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印德
(陜西省鎮巴縣農機管理推廣站,陜西 鎮巴 723600)
探析農機化事業需要培養能擔當有作為的農機人才
馮印德
(陜西省鎮巴縣農機管理推廣站,陜西 鎮巴 723600)
農機化事業發展需要勇于擔當的農機人才,不但要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能者上,庸者下,而且更要面對新的形勢,需要突出培養勇于擔當的農機人才,加強培訓學習機制的完善,形成持久團隊學習氛圍,提高責任意識,實行責任追究,最終有效推動工作發展。
農機化事業;人才;培養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農機化事業可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好地發展農機化事業,需要培養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農機人才。
勇于擔當,就是在工作中能夠承擔責任,奮發有為,遇到疑難問題不隨波逐流,不繞道而行,更不推卸責任,要敢于主動承擔自身責任,不僅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且要對農機化事業負責。責任心的強弱,決定工作的成敗,強烈的責任心是成就農機化事業、推動農機化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主動作為就是要以過硬的工作作風和工作能力,發現農機化事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動去想辦法解決,主動調查現狀,預判將來會產生的需求,提前著手準備,每項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農機化事業正處在以工輔農的重要發展時期,只有具備有工作能力、能主動作為、有責任心、勇于擔當的農機人才隊伍、農機化事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如何才能培養好一支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農機人才隊伍,是現在要認真思考和重視的問題,只要有一支好農機人才隊伍,農機化事業才能快速發展。
創造一個重視學習,倡導正能量的團體氛圍,在日常事務中養成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工作習慣,這是培養出一支勇于擔當,主動作為農機人才隊伍的前提條件。重視學習就是在學習黨紀國法中,在學習業務知識中,都要倡導勇于擔當,主動作為這個責任意識,每個人肩負的歷史使命。領導干部要帶頭學,廣大農機人才要積極參與,形成一個學習,倡導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工作環境氛圍。什么環境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好的環境就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壞的環境就會帶壞好的人才。因此,主動學習,倡導正能量對培養所需要的農機人才非常重要。
培養所需要的農機人才隊伍,其工作重點是細化農機化工作內容,把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責任意識溶于工作之中,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當前,農機化工作正處于重要發展時期。如何才能引進適合當地的農業機械?如何才能兌現好農機購機補助?如何才能保證農機安全運行?這些工作,只有具備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有較好綜合素質的農機人才隊伍才能完成。要讓他們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廣大農民對農業機械的新需求,鍛煉他們要主動作為,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時常告誡他們干每項工作要勇于擔當,承擔責任后果。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支能干事、能擔當、有作為的農機人才隊伍。
在實際工作中,始終有極少數人唱反調,有意破壞具備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工作團隊。他們雖然是極少數,但要引起重視,這種極少數人,他們不但自己不好好干工作,還影響其他人員,其危害程度不可小視。要培養和鍛煉一個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是很難的,但是要毀掉這樣一個團隊是很容易的。因此,在平時工作中要多倡導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正能量,制定獎罰措施,形成一個長效機制。
隨著社會制度的完善,更加全面要求每個工作人員,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勇于擔當,主動作為。沒有擔當,不作為,將會追究責任,這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陜西省鎮巴縣是典型的山區縣,農機工作受自然條件制約,發展難度很大,又加上過去在人員培養上重視不夠,造成農機工作逐年下滑,多次考核排名靠后。首先受內外部環境風氣影響,存在用人導向有問題,論資排輩現象嚴重,干多干少一個樣,勞酬不對等,嚴重影響工作積極性。其次是農機部門是事業單位,與公務員待遇相差大,同工不同酬,職工比收入思想嚴重,怨聲載道,奉獻精神欠缺。其三是原有人才留不住,外有人才進不來,無新鮮血液循環,死水一潭,又加上職工年齡偏大,沒有活力與激情。其四是缺乏有擔當,主動作為的農機人才,混日子,拿工資,不犯錯誤少干事,平穩過渡無風險,許多事情不主動,效率低,影響差,多次考核排尾巴。但近幾年來,該縣農機部門不但重視農機人員的技術培訓,大膽進行改革,大力倡導培養有擔當能主動作為的農機人才,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嚴格實行崗位聘任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無擔當,不作為的人走出體制外,能干事的大膽干,獎勤罰懶比頁獻,做到管理工作要創新,與時俱進籠人心,技術工作再提升,提高水平進農村,產生效益利民生,營造氛圍倡擔當,主動作為工資高。同時更加注重提高單位職工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追究的落實。培養他們勇于擔當,大膽干事的意識,在農機推廣、培訓、監理、購機補貼工作中由被動變主動,干出了優異成績,多次被上級部分表彰。
因此,重視培養一支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農機人才隊伍,是農機化事業的需要,是新時代的客觀需求。
[1]聶海.建立以大學為依托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思考[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2]劉婭.若干國家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共性特征及啟示[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6,(4).
[3]涂俊,吳貴生.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三重螺旋”制度創新——以寶雞市農業專家大院為例[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6,(4).
[4]宋耀遠,潘長勝.建設農業110創新服務手段[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6,(8).
馮印德(1970-),男,陜西漢中人,農機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農機管理,農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