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琴
(江蘇省海門市第二人民醫院七病區,江蘇 海門 226121)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護理及并發癥的效果觀察
周耀琴
(江蘇省海門市第二人民醫院七病區,江蘇 海門 226121)
目的 分析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實施有效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膽囊疾病患者3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19例術后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術后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護理滿意度為94.74%,對照組為31.58%、68.42%。結論 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可推廣。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并發癥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屬于一類微創手術,創傷輕微,患者術后能夠迅速恢復,是臨床治療膽囊疾病的主要方法[1]。但是該術式在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很大,這也是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主要原因[2]。本研究分析對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術后實施有效護理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膽囊疾病患者3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隨機抽簽分為觀察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齡(49.2±6.3)歲;對照組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齡(49.5±6.1)歲。兩組基本資料中的各項內容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術后給予患者一般護理,術后幫助患者去枕平臥,頭保持向一側偏著,對生命體征各項指標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連接心電監護,給予常規吸氧治療,將血樣飽和度維持在超過95%。術后6 h協助患者上廁所,術后一天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合理補液,保持水電解質平衡。術后當天常規禁食,選擇抗生素實施感染預防,術后第二天提供低脂半流食或者全流食。
觀察組在術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除了上述對照組一般護理措施,還有以下幾項護理措施,(1)膽汁漏預防護理:針對這一并發癥,最重要的是做好早判斷、早發現、早處理,所以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觀察患者末梢循環以及面部情況,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另外還要做好病房巡視,詳細記錄引流管中液體的顏色、量、性狀。(2)皮下氣腫及肩背部酸痛預防護理:針對這一并發癥,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中必須加強觀察,發現患者腹部、胸部、頸部有沒有皮膚腫脹,有沒有皮下捻發感。只要確定有異常情況出現,及時處理。如果有皮下氣腫情況,給予局部熱敷,一般1天后能夠緩解。對于術后出現肩背部的酸痛情況的患者,護理人員要解釋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告知患者通過常規吸氧后4天左右會消除。(3)術后出血的預防護理:如果患者術后出血量較大,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一般間隔半小時要對患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心率進行密切監測,觀察患者腹部穿刺孔是否有血液滲出,血液有沒有浸濕敷料,加強對患者不適主訴的重視,及時處理不適。術后確保患者引流管持續通暢,防止因為引流管堵塞、受壓和扭曲導致不通暢引流。假設患者出現血壓明顯下降,脈搏異常增快,應該對患者血常規進行檢查,同時對輸液速度進行合理調整,遵醫囑合理使用止血藥物。
1.3 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術后惡心嘔吐、膽汁漏、皮下氣腫及肩背部酸痛、出血各類并發癥發生情況。
利用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內容包括護理相關的多個方面,總分百分制,高出80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兩者之間為一般。滿意度以不滿意之外的患者比例計算。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并發癥、滿意度計數資料,完成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
觀察組有2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包括1例皮下氣腫,1例肩背部酸痛,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對照組有6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包括2例惡心嘔吐,2例膽汁漏、1例皮下氣腫,1例出血,并發癥發生率為31.5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的有9例,一般的有9例,不滿意有1例,滿意度為94.74%;對照組對護理滿意的有6例,一般的有7例,不滿意有6例,滿意度為6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是當前外科治療中使用非常廣泛的一類技術,由于其不需開腹、切口輕微、術中不會有明顯出血、不會對患者造成明顯創傷、患者術后能夠迅速恢復,因此已經慢慢替代以往的剖腹手術[3-4]。臨床對于膽囊息肉直徑超過1 cm,結石直徑超過2 cm,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通過抗炎治療還是有反復發作的膽囊疾病患者,存在明顯癥狀的膽囊結石,都建議在全麻腹腔鏡下實施膽囊切除術治療,臨床實踐顯示效果明顯[5-6]。雖然該術式效果明顯,但術后仍有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本研究在術后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一般處理基礎上的膽汁漏、皮下氣腫及肩背部酸痛、術后出血預防護理,結果顯示,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53%,明顯低于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后的發生率31.58%;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74%,明顯高于對照組6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實施有效護理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綜合護理應用效果明顯,可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 袁愛林.加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21-122.
[2] 姚碧君.腹腔鏡下膽囊、斜疝聯合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6):527-528.
[3] 雪 晴,李香梅,羅學平,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47-48.
[4] 孫雨青.對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1):43.
[5] 周翠玉,王慶華.循證護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1):147-150.
[6] 任春燕.老年患者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護理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6):167-168.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