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紅,萬 蘭,陳環球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血栓性堵管的護理干預
張春紅,萬 蘭,陳環球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討應用5000 u/mL的尿激酶對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血性堵管溶栓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行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的患者105例作為研究對象,27例患者出現血栓性堵管,均采用尿激酶溶栓處理。結果 27例患者應用尿激酶溶栓處理后,有26例保持導管通暢,占溶栓成功率96.30%,處理無效1例,失敗占無效率3.7%。結論 尿激酶溶栓能有效改善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血栓性堵管。
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血栓性堵管;尿激酶溶栓;護理干預
近年來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在醫療方面廣泛開展使用。在臨床的推廣應用中,也發現不少的并發癥,如靜脈炎、血栓、皮疹、導管的堵塞等。相關文獻報道血管性堵管發生率占所有導管堵塞的26%,影響治療效果,嚴重時甚至中斷治療[1]。針對出現堵管的現象,我科除給予護理的干預外,取用尿激酶溶栓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行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的患者10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血栓性堵管的患者27例,占同期堵管率25.71%。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齡21~78歲;其中結腸癌5例,直腸癌12例,胃癌10例。所有患者置管的部位都在肘上3 cm左右為穿刺點。置管留置的時間為94~324 d。27例患者導管體外段均可見血凝塊堵塞。其中8例患者出院后在門診行常見導管維護時發現堵管。
在無菌操作下,用無菌生理鹽水將尿激酶配置成5000 u/mL。把雙腔耐高壓的PICC導管與三通接口連接,一接口與20 mL空注射器連接;另一接口連接盛有5000 u/mL尿激酶溶液10ml的注射器。先把尿激酶連接端關閉,保持空注射器接口通暢,回抽空注射器,在三通管內形成負壓后馬上把尿激酶接口開通,讓該溶液充分到堵管中。留置15 min關閉溶液通道,用空注射器回抽,反復操作上述步驟,直到導管充分疏通后停止操作。
記錄導管疏通時間,抽取凝血四項檢查,觀察有無尿激酶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本組27例雙腔耐高壓導管血栓性堵管患者經尿激酶溶栓后,26例導管完全疏通,占成功率96.3%。其中11例患者在20 min內疏通,30 min再通有13例,2例12 h再通,另一例48 h經反復操作溶栓后無效拔除導管。拔管后可見導管開口至20 cm處有乳白色凝塊,無效率為3.7%。
PICC堵管一般分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2]。血栓性堵塞原因主要是上腔靜脈壓力突然過高引起,如劇烈咳嗽、惡心、嘔吐等使靜脈壓增高超過了正壓接口產生的壓力,致使血液反流或因輸液未徹底沖管、封管手法不正確等引起。本組患者有9例屬于部分堵塞,均發生在補液過程中沒及時接液,患者自行關閉調速器造成血液回流而致堵管。堵管分為部分堵塞和完全堵塞。部分堵塞:能夠輸入液體,但不能抽回血;完全堵塞:既不能輸入液體,也不能抽回血。如部分導管堵塞不及時疏通,會造成完全堵塞。而拔管縮短PICC留置的時間,不單增加病人的負擔,還影響化療的療效。
3.2.1 護士培訓
要求全體護士了解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的原理,掌握PICC導管的維護時間及封管方法,了解血栓性堵管的常見原因,提高護士的專業水平。在工作中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勤巡視,發現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體力壓力增高,及時給予疏通導管,及時更換接瓶,掌握正確的沖管時機及正確的封管手法。
3.2.2 有效預防血栓性堵管,胃腸腫瘤科患者由于經常嘔吐,血液呈高凝狀態,導致雙腔耐高壓導管較其他疾病的患者易堵管,因此要做好預防導管堵塞是每位護士維護中必須的工作。早發現、早干預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預防腔耐高壓PICC導管部分堵塞的前提。加強巡視輸液的患者,及時更換接瓶,并及時早期干預,使剛出現部分堵管不再繼發發展為完全堵管。輸營養液、脂肪乳等液體每4 h沖管一次。間歇期化療患者出院后導管每5天維護一次,從而保證雙腔耐高壓PICC導管的通暢,降低發生完全堵管的幾率,保證化療患者如期完成。
綜上所述,應用5000 u/mL的尿激酶對雙腔耐高壓PICC血栓性堵管溶栓,操作方便,能安全、快速疏通導管,值得臨床推廣。
[1] 劉桂玲,王雪蓮.3例惡性腫瘤病人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后堵管的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2,10(2):145-146.
[2] 袁琴美.社區護士對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護理知識掌握情況調查[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8):1148-1150.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1.57.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