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醫院(442700)程松
輸卵管堵塞是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生率約占不孕患者的1/4~1/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殖健康[1]。以往臨床上主要應用常規輸卵管通液術、宮腔注藥輸卵管通液術治療輸卵管堵塞,其療效并不理想。在本研究中,31例輸卵管堵塞患者采用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科62例輸卵管堵塞患者,均經輸卵管造影、B超檢查,確診為輸卵管堵塞,自愿接受手術治療,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心腦肝腎臟器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年齡23~36歲,平均(27.03±1.57)歲;病程1~9年,平均(3.01±0.28)年;其中,51例單側堵塞,11例雙側堵塞;62例患者按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n=31)和觀察組(n=31),兩組年齡、病程、病情等基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手術,術前完善常規婦科檢查、血常規、生化、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囑患者術前3天禁止性生活。對照組采用傳統輸卵管疏通術,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用子宮探針沿著子宮方向探查宮腔軸向及深度,檢查通液裝置,將通液導管沿著宮腔軸緩慢插入宮頸管,妥善固定,用注射器向宮頸導管內注入20ml生理鹽水和抗生素混合液(4000U糜蛋白酶、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觀察液體回流和阻力情況。觀察組采用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手術前1h口服米索前列醇以擴張、軟化宮頸。常規消毒,應用1%利多卡因局麻,用陰道內窺器擴張并暴露宮頸,再用探針測量宮腔深度,加入5%葡萄糖溶液膨宮,緩慢置入宮腔鏡,定位至輸卵管口,將0.6cm的導管經輸卵管口插入患者輸卵管,向輸卵管堵塞側注入15ml的慶大霉素、地塞米松、美藍液及生理鹽水混合液,在宮腔鏡下觀察液體有無反流現象,若出現反流,則進行加壓注液50~80ml。
1.3 觀察指標 術后,比較兩組輸卵管通暢情況,并隨訪1年,對比兩組宮內妊娠率。療效標準,通暢:注液順利,未出現阻力和液體回流現象,或阻力極小;部分通暢:在注液過程中阻力明顯,加壓注射后阻力變小,未見液體回流;堵塞:加壓注液后阻力仍較大,液體難以注入。總通暢率=通暢率+部分通暢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數數據以%表示,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1 輸卵管總通暢率 觀察組通暢16例,部分通暢13例,堵塞2例,輸卵管總通暢率93.55%,對照組通暢11例,部分通暢13例,堵塞7例,輸卵管總通暢率77.42%,組間比較,χ2=6.428,P=0.0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術后1年宮內妊娠率 術后1年,觀察組宮內妊娠率為67.74%(21/31),顯著高于對照組45.16%(14/3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004,P=0.009)。
傳統輸卵管疏通術雖然對輸卵管堵塞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該術式操作無法直視,加上注液壓力較低,致使手術效果并不理想。近年,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器械的不斷創新,宮腔鏡因其具有無創、安全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診斷及治療中,其中宮腔鏡應用于輸卵管堵塞治療的優越性也日益顯現[2]。與傳統輸卵管疏通術相比,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可直視手術范圍,更有利于觀察輸卵管堵塞部位及其粘連情況,避免了盲目操作,降低了并發癥幾率,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臨床療效。本研究術后觀察組輸卵管總通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隨訪1年,觀察組宮內妊娠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應用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疏通術治療輸卵管堵塞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輸卵管通暢率和宮內妊娠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