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開會
(重慶市墊江縣三溪鎮畜牧獸醫,重慶 408316)
生態養豬技術及發展趨勢
沈開會
(重慶市墊江縣三溪鎮畜牧獸醫,重慶 408316)
伴隨國內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及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生態養豬正在逐步進入公眾視野。在養豬業中,家庭養殖這一傳統模式已經漸漸為專業化、規模化的飼養模式所取代。養豬業的發展,帶來的區域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同時畜產品安全同樣也引起廣泛關注。在養豬模式中,生態養豬不但投入少、產出高,而且污染程度較小,對于養豬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具有妥善解決的作用。本文就生態養豬技術進行了基本分析,并對其發展進行了展望。
生態養豬;技術;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發展,巨大的內需促使生豬養殖業得到迅猛發展。但是,由養豬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及糧食資源匱乏問題也越發突出,這也對養豬業造成的發展影響。生態養豬在技術上不同于傳統技術,此二者最大區別就在于生豬養殖方式是否具有綠色無公害性。在一般情況下,如養殖采用的是放牧形式,那么在保證飼料安全這一前提下,就要盡可能地綠色、自然且無公害的食物進行喂養。目前生態養豬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鏈條,此類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產出的肉質更加細膩,并且更加健康而安全可靠,因此在未來階段,生態養豬模式將是我國畜牧業生產與肉類食品加工的主要方向。
良好的養殖生產環境于生態養豬業而言至關重要。要想擁有一個良好環境,在養殖基地前期選址上首要問題就是水源的安全問題,其次便是保證地勢高燥。
一方面,養殖用水必須清潔衛生。養殖水源不得選址在重度環境污染地區,水源不但要求水質無污染,而且還要求所在區域生態環境較優,切實保證養殖用水的清潔衛生性。選擇水源在生態養豬中是確保豬群健康的基本前提條件,所以該環節極為關鍵。此外,普通飲用水中營養元素不全,因此供水時可添加維生素和適量食鹽,以提供均衡營養,使豬更好地生長發育,同時也有利于豬群抵抗力的增強。
另一方面,養殖基地要滿足地勢高燥條件。養殖基地必須要坐落在地勢高燥、開闊且具備良好通風條件的位置。同時圈舍與圈舍間要留有一定間距,以防疾病傳播。此外,圈舍應有天窗、地窗和側窗設置,并盡量在側窗處通風換氣,如條件允許,也可安裝風扇,以促進舍內氣體的快速交換,這有利于保障圈舍內豬群的健康,可有效預防豬群發生呼吸系統類病癥。
所謂有機飼料指的是,按照相關標準,對有機飼料相關原料實施加工后得到的飼料產品。注意加工制作對應有機產品時,不得應用或添加任何化學合成類藥物、添加劑或者促生長劑,同時也不得利用任何基因工程性技術。在生態養豬中,以有機飼料進行飼喂,可極大降低藥物殘留程度,為肉質生產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養殖生產飼喂過程中,生態養豬基地可結合實地情況添加適量性維生素,以提高柱豬群的免疫抵抗力,降低疫病率,提升肉質健康水平。
生態豬養殖基地應為豬群的生活提供良好、清潔的環境。第一,圈舍要保持干燥,建議用某些有機材料對豬圈地底進行鋪設,以避免地面出現返潮甚至滲水現象。第二,圈舍要定期清潔打掃,注意對其定期地清洗消毒,以防滋生出病原菌。第三,要確保放養區無任何有毒害物質,保證放養安全。
養殖生產也要重視疫病防治問題。首先,基地飼養員在日常工作中需注意飼養環境保持衛生干凈,也需注意觀察豬群日常飲水、采食、呼吸與精神等方面的狀況,一旦有異常,則要盡快尋獸醫進行癥狀診斷,降低因病情延誤導致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現代化的技術設備在生態養豬中豬群監督工作中開始得到應用,例如已有基地使用遠程視頻監控對豬群健康及精神狀況實施監控。除此之外,養殖基地還可以專設一個既可隨時觀察豬群常規生活狀態又可記錄監控內容的數據庫,一旦有突發狀況,便可利用該數據庫進行數據分析,查找解決方案。
截至到目前階段,生態養豬已從傳統方式逐漸向立體化方向轉變。立體養殖就是指,使用有限空間,在優化養殖類別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養殖密度,最終提升實地養殖效率,進一步增加產出量。例如“雞”-“豬”-“沼氣”-“有機肥”這一鏈條模式中,實現了利用有機飼料對雞群進行飼養,將雞糞進行處理再喂豬群,隨后將豬群糞便及各種污水廢棄物做厭氧發酵技術處理,將處理沼渣用作蔬菜生產有機肥料。由此可見,使用立體養殖模式,在優化生物鏈的過程中,可取的更好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生態養豬要想獲得健康發展,就必須重視水源選擇、基地通風衛生條件狀況、有機飼料喂養和日常監督等各個環節的基本工作,只有保證水源、飼料、圈舍衛生清潔,且地勢高燥,才能有效保證豬群健康,減少相關疫病發生,保證產品安全。同時,伴隨科技發展,許多新理念及新技術涌現出來,因此,為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生豬養殖率和產出率,有必要轉變生態養殖技術理念。同時伴隨國民經濟的突飛猛進,養豬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等也愈加凸顯,因此從生態學這角度出發,生態養豬技術更具發展空間。
[1] 張玉純.生態養豬技術及發展趨勢[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6).
[2] 楊海祥.生態養豬技術及發展趨勢[J].甘肅畜牧獸醫,2016(8).
[3] 郝思軍.生態養豬技術分析和發展趨勢[J].養殖與飼料,2016(12).
[4] 張學會.生態養豬技術探究[J].獸醫導刊,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