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芬
(四川省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20)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及防治措施
陳國芬
(四川省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20)
目的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資料,總結低血糖發生的危險因素。結果 用藥不當、飲食不當、運動不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應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有效血糖監測,實施合理的降糖方案。結論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給予針對性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危險因素;防治措施
糖尿病是內分泌科的常見病,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為8.3%,患者人數已達到3.82億[1]。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療中最嚴重的急性并發癥之一,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病人,癥狀不典型,甚至無癥狀,若不及時診治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分析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及時給予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對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8例,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7.2±4.5)歲,糖尿病病程4~26年,平均病程(10.5±2.3)年。
回顧性分析6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并及時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低血糖診斷標準:血漿葡萄糖濃度低于70 mmol/L,即血糖≤3.9 mmol/L。
6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其中25例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為用藥不當,22例由于飲食不當導致,運動不當13例,病程及其他因素8例。
3.1.1 用藥不當。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降糖藥或使用胰島素治療,極易導致低血糖的發生。本研究37%患者因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后未按時進餐,未及時調整降糖藥劑量,不遵醫囑隨意服藥、增減藥物發生低血糖。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有增加低血糖發生的危險。
3.1.2 飲食不當。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但飲食不規律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32%老年患者缺乏對糖尿病的全面認識,片面理解飲食療法,當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時過度控制飲食,采取饑餓療法或不規律進食引發低血糖。
3.1.3 運動不當。運動療法是糖尿病治療的方法之一,但機體內葡萄糖水平較低時進行劇烈運動容易發生低血糖。本研究19%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空腹運動、運動時間過長、運動劇烈的情況,導致發生低血糖。
3.1.4 其他。有研究表明性別、年齡、糖尿病類型、病程、飲酒、文化水平等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危險因素。老年患者生理機能下降,藥物代謝慢、血糖調節能力降低等因素,是低血糖發生的高危人群。病程較長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強化治療及嚴格的血糖控制,低血糖的風險會大大增高[2]。
3.2.1 低血糖的預防方法
3.2.1.1 加強健康教育。預防大于治療,通過知識講座、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公談會、同伴教育、一對一指導等形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糖尿病治療知識,使患者及家屬了解低血糖發生原因、癥狀、危害及處理方法。教會患者飲食計算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保證按時、定量進餐,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適量運動,規律運動,不空腹運動、不過量運動、不長時間運動,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不宜運動。
3.2.1.2 重視血糖監測。夜間發生無癥狀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發生特點[3]。ADA指南(2016版)推薦[4],動態血糖監測(CGM)可作為無癥狀性低血糖和(或)頻發低血糖患者自我監測的一個輔助方法。夜班護士增加病房巡視次數,嚴密監測夜間重點時段(凌晨2:00~3:00)[5],詢問患者有無心慌、出汗、頭暈等不適,觀察有無反應遲鈍、行為怪異等不典型低血糖癥狀,及時發現及時正確處理。同時需要教會患者正確監測血糖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標準可放寬為空腹血糖8.1 mmol/L時為達標,餐后血糖11.1mmol/L。
3.2.1.3 做好用藥指導。藥物治療是治療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方法,服藥的劑量、方法都會影響血糖水平。醫護人員共同督導老年糖尿病患者嚴格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能隨意增大藥物劑量。指導患者學習降糖藥或胰島素的起效、峰值、持續時間等藥理知識,了解藥物與進食、運動的關系,根據動態血糖監測結果及時調整降糖藥或胰島素劑量。告誡患者如加服其他治療藥物應遵醫囑,不可隨意增加。
3.2.1.4 關注心理健康。發生低血糖后的不愉快體驗讓患者產生對低血糖的恐懼,而這種恐懼往往伴有更嚴格的自我監測和更高的能量攝入,對降糖治療產生不利影響。家屬需要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糖尿病,正確認識低血糖,擺脫恐懼感,正確監測、規范治療,合理膳食,適當運動,從而降低低血糖的發生。
3.2.2 低血糖的急救方法
3.2.2.1 強化進食。有意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應立即口服15~20 g碳水化合物,如水果糖3顆,15 min后復測血糖,如低血糖仍然存在繼續進食,之后進食普通餐,避免再次發生低血糖。
3.2.2.2 補充葡萄糖。對昏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立即靜脈注射50%葡萄糖液最有效,之后每隔15 min復測血糖,直至低血糖得以糾正。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與患者的用藥飲食、運動不當、病程及其他因素緊密關聯,加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及健康教育,有效血糖監測,實施合理的降糖方案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的發生,是確保患者安全及預后,提高生活質量的有力保障。
[1] 蔣思勤.強化降糖護理指導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異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2016,35(19):2629-2632.
[2] 金晨曦,郭立新.低血糖及低血糖-葡萄糖再灌注損傷[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7,3(9):153-156.
[3] 楊存美,馬燕蘭,亢 君,等.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發生時間段的調查及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3):303-307.
[4]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16指南:糖尿病血糖控制診療標準[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3):1555.
[5]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7(10):603-613.
The risk factors of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CHEN Guo fen
(Zig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Zigong 64302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hypoglycemia in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
68 cases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summarize the risk factors of hypoglycemia. Results The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improper diet, improper movement is the main cause of hypoglycemia in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 should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effectiv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treatment implement reasonable. Conclusion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hypoglycemia in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 given targeted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Senile diabetes; Hypoglycemia; Risk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1.23.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