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孝感 432900)
應用心理護理對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研究
張 娟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孝感 432900)
目的 研究應用心理護理對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按照摸球法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各40例,常規組開展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對2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情況進行評比。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前SAS、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比較,觀察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對改善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中全面推廣應用。
焦慮抑郁情緒;心理護理;冠狀動脈內支架術
冠狀動脈支架術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手段,其可對患者心絞痛癥狀進行有效緩解,且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目前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已成為首選的治療方案,然而臨床實踐發現,實施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操作過程中,患者會因為多種因素的不良影響而出現嚴重的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這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較大。相關文獻報道[1],心理護理對降低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予以分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2]和冠狀動脈內支架術的適應癥,將其他病因誘發的不良心理患者、精神障礙等患者排除。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3.6±5.3)歲;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0.5±3.6)年。其中病變血管≥3支者7例,≥2支者28例,1支者45例。合并心力衰竭15例,糖尿病37例,高血壓28例。按照摸球法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開展常規護理,即按照心內科傳統護理方法,給予患者飲食、用藥、運動指導,為其提供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加強病情和生命體征監測。觀察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護理要點如下:①護理人員要以熱情、和藹可親的態度接待患者入院,并給予其理解和同情,對其進行安撫和鼓勵,充分掌握和了解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合理需求,與患者主動進行溝通和交流,將圍術期需要注意的事宜告訴患者及其家屬;②以患者具體情況(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家庭經濟能力等)制定針對性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通過個體化心理安慰法及個別交流法等方式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告訴患者要正確對待自身疾病和治療,對臨床各項診療工作要積極配合,幫助其克服心理和思想上的障礙,調動其主動配合治療的積極性;③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囑其給予患者理解和關懷,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社會的支持。通過心理干預,改善患者負面情緒;促使患者和康復期患者進行疾病方面的經驗溝通,盡可能消除其思想顧慮,提升其與病魔抗爭的信心;④鼓勵患者適當參與一些適宜自己的運動訓練,通過讀書看報、聽音樂等方面轉移其注意力,也可將疾病相似、興趣相投的患者安排至同病房,分散其心理壓力,淡化其住院患者角色的想法;⑤充分了解每位患者心理狀況,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認知和行為,使其重新建立正確的行為和應對模式,保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1.3 觀察指標
分別采用Zumg焦慮自評量表(SAS)、Zumg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焦慮、抑郁心理進行評定,分數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護理前后S A S評分為(6 1.6 3±6.6 8)分、(57.73±5.72)分,SDS評分為(58.62±5.97)分、(5 3.7 4±6.5 8)分;觀察組護理前后S A S評分為(61.08±6.55)分、(49.05±6.82)分,SDS評分為(58.17±5.86)分、(46.05±4.90)分,組間統計比較,觀察組護理后的SDS、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屬于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病,其發病率比較高,且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是臨床針對該病的理想治療方案,其具有效果確切、微創、安全可靠等優點[3]。但患者因為對自身病情和此種治療方法認知較缺乏,易出現不良心理。隨著近年來,臨床護理模式的不斷改變和完善,心理護理已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通過對患者進行全方位、整體性的護理指導,可顯著改善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高配合意識和治療效果,有效預防并發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4]。
此次研究結果如下,觀察組護理后SDS、SAS評分與常規組比較,(P<0.05)。可見心理護理對改善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中全面推廣應用。
[1] 彭世平,朝艷玲,李明芬,等.應用心理護理對冠狀動脈內支架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3,25(5):6-8.
[2] 王 潔,朵銀莉,王秀蘭,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60例患者PCI術圍手術期的干預效果[J].寧夏醫學雜志,2015,37(11):1061-1062.
[3] 毛瓊怡,朱 淵,江 瀾,等.放松訓練在急診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6,16(6):13-15.
[4] 武 敏,韓浩賢.預防冠狀動脈內支架術后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的護理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0):212-213.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0.114.01
張娟(1982-),女,研究方向:護理管理,E-mail:2140995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