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剛
(貴州省興仁縣東湖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貴州興仁 562300)
興仁縣草地畜牧業發展現狀
梁大剛
(貴州省興仁縣東湖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貴州興仁 562300)
本文分析了興仁縣的基本情況以及草地畜牧業生產現狀,結合興仁縣實際,提出了大力調整和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加快草地畜牧業生產發展速度的對策。
草地畜牧業;現狀;基本情況
興仁縣是被列為貴州省草地生態畜牧業推進行動項目的試點縣,投入資金1816201萬元,人工草地4666.67hm2;改良草山2000hm2;改造草場2000hm2;新建羊舍20000m2;完成山羊引種24150只;建水池1500口;草場公路22km。截止2017年05月底,草場建設面積已達3333.33余hm2,配置項目基礎母羊20000多只,羊群總量達34440只,人工草地面積比2008年前增加了60倍,羊群總量比2008年翻了幾翻,實現項目總效益700萬元。
興仁縣地處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屬高原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處于東南暖濕季風、西南干暖季風、冬季大陸氣團控制的交匯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mm左右,年平均無霜期280d,年均日照1564h,年平均溫度為15.2℃。
項目覆蓋了東湖街道辦、下山、百德、大山、田灣、新馬場、魯礎營、真武山街道辦等8個鄉鎮(街道辦)。為穩步推進2009年草地生態畜牧業推動行動項目建設工作。做大做強草地生態畜牧業項目,興仁縣按照州委、政府提出了“一二三四”科學發展思路,認真總結項目實施兩年來的工作經驗,扎實抓好項目運行的關鍵環節,推動草地生態畜牧業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1990年3月版的《興仁縣綜合農業區劃》資源表明,全縣宜牧草地面積4.2萬hm2,占全縣中土面積的23.58%,其中成片草坡1.6萬hm2,零星草山草坡2.6萬hm2,牧草種類六要有禾本科、豆科,莎草科、莧科、十字花科等21科,具有扭黃茅、黃背草、白舌草、白茅草,野苦草、五節草、秸草、剛秀草、狗尾草、狼尾草牛鞭草、剌芒、披堿草、假剪草、金發草、車前草、冬草、馬蹄草、熟地草、灰灰菜、等式110多個品種。雖然牧草品種鹽分豐富,但是草質差,營養價值低,載畜能力弱,草地利用以放牧為主,兼少量刈割。近年來,隨著《草原法》《草原防火條例》《畜牧法》等各種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各級政府的重視,種草養畜項目的實施以及優良牧草品種的引進,人們對草原保護利用的認識逐漸提高。為了合理利用草地資源,興仁縣制定出畜牧業長期規劃,比較確切地摸清草地資源現狀。2008年6月,興仁成立了基本草原權屬劃定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基本草原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底、堪界勾圖,明確了全縣的草原面積,質量,類型及主要牧草種類的定位,6.7km2以上的連片草場18.383km2,其中建設優質人工草地2740km2,改良荒山荒坡713.3km2引進白三葉、紅三葉、苜蓿、黑麥草,雞腳草、絨毛草、扁穗雀稗、高羊茅、皇竹草、甜高粱、飼用玉米、木豆、魯梅克斯、喇叭豆、菊苣、串葉松香草、聚合草、飼用甘藍等18種優質牧草品種,草地利用率主得到一定提高。
興仁縣是省政府確定的全省33個草地生態畜牧業科技扶貧項目縣之一,于2007年9月啟動該項目以來,縣財政共投入540萬元資金做好準備工作,同時整合交通、水利、農機、科技等部門資金80萬元幫助解決配套設施建設;與貴州大學動物學院、晴隆草地中心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邀請相關專家和技術骨干到興仁縣開展學術研討和技術培訓;鼓勵具有一定文化基礎和養羊經驗的農村養殖能手承包農民土地發展規模養殖,并以村為單位創辦養殖場和種草養羊協會。截止目前,共完成人工種草1400hm2,改造人工草場600hm2,改良草坡696.27hm2;采購羊只26000只,羊舍建設完成18500m2;建設項目區公路18km、水窖380口、輸電線路3.5km;依托放馬坪的天然草場優勢,建成年儲備量15萬t的越冬草料儲藏室。
目前,興仁縣草地生態畜牧產業發展已升級到一個新的戰略平臺。大部分農戶已見到經濟效益,項目區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形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良性發展,項目區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初步顯現了產業發展、生態改善、農民增收“三贏”的效果。
[1] 張榮發,周明,鄧禮畢.興仁縣草地資源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9):108.
[2] 梅厚華.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思考[J].畜禽業,2012,(2):45-46.
[3] 肖猛.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J].農家之友,201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