女性普遍高于男性。通過深入訪談得知,大部分女生在大學期間就已加入創業隊列,例如合伙在學校附近商圈開服飾店,通過微商或淘寶方式銷售護膚品和家鄉特產。

表2 不同性別參加創業的人數情況(人)

表3 不同性別與參加創業的卡方檢驗結果
(2)創業培訓次數與創業意愿的相關性分析。原假設H0:創業培訓次數與創業意愿無關。自由度為2,卡方檢驗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x2=68.110,P=0.000,拒絕原假設,說明在0.01水平下創業培訓次數不同創業意愿存在顯著差異,創業培訓次數越多則創業意愿越強烈。

表4 創業培訓次數與創業意愿的人數情況(人)

表5 創業培訓次數與創業意愿的卡方檢驗結果
(3)互聯網商業思維與創業意愿的相關性分析。原假設H0:互聯網商業思維與創業意愿無關。自由度為2,卡方檢驗結果如表6和表7所示,x2=74.290,P=0.000,拒絕原假設,說明在0.01水平下互聯網商業思維對創業意愿存在顯著差異,越看重互聯網商業思維則創業意愿越強烈。

表6 互聯網商業思維與創業意愿的人數情況(人)

表7 互聯網商業思維與創業意愿的卡方檢驗結果
本次調研對象是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生,64%的畢業生相比于其它就業渠道更傾向于自主創業,通過訪談分析得知他們之所以不愿意找工作,主要原因包括就業壓力大、工作不理想和薪酬不滿意。創業過程中的難點主要包括資金問題、經驗不足和團隊不協調。通過卡方檢驗分析可知,不同性別、在校期間參加創業相關培訓課程次數和互聯網商業思維這幾方面在0.01顯著性下水平下的創業意愿存在差異,相比男性,女性的創業人數偏多,參加過創業相關培訓次數越多則創業意愿越強烈,互聯網商業思維越深則越傾向于創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后期的培養計劃里可通過增加創業相關培訓講座等來引導學生的創業意識,相關的培訓內容可偏向于關于籌資、經驗、團隊合作和互聯網商業思維等方面。
[1]鄭禹.創業教育——大學教育新的責任與使命[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7(4).
[2]劉群,孟永.上海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業意愿的調查分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5).
[3]張蘇,楊筠.金融與創業意愿:來自中國大學生調查數據的經驗發現[J].金融研究,2010,(11).
左芊(1978-),女,湖南長沙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與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