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磐
摘 要 在媒體融合時代,科普圖書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新科技的運用,編輯要有創新意識,多關注讀者的需求,用新媒體技術做市場分析,把握業內動態,借鑒引進版的創作方法,進一步提升原創科普圖書的實力,打造科普圖書精品。只有這樣科普圖書才能繁榮昌盛。
關鍵詞 科普圖書;科技創新;數字出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78-0076-02
在數字時代背景下,我國圖書出版業規模不斷擴大,科普圖書也在積極發展,每年科普圖書都有上千品種出版,形式多樣,種類繁多。雖然科普圖書每年出版數量呈上升趨勢,但是引進版科普圖書占了很大比重,原創科普圖書精品很少。另外,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大力推廣,人們有多種方式獲取科學知識,加快了科普知識的更新速度,提升了人們的科技素養。然而人們對科普圖書的關注度在逐年下降,傳統科普圖書已經不在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在這種困境中需要改變現狀,尋找一條發展之路。
1 科普圖書發展面臨著困境
1.1 科普圖書的特點及作用
科普是科學技術普及推廣的簡稱。是通過各種傳媒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科普知識、推廣科學技術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一種科學傳播活動。
科普圖書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通常用最簡明的語言來解釋各種復雜的科學知識,做到深入淺出。科普圖書具有六大特點:科學性、通俗性、趣味性、獨創性、思想性、文學性。科學性是科普圖書最基本特點和根本屬性,科普圖書的出版主要幫助人們學習和掌握科學知識和提升科學素養。為了能引起更多的讀者興趣,科普圖書要保持通俗特性,讓更多的人都能獲取到科普知識。所以科學性、通俗性是科普圖書兩大基本特點。科普圖書豐富了科學知識,培養人們對科學的興趣,激發年輕人研究科學技術,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對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1.2 科普圖書面臨的困難
1.2.1 原創科普圖書創作難,編輯水平有限
21世紀以來,我國原創科普圖書創作難、缺乏競爭力等問題凸顯出來。首先,國內缺少優秀的原創作者,科普圖書要求作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文字水平,既要有科學性又要通俗易懂,內容還要生動有趣,作者都要兼顧,創作周期長,難度很大。其次,科普圖書每年出版的數量和種類很多,但是圖書質量參差不齊,知識陳舊,語言生硬,營銷方式傳統,缺乏創新性,科普圖書編輯專業技能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原創科普圖書策劃能力不強,圖書編輯水平不高,導致圖書市場原創科普圖書精品少,制約了原創科普圖書的發展。
1.2.2 科普圖書質量不高,缺少亮點
科普圖書的同質化也比較嚴重。書名相似,內容大同小異,沒有新鮮感,缺乏創新性。圖書內容描述只有科學知識,沒有融入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讀者很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科普知識。
1.2.3 科普圖書的關注度下降,讀者需求發生變化
我國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社會節奏加快,人們集中時間閱讀有限。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獲取知識越來越便捷,科普圖書關注度下降。在有限的時間里,人們愿意關注與生活、工作、娛樂相關的書籍,對科普圖書的興趣不高。
目前,科普圖書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難,面臨著嚴峻考驗,需要高度重視。科普圖書必須找出阻礙科普圖書發展的關鍵因素,努力研究科普圖書的發展對策,尋求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迎接新的挑戰。
2 科技創新開辟科普圖書新天地
2.1 國外引進版科普圖書帶動我國原創科普圖書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出版社與全球知名出版社合作,版權引進比較活躍。引進版的科普圖書發展迅猛,精品科普圖書層出不窮,極大豐富了我國科普圖書市場。
2.1.1 學習國外引進版科普圖書創作經驗
第一,國外引進版科普圖書在內容上以讀者的視角為主,考慮到讀者不同年齡段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特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讀者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
