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華坡,王雪峰
(鄭州科技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4)
機械設計基礎課外學習活動初探
——云班課
賈華坡,王雪峰
(鄭州科技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4)
針對當前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課外學習活動現狀,嘗試運用一個即時反饋、即時監督、即時互動的云班課學習平臺,探索一種能夠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和積極開展課外學習活動的模式,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云班課;機械設計基礎;課外學習活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得到極大的發展。據調查,擁有智能手機的學生占到99.9%,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正在逐步取代PC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同時也造成學生課上課下玩手機,從而忽視學習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在信息技術大浪潮的推動下,需要對傳統的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變革,將信息技術合理地融合到教學中,使智能手機變為促使學生學習的工具,有效促進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式。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機械類和近機類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整體課程設置中起到了關鍵的紐帶作用。該課程在理論上融合了《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兩門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實踐部分則包含實驗和課程設計兩塊。通過本課程學習,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習專業知識和新的科學技術奠定基礎,也為工作中解決實際機械問題提供思路。
作為課堂教學的外延,課外學習活動起到課前了解、探究新知識,課后鞏固、消化、深化課堂知識的作用,是教學過程的重要補充部分,也是促使學生合理利用課外時間的方式。現在課外學習活動側重于對新知識的預習和復習。課前學生按照老師安排的預習要求對照課本知識進行預習,但是預習的過程和效果沒有有效的監督和測試手段;課后學習則是教師針對本堂所學重要知識點要求學生謄抄或者完成作業等形式進行復習、鞏固,下次課還需要老師針對完成情況進行講解為主,呈現評價方式單一、思路狹窄的現象,對知識的外延性、拓展性、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另外,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大部分學生較少進行該課程的課外學習,針對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感到迷茫、無從下手。如何有效的促進本課程課外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需要針對現狀進行探究。
云班課就是把教師備課的過程、課堂內外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對學生的學習答疑和指導、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等幾個步驟集中在了一個小小的云服務平臺上實現即時互動和即時反饋。這就為掌握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情況提供了一個監督和反饋平臺。
2.1 課前學習活動鋪墊
(1)了解學情。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曾提出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取決于其對該學科的認知條件。也就是說,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學科的興趣,與其先前學習中積累的認識程度是有關系的。所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知識掌握情況,會對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接納和吸收程度有一個宏觀把控,對于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目標的合理制定時產生積極作用,并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云班課創建。首先教師通過參加培訓或摸索掌握云班課平臺的功能,將該APP下載到手機上并安裝,創建屬于自己的班課,其次通知學生進行軟件下載并安裝到手機上,向學生介紹該軟件的操作知識,最后向學生發送班課邀請碼,邀請學生加入到自己的班課。另外,針對學生知識結構,通過手機或PC上傳課程信息和教學資源,如通知、調查問卷、微視頻、音頻和圖片等,提醒學生按照班課資源庫的材料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為學生進行課外學習活動作出指導規劃。
(3)任務驅動。將要進行學習的知識通過任務驅動法指導學生進行新知識的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深化。下面以鉸鏈四桿機構的內容為例進行說明。首先利用學生渴望展現動手能力的情況,要求學生根據電子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利用學過的三維軟件繪制不同桿長的三維桿件庫,搭建自主探究支架;其次根據學生意愿進行分組,以便加強小組交流,提升知識消化能力;然后,根據鉸鏈四桿機構的三種基本型式和鉸鏈四桿機構有曲柄的條件知識點要求提出相關任務,充分鍛煉學生利用軟件演示不夠桿長構件組合成四桿機構后的運動形式,即加強了以前知識的應用又為新知識的導入學習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另外,在整個課外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時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針對學習進度不足,學習效果不良的同學給予提醒和督促,確保學生按照要求完成課外學習活動,養成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的習慣。
(4)在線答疑。根據云班課軟件上具有的即時測試、答疑/討論的模塊進行師生在線交流互動。教師根據資源庫材料和電子任務書提出一些典型問題,讓各小組學生進行答案組織、討論和探究等形式的思想活動,教師可根據需要實時加入到整個活動過程中,并對整個在線答疑過程起到正向引導交流方向的作用。同時,根據測試給出的即時成績和討論情況,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
2.2 課后評估與拓展
(1)課后評估。傳統的課后布置作業以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消化、應用的方式,存在的弊端是抄襲和應付,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利于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可利用云平臺上的“作業/小組任務”功能將自己的作業和學習成果隨時上傳到平臺上進行展示,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可在“答疑/討論”活動中給予分析,學生在與教師的交互中加速知識的內化,提升學習自信心,對教師來說,還起到了解學生新知識掌握情況的作用。
(2)課后拓展。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及對知識掌握程度不同,教師在云班課作業模塊設置中可以設置兩類題型:基礎作業和拓展作業。基礎作業主要是針對課堂知識的復習、理解、內化,拓展部分則是偏重于對知識的綜合應用,以達到分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運用云班課進行作業布置時,作業的形式并不是設置為單一模式,而是可以采用多種作業形式,比如作業素材可以是文字、圖片,也可以包括視頻、語音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選。學生完成作業即可提交,教師及時查看即時回復,作業優秀的同學可在班課里提出表揚,作業差的同學可通過單獨交流提出批評,保護其自尊心。由于具有課后拓展形式的多樣,對學生隱私的保護和便于跟教師進行交流反饋的優點,可對學生作業完成和課后積累起到積極作用。
云班課為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提供了便利,通過班課資源庫和電子任務書有效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學習活動;另外,課外學習情況的即時反饋,可實時掌握學習的進度和效果,使活動易于監測;云班課將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由課內可轉移到課外,搭建溝通新途徑,促進教學相長。雖然云班課為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監督和反饋平臺,但在具體運用過程中需要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改進:①面臨的問題:云班課宗旨在于利用學生手中的移動智能設備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這就不免存在有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為了完成教師要求而投機取巧,一邊利用移動設備進行班課資源學習,一邊做著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只在乎進度而忽視學習內容,這點需在具體實施中重點解決;②網絡方面:云班課對于網絡的通暢性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學校校園網的配套設備能夠跟得上;③對教師的要求:云班課由于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差別,這就對任課教師的備課和信息搜集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要能把搜集到資源合理整合到一起,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且課余時間會被大量占用去與學生互動,這將對教師的教學責任心和投入度是一個考驗。
[1]盧春林,崔紅梅.基于云班課平臺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8):130-131.
[2]呂宏,王慧等.高校機械設計課程有效教學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3,(8):66-67.
[3]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6,(15):114.
[4]毛建忠.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J].職業,2016,(28):118-119.
賈華坡(1987-),男,河南周口人,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