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媛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陳麗媛
通過基層工作者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撫松基層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民的文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但就現階段而言,我們的基層文化建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這一問題,仍需我們努力去解決。
新時期 基層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策略
現階段,經濟的發展給基層人民帶來優越生活的同時,人們也開始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也就成為基層工作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主要致力于豐富基層文化、提升基層人民的文化水平,所以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十分必要,不僅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表現,而且能夠培養群眾樂觀積極的思想,促進撫松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撫松。
(一)缺乏新意
首先,基層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較為單一,且活動策略都較為簡單。這主要由于基層群眾活動的組織者都是由當地的社會群眾和地方管理單位組成的,并且活動種類有限,與傳統活動并無多大區別。這種情況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表現得尤為明顯。還有一些地區,舉辦基層群眾活動僅僅是走形式,根本不結合當地群眾的實際需要。其次,有些地方搞基層群眾活動只是單獨靠基層管理人員的一己之力,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做出規模較大、娛樂性較強的活動。這種不合理的發展方式,逐漸使人們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失去興趣與信心。這些現實性的問題阻礙著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發展,不僅沒有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起到推動作用,反而適得其反。
(二)基層群眾文化隊伍薄弱,資金欠缺
首先,眾所周知,開展基層群眾活動的主體是當地的基層文化隊伍。由于文化隊伍當中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距,所以在開展工作中難以達到有效的統一。因此,難以滿足當前普遍的文化建設需求。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大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難度。其次,基層群眾中,人們的自身素質良莠不齊,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致使基層管理人員與當地社會群眾溝通有限。這種實際存在的問題,更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舉步維艱。再次,缺乏可利用的資金支持。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各地政府經濟實力也存在著較大差距,而地方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主要依賴于當地政府的扶持。所以,地方政府經濟實力的強弱對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置辦一些基本的用具、設備,只有在充足資金的保障下,文化活動的各個環節才能有效開展。所以資金問題的解決,是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前提必備。
(一)政府多途徑的支持鼓勵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
首先,最重要的是加強相關資金的投入。前文已經敘述過,資金的充足才能確保有效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所以,政府要對基層文化建設給予足夠的關注,為其投放資金。為了達到對資金的有效利用,政府最好設置專門的人員對所投放的資金做到有效的管理。科學合理地分配資金,且對資金的流出情況做出詳細的說明與記錄。嚴格審核把控資金的走向,使每一分錢都得到合理利用,并通過在實際支出中,總結經驗教訓,使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時,政府也可以借助人民群眾的力量實現對資金利用情況的有效監督。其次,政府鼓勵基層群眾文化的發展不要僅局限于當地,要適當地與周邊城市鄉村多做交流探討,使文化形式多樣化,更好地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強基層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
基層文化隊伍是發展建設基層文化活動的主力軍。良好的基層文化建設隊伍,不僅可以創造出優秀的文化成果,而且對提升當地的整體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對基層文化隊伍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基層主要負責人可以邀請專家或學者,為基層文化隊伍做相關講座。另外,組織基層隊伍人員培訓學習,鼓勵基層隊伍人員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等。完善對基層隊伍人員的考核與管理機制,使其不斷提高基層文化建設的能力。
在新形勢下,物質文明的進步,人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各地文化工作者要為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齊心協力,共同出謀劃策,爭取舉辦更多受老百姓喜愛的文化活動,進一步推動撫松群眾文化建設發展,使其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文明在基層生根發芽。
[1]管小華. 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研究[J].大眾文藝,2015(05).
[2]王華瓊. 探討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現代企業文化,2015(03).
[3]魏亞娟. 探討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意義[J].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6(05).
(責任編輯 宋倩)
陳麗媛,女,本科,白山市撫松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