第二,國外引進版科普圖書大多是系列書,系列化的叢書封面設計統一,容易吸引讀者關注。
第三,表現形式多樣,趣味性強。不僅有漫畫科普、科普繪本,還有立體科普等等。
第四,國外科普作者科普工作經驗豐富,文筆扎實。國外科普出版社專業性很強,擁有穩定的科普作家團隊,利用自己的優勢整合資源,保證了科學知識準確性和權威性。
2.1.2 我國原創科普圖書的創新發展
通過科普圖書獲獎可以反映出我國科普出版日趨回暖,原創科普圖書在出版領域變得越來越活躍,應該值得鼓勵。但我們也要看到,原創科普圖書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去努力解決,振興科普圖書還任重道遠。
2.2 科普圖書注入新的科技創新元素
2.2.1 用多媒體技術研發多媒體出版物
多媒體技術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而發展起來的。相對于傳統出版物,多媒體出版物深入到很多學科領域,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科學技術等等。多媒體技術與科普知識相結合,可以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多媒體出版物,這樣可以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營造出一個輕松快樂的閱讀環境。
2.2.2 有聲讀物發展壯大
有聲讀物是數字技術與傳統出版物的結合,通過閱讀器使傳統出版物具有聲音、圖像等功能,紙質圖書也具有了多媒體的特點,增加了傳統圖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在數字出版領域,有聲讀物實現傳統出版產業升級,使傳統出版物煥發青春,是數字技術研發與應用的一項重大突破,市場前景廣闊。有聲讀物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尤其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數字化有聲讀物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3 科普圖書未來發展走科技創新之路
3.1 大力發展原創科普圖書,增強市場競爭力
第一,學習和借鑒國外科普精品,加強原創科普圖書選題的科技創新。
第二,出版社加強與學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科普知識。
第三,重視科普作者隊伍建設,要求作者具備科學素養和文學素養。
第四,提高編輯綜合素質,關注科技動態,吸引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加入科普圖書編輯隊伍。
3.2 運用科技創新手段,增加科普圖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第一,科普圖書要有創新的內容和形式,要符合讀者對象。尤其是少兒科普圖書,要想增加內容的可讀性,就得提升圖書質量,設計精美圖片,采用立體效果、二維碼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多種表現形式吸引讀者。
第二,加大對讀者的吸引力和神秘感,讓讀者有興趣探索閱讀。今后的科普圖書中,在圖文上融合多媒體元素,加入一些智能科技。
第三,科普圖書知識深淺度要符合讀者的認知水平。
第四,科普圖書的整體設計要更加貼近讀者。科普圖書尤其是少兒科普圖書應該注重兒童的心理特征,科學性和趣味性兼顧,提高科普圖書整體設計水平,吸引更多的讀者去閱讀體驗。
3.3 大力推廣創新營銷模式
當今互聯網日益盛行,大多數讀者都在關注網絡信息,關注科普圖書的讀者逐年減少,這就需要改變原有的營銷方式。首先,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做好科普圖書的網絡宣傳,吸引讀者關注新出版的科普圖書,運用移動互聯網營銷手段,快速搶占科普圖書銷售市場,社群銷售模式的興起,也給傳統科普圖書帶來更多的商機。其次,在推廣方面可以和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學校等合作,開展各種適合讀者的科普活動,閱讀新出版的科普圖書,活動涉及科普圖書的主要內容,讓更多的讀者參與進來。
4 結論
我國把“科教興國”定為一項國家發展戰略,并頒布了科學普及法,科普圖書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科普圖書發展在面臨困境的時候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持,形式的多樣化會吸引讀者獲取更多的科普知識。科普圖書要想有所發展,就要學習國外優秀科普圖書的創作經驗,提高我國原創科普圖書的編創水平,將現有內容資源與創新科技相結合,打造適合大眾讀者喜愛的原創科普圖書精品,培養少年兒童科學探索的興趣愛好,從而提升國民科學素養,振興我國圖書出版業,為早日實現中國的科技強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周建強.科普信息化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尹霖.閱讀危機下的科普圖書出版與創作[J].中國圖書評論,2013(4):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