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嘎
(拉薩市人民醫院婦科,西藏 拉薩 850000)
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
次仁卓嘎
(拉薩市人民醫院婦科,西藏 拉薩 850000)
目的針對化療患者化療時的護理干預,根據實際結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化療的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A組和B組,各15例。A組實施常規性護理,B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結果 通過觀察記錄,A組發生不良反應率高于B組(P<0.05)。結論 對化療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干預,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化療藥物;護理
化療藥物由于各種因素滲透到了皮下組織,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疼痛以及靜脈無回血等癥狀稱其為化療藥物外滲[1]。化療藥物外滲情況嚴重時,化療患者的生命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對化療患者來說,進行針對于藥物外滲的護理是非常必要的,這樣能夠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性服務,注重和關注患者本身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問題,減少化療時存在的危險因素,通過針對性的護理使患者得到更人性化的服務,同時使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化療的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A組和B組,各15例。A組年齡30~60歲;B年齡31~6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A組實施常規性護理;B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具體如下。
(1)在注射化療藥物前,對患者的血管進行檢查。若化療患者的血管壁過薄,護理人員對患者則采用靜脈置管,以防化療藥物的外滲[2]。
(2)對患者普及藥物外滲的知識。在治療過程中,如化療患者身體出現不適,須立刻通知護理人員對其注射部位進行調整。同時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化療患者的巡視,降低危險事件發生率。
(3)為將針管對化療患者血管的傷害降至最低,護理人員在拔出針管前,需用棉簽輕輕按壓針頭。
(4)對重癥患者,嚴禁在外滲下方進行二次輸液。根據化療藥物的性質,對患者紅腫的外滲部位實施熱敷或冷敷;若患者外滲部位病情嚴重,須及時請皮膚科人員會診,減輕藥物外滲對患者的影響。
(5)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發生藥物外滲時不要慌張,通知護理人員及時處理即可。
計算兩組化療患者并發癥率;化療時可能會發生的不良反應有:注射部位紅腫、疼痛。
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無化療藥物外滲的現象發生,但是A組發生不良反應的人數多于B組。A組發生注射部位紅腫3例,發生注射部位疼痛5例;B組發生注射部位紅腫1例,發生注射部位疼痛2例。對化療患者進行針對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A組不良反應率高于B組(P<0.05,x2=14.028)。
若化療患者化療時,沒有進行充分、及時的針對性護理措施時,有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的時機。所以,在治療化療患者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患者進行救護,還要采取相應的針對性護理措施。為了能夠使化療患者的治療效率得到提高,以及能夠使一系列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有效的降低,因此,在化療過程中就要結合患者自身存在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的針對性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率[3]。對化療患者進行針對于化療藥物外滲的護理工作,能夠有效的提高化療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中,我院將綜合性護理干預運用于30例化療患者中,結果顯示,按照該方案護理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存在明顯優勢,由此可見該護理方案的有效性。
[1] 陳德圓,房雅君,齊海妮,等.鹽酸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磷酸鈉在預防化療藥物外滲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0(07):238-240.
[2] 周 蓮,姜明杰.高滲糖聯合硫酸謹和維生素B12用于化療藥滲漏處皮膚[J].中華護理雜志,2011,2(02):453-459.
[3] 鐘玉蓮,鐘慧林.腹部皮下藥囊注射化療藥物外滲的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1,7(8):78-80.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41.151.01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