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民醫院(456750)晉文利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急診科進行就診的異位妊娠患者120例,將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綜合護理組,每組60例患者。對照患者年齡均在24~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7±2.9)歲。綜合護理患者年齡均在23~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5±3.0)歲。所有患者有短暫停經史,平均停經天數為45天,患者存在的癥狀主要為腹痛、陰道出血、腹腔內部出血及暈厥等臨床癥狀。兩組之間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即遵醫囑在術后給予相應的生命體征監測,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空氣流通等。綜合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術前、中、后護理措施,具體護理措施如下:術前,若異位妊娠病患者出現腹痛、休克且有停經史癥狀時,應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并做好各項檢查。術中搶救時隨時可能出現休克等癥狀。因此,臨床需要對患者早期建立相應的靜脈通路,保證患者液體供給。如果術中出血量大,需時刻保持機體供血。術后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等常規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持續性高熱的現象則需及時報告醫生,采取措施進行處理[1]。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滿意度指標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指標,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100%[2]。同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將治療有效指標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等三個指標。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恢復,且無并發癥反應的發生。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恢復,患者心理狀態良好,無并發癥反應的發生。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且出現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患者治療效果及滿意度情況以(%)表示,行x2檢驗。對不同數據進行對比,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對照組中對護理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8例,滿意的有2 7例,不滿意的有1 5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5.0%(45/60);綜合護理組中對護理非常滿意的有22例,滿意的有36例,不滿意的僅2例,綜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7%(58/60)。比較兩組數據,差異明顯(x2=11.58,P<0.05)。
2.2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對照組中治療顯效的患者有16例,治療有效的患者有24例,治療無效的患者有20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6.7%(40/60);綜合護理組織中治療顯效的患者有23例,治療有效的患者有34例,治療無效的患者僅3例,綜合護理組治療有效率為95.0%(57/60)。兩組數據之間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x2=15.54,P<0.05)。
急診異位妊娠屬于危急病癥,對異位妊娠病癥進行準確的判斷,在極短時間內進行手術,能夠提高患者的手術成功率及治療有效率,減少流產導致大出血等危急情況的發生。專業的護理措施在異位妊娠病癥的急救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顯示,常規的手術護理沒有明顯的輔助治療效果,且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反應,預后不理想。而術前、術中、術后護理措施,能夠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享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不僅提高患者對護理的信任度,也促進了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加上術前術后的心理護理措施,對患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結果顯示,綜合護理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要高于對照組患者,表明專業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治療效果,更能夠滿足患者需求。
綜上所述,急診異位妊娠病癥術前、術中、術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