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兵
(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402187)
新形勢下鄉鎮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的措施建議
劉道兵
(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 402187)
文章分析了鄉鎮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針對當前鄉鎮農機推廣隊伍存在的管理混亂、經費不足、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的問題,提出了完善隊伍結構,提升隊伍素質,創新推廣方式,責任實名對策。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推廣隊伍的綜合素質,解決了推廣體系混亂的弊端,而且間接提高了農機產品的質量,實現了農業豐收的目標。
農機推廣隊伍;措施建議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隨著科技的發展,科教興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008年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中提到:科教興農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就是切實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鄉鎮農機推廣隊伍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主體,肩負著推動鄉鎮農機化發展,調整農業結構、保障農業豐收的重任。新形勢下中國農業在競爭中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其中,農機隊伍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制約著中國農業的發展。因此,如何建設鄉鎮農機推廣隊伍,提高隊伍素質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鄉鎮農機推廣隊伍由于其所在的地區不同,發展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地區推廣隊伍職責明確,技術先進,推廣高效,維護維修到位,但是部分地區,農機推廣隊伍仍然存在管理混亂、經費不足、員工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的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1)管理混亂。目前,部分鄉鎮農機推廣隊伍管理混亂,很多鄉鎮無專門的農機推廣機構,大都掛靠于當地政府某部門或當地某私營企業、工商戶等,人員的工資需要依靠當地政府補貼和其他崗位收入組成。農機推廣人員除完成自身工作外,還需要完成政府安排的其他考核任務,如聽取報告、政事會議等與農機推廣無關的活動,這就造成農機推廣員參加農機推廣的時間減少,間接加大了員工的工作量;農機推廣崗位邊緣化,職工職責混亂,推廣人員的地位和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工資待遇不高,以至農機推廣人員人心浮動,大都轉行轉崗,根本談不上愛崗敬業;推廣人員薪酬體系不完善,競爭機制不健全,從體制內的推廣人員而言,工作積極和不積極的員工待遇相同,降低了員工工作積極性。
(2)經費不足。鄉鎮農機推廣部門未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國家財政撥款不到位,以致農機推廣人員的辦公場所簡陋甚至無辦公場所,給推廣人員工作帶來不便;由于經費不足,科技推廣設備、設施不能及時更新換代,科技人員新技術、新知識更新跟不上,農業科技推廣手段落后,與當地需求不匹配,導致推廣人員在推廣時沒有信心,農民對設備不感興趣;推廣人員無參加培訓學習的經費,上不了培訓班,造成推廣人員缺乏知識更新渠道,對過自身努力學習獲得的有關技能證書,也不被認可,推廣收入無法提高,打擊推廣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3)缺乏積極性。部分農機推廣隊伍存在缺乏積極主動性的問題。推廣人員思想守舊,仍然停留在吃大鍋飯的時代,推廣過程中出現問題不積極解決,反而依賴政府或者領導幫助解決;農機推廣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推廣人員走到農民兄弟中去。很多推廣人員喜歡待呆在辦公室,對于農民反映的農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沒有加以重視,也沒有及時反映給研發人員;農機推廣員分在編和不在編兩種編制,部分在編的推廣員年齡偏大,文化層次低,農機認識還保留在以前的老版本,無法適應新技術下的農機推廣工作。但是這部分推廣員思想老舊,不主動學習業務,不了解新型農機的設備結構圖,看不懂農機使用手冊,也不主動分析各種型號農機的區別,無法提供農民群眾需求的農機,而且,不主動獲取農機維修保養知識,售出農機一旦出現問題,不能很好地提供售后服務,獲取不了農民的信任。
(4)工作責任不明確。農機推廣隊伍下發任務不明確,上級把推廣農機的任務發放給政府或者各個鄉鎮的推廣站點,而沒有落實到農機推廣隊伍中的個人,容易造成責任推諉的問題發生。推廣隊伍中,各自為陣不積極推廣農機,且推廣工作量大,間接增大了推廣人員的工作難度,他們需要完成雙份的工作甚至更多,才能保障整個農機點的任務完成。另外,若推廣工作未完成,責任是大家的,工作量多和工作量少的獎懲是一樣的,無法調動推廣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而且工作積極的人員也會被不積極的人員影響,負面情緒嚴重,甚至導致整個推廣站點的所有人員均受消極怠工的惡劣影響。
