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禱 陳吉倆 郭清芳
(福建省大田縣畜牧獸醫水產中心,福建大田 366100)
大田縣槐豬產業發展的思考
余新禱 陳吉倆 郭清芳
(福建省大田縣畜牧獸醫水產中心,福建大田 366100)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城市居民對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的需求已越來越明顯,物有所值將得到體現?;必i肉嫩味美、風味佳、肉品質遠優于外來品種豬,是發展優質豬肉的優良品種。我縣從1997年以來多次對槐豬品種資源進行了動態調查;2000年農業部委托華南農大、華中農大、江西農大、福建農大,分別到我縣對槐豬采血取樣,從DNA分子多態性、蛋白質分子多態性和血紅素多態性三個指標對品種進行鑒定;2000年槐豬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2017年“大田槐豬”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我縣槐豬品種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對促進優良品種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實現畜牧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大田縣;槐豬;產業發展
槐豬是福建省閩西南山區的一個分布較廣的地方良種,具有母性好、耐粗食、早熟易肥、肉味美、屠宰率高等特點。大田縣槐豬發展歷程1958年前大田縣農家均養本地槐豬,新中國以來推動生豬發展水平,1958年以后縣畜牧獸醫站陸續引進大、中約克夏、長白豬、大白豬等品種,與本地豬雜交改良品種;1965年縣家畜育種站進行雜交組合試驗和推廣人工受精,進行二元、三元雜交繁殖推廣瘦肉型豬。2002年槐豬品種資源調查全縣母豬存欄16263頭,其中槐母豬13010頭占總母豬數的80%,是我縣當家豬種;2008年全縣母豬存欄數16017頭,其中槐母豬7212頭下降到45%。由于槐豬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生產率較差,同時又無法體現優質優價,飼養槐豬經濟效益差,近幾年我縣養豬業趨向于外來豬種飼養,槐豬品種進一步下降,雜化現象嚴重,豬品種結構發生變化。如沒有采取應對措施,槐豬將越來越少,最終被外來豬種取代,槐豬良種資源將流失。
(1)槐豬品種出現退化、雜化現象:前些年強調引進外來血緣進行經濟雜交提高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沒有采取必要的品種保護措施,另外政府部門對槐豬地方品種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品種數量下降,近親繁殖現象嚴重,引起品種退化。
(2)飼養效益差:由于槐豬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生產率較差,雖然槐豬肉嫩味美、風味佳、肉品質遠優于外來品種豬,但無法體現優質優價,飼養槐豬經濟效益差。降低了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
(3)飼養不規范:長期以來我縣養豬還是停留在傳統的飼養方式,處于農村粗放飼養,飼料營養水平低,科技含量低,飼養管理水平落后等。防疫不到位,以及疫病流行,抗風險能力差。
(4)未形成產業經營:生產涉及千家萬戶,飼養水平不高,抗御能力差,飼料報酬等整體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生產經營上乃以農戶小規模分散經營為主,缺乏有效的中介組織和配套,影響集約化、專業化生產的發展。
(1)建立品種保護,合理開發利用:從過去豬育種經歷中可以明顯看出,過度追求生長速度快和高瘦肉率,大量引進國外豬種,影響了對地方豬種的選育和利用的研究與應用,乃至地方豬種的退化和滅絕。建立“大田槐豬”良種繁育和推廣體系工作重點:一、籌建原種豬場,建立育種體系,形成有一定規模的核心群。二、加大投入促進社會保種,對全縣飼養符合品種要求的槐公豬和槐母豬用于純繁的政府給于定額資金補助政策,以擴大槐豬種群。三、對槐豬進行合理性開發利用,達到提高飼養效益,以引導和促進社會飼養槐豬的積極性,形成保種和開發利用并舉。
(2)應用現代科技,實行規范飼養:一是發展生態養豬模式:科學規劃全縣養豬布局,使飼養規模與農、林植物承載消納糞尿能力相匹配,建立農牧結合生態養殖,推廣“豬-沼-茶(林、草)”飼養模式。二是全面實施防疫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加強防疫技術支撐和物質保障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到縣、鄉獸醫技術人員分片包村,技術指導到位,防疫到戶。 三是推廣科學養豬技術: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養豬科技領域的研究和推廣,聘請專家舉辦不同形式的培訓班、函授班,把科學養豬技術貫徹到養殖戶,提高養豬科技水平。四是飼養無公害綠色槐豬肉產品:保證飼料產品質量是保障豬肉質量的前提,政府應加強對飼料監測工作力度,保證飼料產品質量,為綠色豬肉生產提供保障。
(3)樹立龍頭企業,完善經營機制:就目前看銷售渠道僅限當地市場缺乏開拓城市市場,在產品價格上與優質肉價格相差較大。培育具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承擔市場化機制運作,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格局。企業通過實行保價收購、預付訂金、發放生產扶持資金、利潤返還等方式來發展養豬生產,使各產業鏈間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加強優質槐豬肉的宣傳力度,樹立品牌,提高產品價格,開發具有上檔次、上規模、牽動力強、輻射面廣、經濟效益好槐豬肉產品市場。
地方品種資源在畜牧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培育新品種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是我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建設,對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和畜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利用優勢資源、創建特色產業,以扎實的基礎工作和清晰的發展思路促進槐豬產業發展,使之成為我縣近期內較為切實可行、具有開創意義的產業。
[1]田新提.大田縣槐豬品種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保護對策[J].福建畜牧獸醫,2007,(s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