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峰
(河南省汝陽縣陶營鎮畜牧獸醫站,河南汝陽 471203)
腎臟的常見病變對屠宰檢疫的提示
王新峰
(河南省汝陽縣陶營鎮畜牧獸醫站,河南汝陽 471203)
當動物發生疾病時,腎臟也可能隨疾病的變化而發生性狀及外觀的變化,為我們準確判斷疾病提供參考。本文對常見的腎臟病變進行簡單介紹,以供同仁參考。
腎臟;病變
腎臟是動物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某些廢物、毒物,同時經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質,如葡萄糖、蛋白質、氨基酸、鈉離子、鉀離子、碳酸氫鈉等,以調節水、電解質平衡及維護酸堿平衡。腎臟同時還有內分泌功能,腎臟的這些功能,保證了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使新陳代謝得以正常進行。
腎臟位于腹腔腰部腹膜外的脂肪囊中,前四腰椎橫突下面。左右各一,腎臟表面有被膜,正常情況下易剝離。
腫大,充血,出血,貧血,化膿,壞死等。
腎臟色澤變淡,蒼白,皮質上有針尖至小米狀數量不等的出血點。(俗稱雀蛋腎)。
腎臟常發生出血性腎小球腎炎,腫大,淤血暗紅色,表面和切面上常見有散在的小出血點。腎小球內積有多量炎性分泌物和紅細胞,間質顯著充血。腎小管上皮渾濁模糊,腎上腺腫脹,包膜下出血。明顯腫大淤血(俗稱大紅腎)。
腎臟腫大,充血和出血,有時見壞死斑。
腎臟水腫(有的可達正常的五倍)蒼白,被膜下有壞死灶。
腎臟早期腫脹,土黃色,中晚期表面有大小不一、灰白色的壞死灶。
由于弓形蟲運行到腎臟時,引起細胞蛋白質的變性,代謝停止,出現壞死灶和出血點。
腎臟彌漫性出血。
通過破壞腎皮下細胞內的酶系統,使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停止,出現壞死灶。
腎臟腫脹,柔軟,色澤蒼白或灰黃,表面光滑,可能有散在出血點,皮質增寬,與髓質分界清楚。病變為彌漫性(俗稱大白腎)。
脫水或代謝性酸中毒和高血鉀癥引起腎功能減退,腎渾濁腫脹和脂肪變性,并含有白色尿酸鹽類
剖檢可見腎表面散在0.5~1cm大小的灰白色的圓形結節,被膜易于剝離,或與結節發生粘連。切面見結節局限在皮質,呈楔形,眼觀似淋巴組織,邊緣部可見出血。病變多時,皮質呈現斑紋或斑塊,又稱為“白斑腎”。
由于赤霉毒素和黃曲霉毒素經血循到腎臟部位引起腎變性、壞死或出血。
由于中暑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能發生紊亂,導致腎臟組織代謝障礙,肝和腎充血,水腫。
藥物劑量過大,使腎臟排泄解毒功能負擔過重,引起腎乳頭,腎盂處沉積多量黃色顆粒。
腎臟腫大,被膜易剝離。表面散布粟粒至黃豆粒大稍隆起的黃色或黃白色圓形化膿灶,病灶散在或彌漫性分布或局限于腎的局部。大的病灶深入腎皮質層。淺表性膿腫破潰后可引起腎周圍組織化膿性炎。
豬口蹄疫,豬肺疫,豬細小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豬偽狂犬病等腎臟一般無明顯變化。
[1]柯國安.生豬屠宰檢疫中腎臟的常見病變[J].湖北畜牧獸醫,201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