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義忠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獸醫站,新疆烏魯木齊 531400)
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現狀、問題與對策探究
韓義忠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獸醫站,新疆烏魯木齊 531400)
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也有了新的動態,畜牧業的發展能扭轉農村經濟建設,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獸醫推廣服務的網絡建設基本完成,隨著服務體系的推出畜牧獸醫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有關政府部門加大力度實施相應的解決策略。
畜牧獸醫;服務體系;現狀;對策
我國畜牧業的擴建已經遍布很多農村和鄉鎮,畜牧獸醫站的設立也成為一大體系,除了個別鄉鎮沒有設立以外其余的鄉鎮基本都已經建有畜牧獸醫站。這種建設都會享受到國家的支持,現在全國有近七成的鄉鎮獸醫站可以享受到國家的全額撥款、差額撥款[1]。在20世紀中期我國剛開始建設鄉鎮獸醫站的時期,僅有三千余個鄉鎮獸醫站成為全額撥款或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由于我國加大了三定工作的工作力度,使得我國鄉鎮畜牧獸醫站在長時間內沒有被列入到財政預算中的局面得到了本質上的改變,并且鄉鎮畜牧站的管理體系建設也逐漸完善。
從畜牧業發展以來,農業部通過加大對鄉鎮畜牧站的建設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不但使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的辦公條件有一定的改善、配置了一些必要的儀器設備,使得我國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站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加強。同時也使得工作站的服務手段得到了一系列的改善,并且技術推廣手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疾病監控以及防治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目前,畜牧獸醫站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得到改善,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快了畜牧獸醫站科技推廣技術的發展以及畜禽疫病的防治。特別是在我國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2],大量的畜牧獸醫科技成果得到了推廣,并且工作站的科技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同時我國的良種畜禽飼養技術、秸稈過腹還田等技術均有突破性的發展。
從現階段的畜牧獸醫推廣站的發展前景來分析,很多地方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對這一體系并不了解,而且從思想和心理上對這一體系的運用還處于基礎階段并不知道如何將這一體系運用的實際過程中,對于畜牧獸醫站所應該承擔的科技推廣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認識不夠,這就造成了很多的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站在文件上被定義成事業單位,但是其機構性質以及經費的來源卻不屬于事業單位,而是大集體性質的單位。就現階段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站的工作現狀來講,并且有近兩成的工作站的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都由鄉鎮負責管理、推廣隊伍不穩定,同時工作站的固定資產流失較為嚴重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對畜牧行業技術的推廣造成一定的影響。
畜牧站部分還存在設備老舊情況比較嚴重。現在我國大部分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站的辦公場所都得到改善,而且相關設備也較落后,這就造成了現有設備不能滿足畜牧生產工作需要。約5%的縣級機構缺少疫病診斷、檢驗和監測手段,冷藏設備配備不足,特別是鄉鎮級畜牧獸醫站,多數不具備畜禽品種改良設施。約5%的鄉鎮畜牧獸醫站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影響了推廣工作的開展。
由于經費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防疫人員的工資問題更是天方夜譚,還有就是生活及工作的條件差,很多青年防疫人員都流失于外地。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步履維艱。經過調查很多防疫人員具有初級以上技術職務的人員占技術人員總數不足50%[3]。特別是在鄉鎮機構中,人員來源復雜、素質低下。目前鄉鎮機構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總人數的60%以上。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根本上采取措施,在地方建立服務站,以村級推廣服務組織為基礎,搞科研、院所、學會、協會等為補充的多層次、多功能的技術推廣服務網絡。通過服務網絡,及時了解交流科技推廣、良種繁育、畜禽疫病防檢疫、草地建設、畜產品、藥械監測,以及產、加、銷一體化經營運作情況,從而促進畜牧業的發展。網絡建設采取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辦法,先把條件比較好的中央與地方聯建服務中心和部分地方自建“中心”以及部分省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實現微機聯網,從而輻射周邊,以點帶面,逐步全面實施。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興辦技物結合的經營性實體,不斷發展壯大自己,技術推廣機構由單一的技術服務逐步向飼料、畜產品加工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發展。
要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措施,實行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相結合、部門培訓和地方培訓相結合等多方式、多層次地對技術推廣人員進行培訓。到2013年,各級技術推廣人員的文化程度有較大提高,其中鄉鎮技術推廣人員50%達到大專以上水平,同時逐步實行有關職業持證上崗制度,以提高其推廣和執法水平。
有關政府部門要給予經費的解決,加大投資力度,同時還要發展新的資金來源,爭取更多的投資方。另外還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推廣機構的自身建設,發揮各級推廣機構的整體功能,提高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水平。提高工作水平,拓寬服務領域,促進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1]韓先聰.提高組織化程度加快農業轉型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5,(1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