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梅
(南海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200)
一例口服別嘌呤醇致重癥藥疹的護理體會
林春梅
(南海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200)
目的探討重癥藥疹的護理措施。方法 針對藥疹發生在不同部位,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并進行疼痛護理和健康宣教。結果 經采取相應措施,患者痊愈。結論 通過加強一系列護理措施,縮短病程,促進早日康復。
別嘌呤醇;重癥藥疹;護理
重癥藥疹主要包括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重癥多形紅斑型及剝脫性皮炎型三種類型,是嚴重的藥物反應,皮膚損害嚴重、廣泛,往往還伴有內臟受累及全身中毒癥狀。如果治療護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1]。別嘌呤醇主要用于治療痛風和防止痛風性腎病、繼發性高尿酸血癥以及重癥癲癇的輔助治療。其不良反應常見有胃腸反應、皮疹發生率3%~9%。因此在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用藥反應和病情變化。
患者,女性,46歲,因皮疹1天,于2011年10月02日入院。既往有高尿酸血癥病史,曾服用“別嘌呤醇”,既往否認藥物過敏史。查體全身頭面部、四肢及軀干皮膚見紅色斑疹,壓之可退色,部分融合成片、破潰,口唇粘膜糜爛,球結膜、瞼結膜充血水腫、粘連。咽后壁可見粘膜糜爛。入院后予抗過敏等對癥治療。10月03日面部皮膚水泡形成,部分皮膚剝脫。10月04日訴全身皮膚疼痛感明顯,伴有雙眼疼痛及睜眼困難。10月06日口唇粘膜糜爛,可見大量黃白色分泌物,球結膜、瞼結膜充血水腫、粘連,雙眼可睜開,仍有疼痛,口唇部因疼痛不能進食。10月07日會陰部皮膚破損,滲液明顯。10月09日全身頭面部、四肢及軀干皮膚見大量紅色斑疹。10月10日訴雙眼睜開困難伴疼痛。10月12日全身皮疹稍消退,面部皮膚破潰較前好轉,滲出明顯減少,球結膜、瞼結膜未見明顯充血水腫、粘連。10月14日全身皮疹較前消退,面部糜爛破潰處已愈合,雙眼可正常睜開無伴疼痛。口唇粘膜已結痂,疼痛減輕,口腔及舌面粘膜糜爛疼痛較前好轉。10月18日嘴唇及口腔疼痛明顯減輕,進食流質無困難。10月21日患者痊愈出院。
藥疹病變累及眼和口腔、會陰部,言語及吞咽困難,視力下降,皮損引起的疼痛,讓患者感到焦慮、恐懼、緊張、煩躁,不愿配合。為患者做會陰部皮損處理時注意遮擋,保護患者隱私。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家屬多溝通,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介紹成功的病例,加強心理指導,使患者取得信任,同時讓家屬做好配合工作,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和護理。
應與患者多溝通,消除其顧慮,可引導看電視,或與家人、病友聊天,以減輕不適。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及時評估疼痛的程度和效果。
患者唇、口腔粘膜糜爛,進食時疼痛更明顯,并有吞咽困難,因此害怕進食。初期應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鹽、低糖流質飲食,如牛奶,米湯等,少量多餐;避免進食易生冷、酸辣、粗糙和刺激性食物,進食不宜太燙以減少粘膜損傷出血,食物溫度一般以18~20℃為宜;病情好轉后,飲食上可逐漸過度。多飲水,盡量經口進食。攝入不足可經靜脈補充能量及營養。
小水皰讓其自然吸收,避免皰壁破潰形成創面;對于大水皰,碘伏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低位穿刺抽吸。未破潰的水皰可涂爐甘石洗劑,3~5次/d。進行穿刺治療時,避免將止血帶直接扎在皮膚上。
2.4.1 眼部護理
分泌物結痂粘著眼瞼,用0.9%氯化鈉溶液紗布濕敷或涂凡士林眼膏軟化痂殼,再分開雙眼。清洗后用抗生素滴眼液和氫化可的松滴眼液交替滴眼,15~30 min/次。睡前涂0.5%金霉素眼膏,以防止角膜干燥、繼發潰瘍和感染。
2.4.2 唇、口腔粘膜護理
口唇破損、有血痂影響張口,不適宜使用棉球進行口腔護理。可以用沖洗法進行口腔護理。口角處置一彎盤接沖洗液,首先可用棉簽蘸2%利多卡因涂在口唇創面,或者使用10 mL無菌注射器吸取2%利多卡因10 mL進行含漱片刻,以減輕疼痛。之后用10 mL無菌注射器分別吸取,先用過氧化氫液、0.9%生理鹽水的順序反復沖洗、含漱至口腔清潔,沖洗時力度不可過猛過快。進食后可用吸水管吸2%碳酸氫鈉溶液、朵貝氏液進行漱口,3~4次/d。口唇可涂維生素E液,以保持濕潤。
2.4.3 會陰部護理
可用0.25%碘伏消毒,進行會陰部沖洗,2次/d,沖洗時動作宜輕柔;會陰部腫脹時,可用0.2%呋喃西林進行濕敷。盡量暴露創面,分泌物多時,可每日用烤燈照射1次,20 min/次,以促進創面愈合。
2.4.4 預防感染
安置在單間,病室紫外線消毒1次/d,30 min/次,定時開窗通風。每日使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清潔地面,采用濕掃。床單用消毒且質地柔軟的棉質,保持干燥、平整,有污染時及時更換。經常協助翻身,防止局部長期受壓。由專人照顧,減少探視,探視者戴口罩。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操作時,應嚴格無菌操作規程及消毒隔離制度。
2.4.5 健康宣教
宜穿棉質的柔軟、寬松的衣服。保持外陰皮損處清潔、干燥通風,禁穿內褲,臥床、睡眠時將被子架起。勤修剪指甲,勤漱口、勤滴眼藥水,勿用熱水、肥皂液擦洗,避免用力摩擦皮膚。待結痂自行脫落,忌撕脫或搓拭結痂,以免感染或留下疤痕。告訴患者應避免再次應用致敏藥物。
通過以上的護理措施,患者痊愈出院。因口唇、口腔粘膜及會陰部病變部位特殊,容易并發感染,口腔護理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沖洗法,減少對粘膜完整性的破壞,將大大提高口腔部位的預后;護理前使用利多卡因可減輕疼痛;口唇外涂維生素E,可保持濕潤,又可促進表皮生長,加速愈合;呋喃西林溶液濕敷會陰部,可以起到抗菌、消毒、減輕水腫的作用;稀釋后的碘伏可減輕對粘膜的刺激,以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有利促進患者對治療護理的配合。
[1] 王俠生,廖康煌.楊國亮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科技技術出版社,2005,425-437.
[2] 苑 園.重癥藥疹的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4):483-484.
[3] 梁小燕,劉 婧,余田桂.重癥藥疹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53-54.
R473
B
ISSN.2096-2479.2017.41.140.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