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河南省息縣人民醫院超聲科 息縣464300)
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息肉診斷的應用價值分析
陳杰
(河南省息縣人民醫院超聲科 息縣464300)
目的:探討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息肉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79例經病理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陰道超聲檢查結果,分析陰道超聲診斷符合率。結果: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陽性結果88例,其中79例患者符合病理檢測,9例經病理檢測為陰性,誤診為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陰性結果12例,其中3例經病理檢測為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為88.00%,誤診率為50.00%,漏診率為3.70%。結論:經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息肉診斷的應用價值較高,具有操作簡單、無創的優點,可作為對大量人群子宮內膜息肉高危人群的篩選方法。
子宮內膜息肉;陰道超聲;診斷價值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臨床常見疾病,以往臨床診斷主要為腹部超聲檢查,但腹部超聲檢查的分辨率及探頭頻率等局限性較大[1]。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陰道超聲檢查成為目前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首選方式,診斷準確率較高,且誤診、漏診率較低。本研究探討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息肉診斷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患者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4.50±3.50)歲。所有患者臨床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多、白帶增多或陰道出血等。
1.2 檢查方法 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以及超聲探頭。檢查前囑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調整探頭頻率為3~9 MHz,探頭涂抹適量耦合劑,使用無菌避孕套,潤滑后將探頭放入患者陰道處,仔細測量子宮內膜厚度,了解是否存在異常包塊;觀察患者病灶情況,包括病灶大小、形態、位置、回聲邊界以及子宮內膜和病灶表面、基底情況;通過彩色多普勒觀察病灶內部及病灶周邊組織的彩色血流情況,形成頻譜圖。經陰道超聲診斷后行手術治療,留取樣本送病理檢測。
2.1 陰道超聲檢查結果分析 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陽性結果88例,其中79例患者符合病理檢測,9例經病理檢測為陰性,誤診為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陰性結果12例,其中3例經病理檢測為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為88.00%,誤診率為50.00%,漏診率為3.70%。在超聲檢查誤診病例中,7例誤診為子宮內膜增生過長,2例誤診為宮腔內殘留物。漏診病例中,1例為子宮增大,且有多發性子宮肌瘤;1例由于帶有宮內節育器,造成內膜超聲顯像不清晰;1例檢查過程中無陽性表現,回聲均勻,呈三線征。
2.2 陰道超聲檢查結果圖像特征分析 結合本次研究結果以及查閱相關參考文獻對陰道超聲檢查子宮內膜息肉的結果圖像特征進行分析,包括直接征象與間接征象[2]。
2.2.1 直接征象 (1)單發性息肉:宮腔或內膜區探查到邊界清晰的稍強或等回聲團塊,與內膜基底層間帶蒂,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可見較明顯的分界,形態為規則的圓形或橢圓形,長軸切面時表現為水滴狀,部分病例彩色多普勒檢查可見團塊蒂部測及條狀血流信號,子宮大小及形態改變不明顯,肌層回聲無改變。(2)多發性息肉:內膜回聲不均勻,可呈地圖樣,內膜基底完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查不到血流信號。
2.2.2 間接征象 (1)宮腔線與基底層強回聲線間兩側內膜回聲不均或厚度不對稱。(2)宮腔線與息肉處不連續,呈分離狀態,中間可見息肉稍強或中等回聲。(3)宮腔線粗細不均,形態異常,可見突然呈條狀增粗。(4)子宮內膜息肉偏大時回聲與增厚內膜回聲類似,但中間無法探及宮腔結線回聲。(5)子宮肌層形態不受息肉影響。
子宮內膜息肉是由子宮內膜基底層增生而形成的良性、占位性病變,好發于青春期以后的任意年齡,臨床癥狀多為陰道不規則流血和不孕,具有一定幾率發展為惡性腫瘤。因此,早期發現、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陽性結果88例,其中79例患者符合病理檢測,9例經病理檢測為陰性,誤診為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陰性結果12例,其中3例經病理檢測為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為88.00%,誤診率為50.00%,漏診率為3.70%。說明經陰道超聲檢查子宮內膜息肉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但仍有少部分誤診、漏診概率。分析原因如下:(1)隨著婦科普查及激素替代治療的人數增加,子宮息肉的發病率及檢出率明顯上升,但對于較小的內膜息肉,超聲常不能清晰顯示,容易出現漏診;(2)剖腹產術后粘連導致的子宮拉伸、宮底壁與腹壁粘連、使陰道超聲顯示子宮內膜較困難。對剖宮產術后粘連患者可用經陰道探頭從腹部檢查,即將耦合劑涂抹于腹部,檢查時用陰道探頭,對近宮底處的息肉顯示更清晰;囑合并子宮肌瘤的內膜顯示不理想的患者于下次月經干凈后3~7 d再次檢查,此時子宮內膜薄,呈線裝高回聲,子宮內膜息肉多呈中強回聲,較小的息肉也容易被檢出。經超聲陰道檢查子宮內膜息肉時應注意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1)黏膜下肌瘤常為回聲較低的圓形或橢圓形團塊,邊界清晰,可見正常內膜的基底層而不是宮腔線有擠壓現象,附著處肌層多伴有牽拉感,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見中變環裝血流及內部的點狀或枝狀血流信號。(2)早期子宮內膜癌常表現為內膜的不規則增厚,內膜形態異常,回聲不均勻,內膜基底層與肌層分界消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顯示不規則增厚的內膜,膜內可見豐富的枝狀血流信號。
綜上所述,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操作簡單、無創,可作為對大量人群子宮內膜息肉高危人群的篩選方法,但需主要以與其他子宮內膜病變鑒別,確診仍需病理檢查。
[1]陳備,阮鶴瑞,徐靜.陰道超聲對41例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J].中國急救醫學,2015,15(z1):28
[2]高艷宇,辛亞蘭,魏秀清,等.三種方法診斷不孕癥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價值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16):3053-3057
R711.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66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