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楊靜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高職《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決定了該課程教學必須要采用更加多樣和靈活的教學方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文章分析了高職《財務管理》課程陳舊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為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高職,財務管理,教學方法
(1)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使課程失去了吸引力。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表現為教師從頭到尾以知識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聽課與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必須完全聽從教師的安排,學習完全停留在書本上和教師的傳授上。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極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程失去吸引力,學生失去了思考和創新的機會,只能機械式的、呆板的識記。
(2)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使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意識。陳舊的教學方式,將教師置于中心地位,在課堂上,教師是主體,是信息的傳播者,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學生是客體,是知識的接收者,處于從屬的地位。在課堂上教師的主要職責就是盡可能地將相關專業知識向學生講解清楚,這種教學方式不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學生也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所以課堂氣氛沉悶,缺乏互動和活力,導致學生只是簡單進行了知識的復制和接受,沒有創造性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于知識的記憶也不深刻。如此一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也會逐漸流失。
(3)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當前很多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都以理論講授為主,學生掌握不了實際操作技能,只能紙上談兵,缺乏動手能力。事實上,以專業技能培養為主線的高職教育,應該要重視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具體到《財務管理》課程,就應該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提倡案例教學,來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些教師雖然使用案例教學,但選用的案例枯燥、簡單、過時,不能切合課程學習內容,顯得空洞而言之無物,學生無法系統的、全面的掌握實際工作技能。
(1)案例教學法。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財務管理》的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職學生沒有任何的從業經歷,也對相關崗位沒有直觀的接觸和認識,教師不能期望他們自發的理論聯系實際。因此,最好運用案例教學法,來讓學生產生直觀地認知。選用案例要注意其針對性和實效性,內容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最好既契合教學內容又能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思考和討論的興趣,加深學習印象。例如學到資金的時間價值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迅速理解其中的奧妙,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生活費是每個月1000元,那么你是希望家人每個月按時給你1000元,還是將整個學期五個月的生活費5000元一次性給你呢?這個案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學生會產生極大的討論興趣,并開動腦筋進行思考。隨后教師可由此引申到相關知識的講授和引導,最后再回到這個問題的解決,讓學生自己計算哪種方式最有效益。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枯燥做題相比,更加能讓學生接受和喜愛。
(2)任務驅動法。教師可以創設模擬仿真的教學情境,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任務為驅動,將《財務管理》課程學習內容提煉成多個項目任務,并將每個任務分解成多個知識點和技能點,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仿真實訓和模擬演練讓學生逐一掌握,由此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工作流程與脈絡,實現與實際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真正做到“教、學、做”為一體,理論與實踐的全面融合。任務驅動法,首先要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向學生布置工作任務,學生為了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就會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由此驅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討論,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從而加強了學習效果,提升自身的能力。
(3)實踐教學法。高職《財務管理》課程培養較強的財務管理能力與實操水平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此為目標,教師必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從而學以致用。實踐學習法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帶領學生下企業參觀,近距離接觸和體驗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流程。當然,這種方式還是有局限性的,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歡迎學生深入財務一線去了解自身財務情況,那么學校就應該加強實訓中心的建設,建立財務管理綜合實訓室、模擬公司和模擬證券市場,讓學生扮演財務管理人員的角色,進行模擬采購、核算等工作。通過這樣的仿真實訓,將學生置于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之中,讓他們像企業員工一樣直觀接觸到以后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
(4)討論教學法。所謂討論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案例或者問題,分組討論、各抒己見、互相啟發、集思廣益,最終得到一致的結論。討論教學法對于教師的要求比較高,首先就要求教師事先進行充分的準備,合理安排討論主題、內容、時間、方式和流程,并且教師還應事先對于討論主題形成高屋建瓴的觀點和意見,以便于最后做出高明的、令人信服的總結。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科學的組織和安排,時刻掌控秩序和紀律,避免現場失控和偏離方向。教師還應及時對學生發言進行鼓勵和評價,既要糾正偏差,又不能打擊學生發言的積極性。
[1]張穎.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7,(4).
楊靜(1988-),女,湖南桑植人,經濟學助教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學(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