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慧
(貴陽市烏當區婦幼保健院,貴州 貴陽 550018)
常規護理加應急護理模式在預防婦科護理風險方面的效果觀察
田 慧
(貴陽市烏當區婦幼保健院,貴州 貴陽 550018)
目的探討常規護理加應急護理模式在預防婦科護理風險方面的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婦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應急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婦科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不良反應情況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臨床中在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上給予患者應急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婦科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患者對疾病及自身狀況的了解,減少不良情況的發生,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婦科風險;常規護理;應急護理模式;護理效果
婦科護理存在一定特殊性及風險性,且護理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患者的療效及安全保障,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及責任心要求極高;臨床護理中,如何有效預防避免護理風險,對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療效至關重要[1]。本次研究對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婦科患者實施應急護理模式聯合常規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婦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8例。對照組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5.3±12.7)歲;觀察組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6.6±10.4)歲。本組患者疾病分類:婦科稽留流產88例,盆腔炎39例,宮外孕21例,中期引產8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壓14例,合并有冠心病16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入應急護理模式,具體為:(1)成立護理小組。以護士長為組長以護理人員為組員成立護理小組,并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護理干預措施,將護理工作責任制分配,對患者病情變化實施實時監測,保證婦科患者接受治療后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護理服務,進而加強對疾病的控制及預防。(2)建立婦科急診綠色通道。并保證綠色通道的暢通,確保急重癥婦科疾病患者可最快速度接受治療,進而提高患者生存率。(3)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婦科疾病患者較為特殊,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焦慮、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需擁有足夠的專業技能及耐心,為患者仔細講解治療方式、治療注意事項,耐心為患者解答疑惑;對于存在恐懼、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患者給予有效心理疏導,消除其心中顧慮。進而幫助患者建立良好治療心態、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4)健康知識宣教。婦科疾病患者因隱私問題及對疾病的認知不足,醫師診斷過程中易出現隱瞞自身疾病史,延誤疾病治療最佳時期。因此,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主動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及自身狀況,提高患者配合度和臨床診斷率。
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調查選項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并觀察記錄患者護理期間發生的不良并發癥情況。
研究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非常滿意46例,滿意28例,一般4例,護理滿意度為94.87%;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滿意38例,一般20例,護理滿意度為74.36%。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6.156,P=0.000)。
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6%;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19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0.399,P=0.000)。
臨床中婦科護理工作需要護理人員的扎實職業技能及高度的職業素養及責任感,護理工作人員作業過程中時刻存在的護理風險,護理工作中任何細枝末節均可成為護理風險事故的誘發因素[2]。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控制及避免護理風險的發生,對保證患者的療效及提供安全護理服務意義重大。需醫院及護理科室具針對性的對護理風險進行有效干預,良好控制護理各個環節,加強護理工作的質量監督及規范管理,進而達到優質護理的最終目的[3]。
本次研究采用應急護理模式加常規護理,成立臨床護理工作小組,對每位護理人員合理分配護理內容,從建立婦科疾病急診綠色通道、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度、心理干預、健康宣教及常規護理等多個方面對婦科疾病患者進行干預,在提高護理人員法律自我保護意識、責任感的同時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使其從被動治療變為主動治療,提高患者療效[4]。同時加強護理管理,對護理薄弱環節進行完善調整,消除隱患風險,提高護理安全性[5]。
綜上所述,臨床中在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上給予患者應急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婦科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患者對疾病及自身狀況的了解,減少不良情況的發生,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1] 夏雪榮.常規護理模式加應急措施在預防婦科護理風險中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104-105.
[2] 范曉燕.預防婦產科護理風險中常規護理模式加應急措施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119-120.
[3] 樊芮晴.常規護理聯合應急護理模式在預防婦科護理風險方面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8):2576-2577.
[4] 張正芳.婦產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控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4):113-114.
[5] 錢曉娟,廖輝輝.婦產科臨床護理中風險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23(7):3816-3817.
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1.104.01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