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1400)習森 董小菊
北京市懷柔區牙病防治所(101400)唐英華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需要進行綜合干預。定期測量血壓,規范治療,改善治療依從性,盡可能實現降壓達標,堅持長期平穩有效地控制血壓。高血壓管理是全科醫生的基本工作之一。根據高血壓的危險程度分級管理高血壓,血壓不穩定或未達標高危患者,一級管理3周隨訪一次,二級管理2周隨訪一次,三級管理1周隨訪一次;血壓達標且穩定后,一級管理3個月隨訪一次,二級管理2個月隨訪一次,三級管理1個月隨訪一次[1]。在高血壓的診治過程中我們發現,平時血壓很高的患者,服用一種或幾種降壓藥物后血壓平穩,達到理想血壓水平,但在某些環境因素的影響下,血壓會急劇升高。
患者崔某,男,52歲,教師,5年前因頭暈頭沉、頭部不適在我院門診就診。頭暈無視物旋轉,無惡心嘔吐,無耳聾耳鳴耳悶,無眼漲眼痛。無勞累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無夜間發作的呼吸困難,無心悸、易疲勞、胸部不適及胸部疼痛。沒出現過步態不穩、記憶缺陷。吸煙每日20支,飲酒每周1~2次,每次200ml左右。
查體:體溫3 6.3℃,血壓160/100mmHg(1mmHg=0.133kPa),體重80kg,體重指數27kg/m2;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額紋對稱,雙眼裂等寬,眼瞼閉合有力,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雙側鼻唇溝對稱,伸舌居中無偏斜。頸軟無抵抗感,氣管居中,甲狀腺未觸及腫大,雙側頸動脈未聞及血管雜音。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率92次/min,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雜音。腹軟,肝脾觸及不滿意,無壓痛反跳痛。雙下肢對稱,無浮腫,無靜脈曲張。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輔助檢查:頭顱CT未見異常,B超示輕度脂肪肝,脾腎未見異常。頸部血管超聲示右側頸動脈內膜中層局限性增厚。心臟超聲示輕度二尖瓣反流。血生化:AST 68U/L(正常0~40U/L),白蛋白、血尿酸、血肌酐正常。血脂四項:甘油三脂2.6mmol/L,其余指標在正常范圍之內。
診斷為高血壓病,二級,高危組,頭暈原因待查。勸患者戒煙,減少飲酒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每日有氧運動1小時,同時給予馬來酸依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12.5mg口服。
一周后患者復診,訴頭暈減輕,輕度干咳,但能忍受。查體:血壓140/90mmHg,心率86次/min,調整酒石酸美托洛爾為25mg,每日2次,繼續口服治療,一周后復查血壓120/80mmHg,心率69次/min,該方案長期服用維持治療3個月,血壓在110~140/60~90mmHg之間波動。三個月后,進入初冬季節,天氣突然變冷,氣溫下降10℃以上,患者出現頭暈,全身無力,咽痛,咳嗽加重,鼻塞流涕癥狀,自服復方鹽酸偽麻黃堿膠囊1粒,每日2次,清開靈口服液30ml,每日2次,服藥2天,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減輕,頭痛加重,測血壓200/120mmHg,體溫36.5℃,咽部充血,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羅音,心率88次/min,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雜音。停用復方鹽酸偽麻黃堿緩釋膠囊,繼續服用清開靈口服液,加用北京降壓0號一片口服,次日測血壓160/100mmHg,三天后測血壓120/80mmHg,停用北京降壓0號,繼續服用原先降壓藥物,一周后測血壓115/70mmHg。
半年后患者母親病重在醫院住院,患者在醫院陪床,20天后患者母親去世,患者料理母親后事,在料理后事期間,患者頭暈胸悶加重來社區站就診,測血壓210/120mmHg,心電圖示V1-V5ST段壓低,立即給予患者含服硝酸甘油0.5mg,卡托普利25mg,半小時后頭暈胸悶緩解,心電圖壓低的ST段恢復正常,血壓降至180/100mmHg,給予患者加服北京降壓0號1片,每日一次,復方丹參滴丸10粒,每日3次。10天后患者血壓逐漸降至120/80mmHg,停用北京降壓0號和復方丹參滴丸,建議患者三級醫院復查,患者在北京三級醫院住院8天,住院期間全面檢查,排除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絡細胞瘤等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冠脈造影示:左冠狀動脈開口于左竇,前降支管壁增厚,估計管腔狹窄25~50%,右冠狀動脈開口于右竇,主干及其分支管壁規則,管腔通暢,冠脈分布呈右優勢型。動態血壓檢測為非杓型血壓,夜間血壓高于白天,睡眠監測排除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上級醫院給患者服用替米沙坦片80mg,每日一次,調整服藥時間為晚上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晚一次,酒石酸美托洛爾片25mg,每日2次,連續監測血壓一周在110~130/60~90mmHg之間波動。