當前農機推廣隊伍存在的管理混亂、經費不足、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甚至影響了整個農業行業的發展,需要盡快提出解決措施,進一步加強推廣隊伍穩定發展。
(1)完善隊伍結構。加強鄉鎮農機推廣隊伍建設,需要加強隊伍管理,完善隊伍結構。一方面需要明確鄉鎮農機員工的具體職位,農機推廣人員不需參與政府考核,不需要參加政府的政事,而是搭建另外一套工資體系,完善員工薪酬體系,員工工資只需與員工推廣績效、員工獲得職稱、員工取得的證書等技術因素掛鉤,從而加強員工的學習和工作的熱情;另一方面,針對鄉鎮農機推廣部門性質進行改革,采用財政補貼、自負盈虧的政策,解決農機隊伍主動性不強的問題,增強工作的生機活力,加強個人的熱情;最后,相關領導部門應重視農機推廣部門,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公環境,加大新農機的研發費用,給推廣人員配備先進的農機設備,同時解決農機人員的養老問題,落實農機人員醫療保障,解除農機人員的后顧之憂,承認農機推廣人員獲得的證書,并提高獲得證書人員的工資,鼓勵農機推廣員學習,加強隊伍的穩定性。
(2)提升推廣隊伍素質。當前科技日益進步,農機設備更新速度非常快,農機推廣人員所學的農機知識以及推廣方式與市場競爭不匹配,需要提升推廣隊伍的素質。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升:①校企聯合,互利共贏。對于在職人員,鼓勵他們到學校進行鍍金,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提高個人專業素養。而農機推廣人員也可以向高校學生分享農機推廣的真實案例,解答學生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達到互利共贏;同時,農機隊伍需要注入新鮮血液,可以與高校簽訂定向培養合同,接納高校直接輸送的人才,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②利用推廣人員碎片化時間定期培訓。加大投入員工培訓經費,鼓勵部門定期開展培訓課程,邀請優秀的農機專家和推廣人員到鄉鎮傳授經驗,并保證每個人都有參加培訓的權利,給員工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和機會,以適應現在科教農業的發展。③組織競賽活動。部門可以定期組織專業技能競賽活動,以農機推廣為題目,鼓勵員工參與競賽,并設置獎勵,包括榮譽獎勵和物質獎勵,通過競賽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為部門選拔農機隊伍中的優秀員工,作為干部選拔的后備力量,拉動隊伍的專業水平。
(3)創新推廣方式。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機行業競爭愈發激烈,農業結構需要不斷變化,農機應注重與時俱進。要重視產品,重視客戶需求,重視售后服務,生產適合農民使用的高質量、低價格、服務好,性價比高的產品。在生產質量保證優良的基礎上,需要創新推廣模式。新時代農機推廣不能僅局限于傳統模式挨家挨戶推廣,應以現代化推廣工具為媒介,如選用互聯網、微信、qq等網絡載體,加大農機推廣的格局,把農機推廣戰線拉長到全國甚至出口到國外。當然,首先要加大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各鄉鎮辦公場所需要配備專業電腦,搭建網絡,培訓推廣人員的網絡銷售技能。最后做好農機網絡的售后工作,做到無理由退貨,上門服務的良好信譽。
(4)責任實名制。為了解決任務分配不明確,未完成的任務被互相推諉責任的問題,需要將任務具體分發到個人,即責任實名制。部門需要對任務完成情況做好統計工作,根據業績和平時工作態度評選出優秀推廣員,進行榮譽嘉獎和物質獎。對評選出的先進個人、先進團體,進行通報表揚,而且完善晉升通道,將先進個人和團隊榮譽作為推廣員晉升檔次的重要衡量因素,增強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同樣對于未完成任務的站點人員,分析其未完成的原因,如果是因為態度問題則要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則需要給與懲罰,若多次未改,則組織考慮清除出農機推廣隊伍;若是因為個人能力問題,則需要對其進行再培訓,考核合格再進行上崗,提升推廣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責任心。
文章為解決農機隊伍管理混亂、經費不足、員工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等問題提出了新形勢下鄉鎮農機隊伍推廣的措施建議。該建議包括完善隊伍結構、提升隊伍素質、創新推廣方式、責任實名制。通過以上措施,改良農機產品,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建設高素質的農機推廣隊伍,為我國農業的科技化發展,農業全面創收做出積極貢獻。
[1]張勇,戴文利,張亞梅.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J].吉林農業,2013,(10):57-57.
[2]馬江,張亞梅,張永君,等.新形勢下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以扶余市為例[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11):6-7.
[3]楊賢榮.關于衢州市鄉鎮農機隊伍的現狀、存在問題和幾點建議[J].中國農機化學報,2001,(3):18-19.
劉道兵(1975-),男,重慶永川人,主要研究方向:農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