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周立群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內科,湖北 武漢 430071)
舒適護理模式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行大劑量甲氨蝶呤(MTX)化療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李 靜,周立群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內科,湖北 武漢 430071)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行大劑量MTX化療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行大劑量MTX治療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從生理、心理、社會、住院環境、飲食、患者自我形象等方面針對性的實施人性化的舒適護理。結果 化療患者的滿意度明顯上升,對各項護理服務的依從性顯著提高。結論 舒適護理遵循“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充分體現優質護理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患者滿意,家屬滿意,醫生滿意,護士滿意的效果。
舒適護理;白血病;甲氨蝶呤;應用體會
舒適護理模式又稱“蕭氏雙C 護理模式”,是臺灣華杏出版機構總裁蕭豐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1],他強調護理人員要以患者的舒適為考慮重點,護理人員在完成日常的護理活動外,加強舒適護理研究,將研究的成果應用于患者。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靈性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2]。換言之,護理人員能創造一個最舒適的狀態。針對不同的影響因子,制定出解決舒適問題的方法。使患者緩解疲憊或疼痛等,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四個層面的需要被滿足,而感到輕松、自在的狀態。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侵犯造血系統的惡性血液病,不僅抑制患者的正常造血,還會侵犯到髓外系統,浸潤周圍組織和器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其治療方式之一是用Hyper-CVAD-B方案即大劑量甲氨蝶呤加阿糖胞苷聯合化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副作用,主要包括皮膚黏膜損害、肝腎功能損害、胃腸道反應及骨髓抑制。
本科室2016年7月到2017年3月共收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共105例,其中采用大劑量MTX化療患者35例,對這些患者在化療期間實施生理、心理、社會、住院環境、飲食、自我形象等各方面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舒適護理。
2.1 生理舒適護理
主要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醫院物理環境,針對患者的癌痛、疲乏、睡眠、排泄,放化療相關副反應等方面的護理干預,護患一起參與,護士制定方案,患者配合并作出相應評價,在此過程中培養患者自護能力,積極提供疾病相關健康知識教育等,全程實施細膩關愛護理[3]。
由于患者在化療時需要連續24小時泵入MTX,活動不便,在化療開始之前為患者提供一個相對隱私的環境,備好屏風或是圍簾,指導其備好床邊馬桶,生活必需品擺放有序,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適當配備靠枕。詢問患者的飲食、睡眠及二便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遵醫囑使用通便或止瀉藥物,同時鼓勵患者參與計劃制定,根據患者自身需要,制定滿足患者生理需求的護理計劃。訂做化療相關知識小卡片,將患者整個化療方案、化療藥物副作用、個人防護及飲食運動等基本知識列舉出來,每天檢查落實掌握情況。
化療后防止出現黏膜損害,除定時定量使用亞葉酸鈣解救外,還應當督促患者使用亞葉酸鈣漱口液漱口,后期交替使用亞葉酸鈣及碳酸氫鈉漱口液漱口,預防黏膜損害。
2.2 心理舒適護理
惡性血液腫瘤患者尤其是初次住院患者,一旦獲悉自己患了不治之癥,易產生恐懼、悲觀、消極心理,強烈的情緒反應和求生欲望使患者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護士在接待患者入院做護理評估時就應充分認識和理解患者的各種心理反應,以熱情、親切、理解、同情、尊重的態度對待患者[4]。首先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結合患者的宗教文化、經濟狀況、家庭關系、職業等因素,層層突破,針對性地解決患者心理需求,滿足患者心理需要,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感受,,解答患者問題,同時鼓勵病友之間溝通交流,積極參加病友會,通過病友的現身說法,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營造舒適的住院環境
病房是住院患者和陪護家屬以及醫務人員在醫院的主要活動場所,由于患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及醫護人員工作任務的繁雜,壓抑、無趣、乏味是這個科室環境原有的屬性。營造一個舒適輕松的住院環境不僅能促進護士對病房環境的管理,調動工作積極性,更能使患者保持身心輕松,減輕痛苦,縮短或降低疾病帶來的不愉快,從而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2.3.1 人文環境舒適
醫護人員熱情接待,主動介紹病房設施及管床醫護人員,對于非保護性治療患者主動告知疾病相關知識,積極解答患者的疑問。及時為患者預約相關檢查,提前安排陪檢人員。積極溝通,及時排解患者內心焦慮,正確引導患者適應角色的轉變,縮短患者的否認期,使其更早接受事實,積極配合治療。
2.3.2 物理環境舒適
落實晨晚間護理,人力資源充足情況下進行午間護理。保持病房整潔,每日根據天氣適時開窗通風1~2次,每次30分鐘,同時采用可人機共存的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30分鐘/次,每日1~2次。保持室內光線充足,明亮為宜,休息或進行暴露性操作以外的時間不拉床簾。控制病房濕度50%~60%,溫度22~24℃。適宜的聲響、光線、氣味、溫濕度,能提高環境的舒適度,減輕患者的憂慮、恐懼、失眠等癥狀,使其生命體征和情緒保持穩定,積極配合治療[5]。
2.4 飲食護理
有研究證明化療期間食欲下降也是引起骨髓抑制的危險因素之一。化療引起惡心、嘔吐,使機體內環境改變,電解質紊亂,加之患者自身細胞低、持續緊張及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導致食欲下降。在可進食情況下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進食生、冷、硬、辛辣食物。所有食物和水果須經微波爐高溫加熱3~5分鐘后食用。對于化療反應重且不可進食的患者,選擇合適的輸液通道遵醫囑輸注營養液,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營養素和熱量,維持酸堿及電解質的平衡。
患者住院期間滿意度由92%上升到97%,對醫護依從性顯著提高,出院后滿意度調查提名表揚人數增加。
醫學技術在不斷進步,護理模式也日新月異,舒適護理工作模式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的宗旨,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了解病人需求,提供滿意服務,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護患關系更和諧,有利于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
[1] 李慧芬.舒適護理在多發肋骨骨折并肺挫傷病人中的運用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10):1221
[2] 王 旦,柯美香,黃晴晴.舒適護理在惡性血液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31(34):6342
[3] 鄭珊紅,劉春燕,張愛華.舒適護理對提高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0):1-3
[4] 王 旦,柯美香,黃晴晴.舒適護理在惡性血液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31(34):6342
[5] 張立新.舒適護理在產科的應用[J].大家健康,2013,1(7):144.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9.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