一年后,患者因工作需要,開始教高三年級。一天患者到社區站復診取藥,訴近一個月來睡眠差,睡眠輕,有輕微的響動便可醒來,醒來后難以入睡,感覺勞累,全身無力。查體: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測血壓180/110mmHg。轉上級醫院就診,上級醫院頭顱CT未見異常,心臟超聲未見異常,血脂血生化主要指標在正常范圍,焦慮抑郁評估量表顯示患者中度焦慮。囑患者自己調節工作生活節奏,放松心情,在原先服用降壓藥的同時給予勞拉西泮2mg,每晚一次口服。一周后測血壓150/90mmHg,睡眠及精神狀態好轉,一個月后測血壓130/80mmHg。
我國正推行分級診療工作,今后大量常見病,多發病將在社區就診,由全科醫生完成診療工作。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四種慢病的管理是全科醫生工作的重要內容。高血壓發病隱蔽、病程遷延和需終生治療的特點決定其防治必須以社區為陣地,依靠廣大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為主力軍力量。
做好高血壓管理,首先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患者認識到了高血壓的危害,了解了降血壓使血壓達標的重要性,醫生才容易和患者達成一致,才能取得患者的配合。朱建霞等[2]報道移動健康管理用于社區原發性高血壓防控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壓,降低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依從性及生命質量。在我們管理的高血壓患者中,對于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如果使用蘋果手機,我們建議患者下載慢病管理的APP,讓患者自己購買符合標準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患者血壓計測得血壓,每三個月和全科醫生診所測得血壓進行校對,每半年在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校驗),每天清晨起床前測量血壓,并記錄入手機APP,患者每月開降壓藥時醫生就可以了解患者每天的血壓情況。對使用安卓手機的患者,我們建一個高血壓患者的微信群,通過和社區健康檔案的結合,指導患者檢測血壓,臨床癥狀的識別和處理,督促患者及時吃藥[5][6]。
在高血壓的管理中我們還要注意高血壓的波動,高血壓的波動有生理性波動,心動周期間的變異,女性月經期波動,血壓的晝夜節律,季節變化引起的變異等。病理性波動:夜間高血壓,晨峰高血壓,發作性高血壓,體位性高血壓或低血壓。藥物所致的波動,如哮喘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引起的瞬時高血壓,服用感冒藥復方鹽酸偽麻黃堿膠囊引起的短時高血壓,以及某些藥物引起的長時間高血壓等。情緒的變化與血壓高低有密切關系[3]。負性情緒反應如憤怒、抑郁、焦慮、苦悶等,可導致血漿腎素水平升高,引起血壓升高。全科醫生管理高血壓患者,平時平穩的血壓突然升高,除調整降壓藥物外,要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患者是否有近期的過度勞累,是否易怒,情緒低落,與社會孤立?酗酒、藥物依賴?懷疑、絕望、自殺傾向?發現這些不良情緒,應及時疏導,如不能處理,轉上級醫院治療[7][8]。
社區高血壓患者絕大部分在社區醫院就診;社區就診的高血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率優于不在社區就診者[4]。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合并多種疾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經常誤服和漏服降壓藥物,致使血壓不穩定,全科醫生在管理這類高血壓患者時,要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兩周一次或更短時間隨訪患者,詢問吃藥情況,有無臨床癥狀,血壓數值等。對于獨居老人,失能老人,要將患者每天每頓吃的藥物分別包好,放到患者容易拿到的地方,讓患者服用[9][10]。
患者的依從性是做好高血壓管理的前提,在我們管理的患者中,中老年女性患者依從性最高,老年男性次之,年輕男性患者依從性最差。高血壓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這些年輕的高血壓患者,由于高血壓的隱蔽性,無癥狀,大部分人存在抽煙,喝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不到社區中心或社區站看病,不愿意吃藥,如何管理好年輕男性患者的高血壓,是需要全科醫生進一步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