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根圖亞
(內蒙古烏海市獸醫局,內蒙古烏海 016000)
適度規模養殖中牛疫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格根圖亞
(內蒙古烏海市獸醫局,內蒙古烏海 016000)
近年來,我國養殖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所帶來的相應問題也持續增多,為了促使牛養殖產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在對牛類規模的養殖上就得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確保飼養出高質量、健康的牛類品種,需要做到及時防控各種疾病,加大對牛疫病的防治措施。本文根據牛疫病的種類以及發生特點作了簡要闡述,對適度規模養殖中牛疫病的防治措施提出了相應觀點,對從事有關行業的人員具有一定參考作用。
牛疫病;規模養殖;防治措施
現行大規模的牛養殖場雖然在養殖技術上變得更加科學化,但規模越大的養殖場容易發生牛傳染性疾病的概率也就越大,一旦出現傳染性疾病,傳染范圍將極速擴大,這不僅使控制難度加大,更給養殖戶們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如何正確的處理牛養殖場的疾病問題,實行切實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是養殖戶們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目前,我國牛養殖場中存在的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口蹄疫、肺結核、布氏桿菌病以及巴氏桿菌等,這幾種病例對于牛養殖場都有著極大的危害。例如,當口蹄疫病毒在進入牛消化道或損傷的皮膚黏膜后導致感染發病,具有流行猛、發病率發高等特點。當病毒侵入到牛體內后,容易導致牛發生腹瀉、流涎、口腔潰瘍等,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潛伏感染,致使病牛長期帶毒。
如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牛的精液已經可以冷凍保存,人工配種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大部分牛養殖場依靠人工技術進行配種。但由于在很多農村地區,某些配種人員的技術水平并沒有達到專業水平,導致牛的生殖道細菌感染。此外,疾病發生后,由于飼養人員對與用藥知識的不夠了解,導致用藥不當,使牛的病情更加嚴重。
由于牛養殖場的規模相對較大,繆的數量較多,導致牛換上寄生蟲感染疾病的幾率增加。常見的牛身體里的吸蟲、線蟲、毛滴蟲等。驅蟲程序不合理和驅蟲藥物選擇錯誤是產生寄生蟲病的主要原因,這不僅會影響到對牛疫病的防治效果,甚至會降低牛的生長速度,導致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受損。
堅持對養牛場地的消毒工作,一般先進行清掃,之后定期使用消毒藥進行消毒,例如百毒殺、生石灰乳等進行消毒。由于大部分養殖場是水泥地面,在消毒之前應用清水沖洗干凈。在傳染性疾病發生后,養飼養者需進行緊急消毒,噴灑有效的消毒藥物,再將養殖場內的墊草垃圾、糞便等清掃干凈,最后在使用消毒藥物徹底消毒。我國在畜牧業方面已經做了相應的措施,例如在2017年的《黑龍江省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無免疫區建設實施方案》中就明確對動物疫病凈化、動物疫病防控做出了明確指示。對養殖場進行徹底的消毒是防止牛場疫病產生、滋生病菌的關鍵工作。
季節交替是牛寄生蟲病的多發時間段,其發生之后與傳染性疾病有著類似的效應,只要一頭牛身上出現,其他的牛也必然會有存在的可能。廣西上林縣主要依靠農林牧漁業作為該縣的第一產業,在牛類養殖上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在1988年,根據上林縣畜牧獸醫站的初步調查,該縣的寄生蟲感染率達到了50起以上,牛蛔蟲的感染率甚至高達76%,致使整個上林縣的總產效益大幅度受損。事例表明,為了防止寄生蟲的產生造成經濟損失的擴大,就必須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做好綜合防治。飼養者要根據自身養殖場的飼養情況制定相應的驅蟲計劃,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對牛群進行驅蟲,在放牧季節后轉至室內圈養之前再進行一次驅蟲。丙疏咪、別丁、吡喹酮是最長使用的驅蟲藥物,丙疏咪對牛新蛔蟲、胃腸線蟲以及肺線蟲等都具有很好的殺滅作用,而吡喹酮主要針對血吸蟲具有殺滅作用。做好藥物預防,是堵截寄生蟲疾病產生的路徑,提高規模養殖的質量和水平的必要性措施。
建立科學合理飼養方法,提高牛群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是從根源上減少牛疫病的主要措施。日常檢疫的工作主要需要經常觀察牛的身體狀況,定期對牛群進行疫苗注射。在進行疫苗接種時主要注意:一是嚴格規范疫苗的安全性,確保疫苗的來源渠道正規,且其都必須符合國家動物防疫部門的要求。二是對于疫苗的使用,必須按照國家相應標準進行接種,認真按照疫苗的科學用量對牛體進行注射,不得隨意減少或增加劑量。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對牛進行身體檢查,若發現有牛存在不正常的現象,要及時做出處理,對已發生患病情況的牛及時進行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牛群,及時做出治療,并每天做好記錄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而出現措手不及的情況。此外,養殖戶需要在每年12月到次年2月為牛注射炭疽芽孢2號疫苗,皮下注射,一般情況下在注射14天以后就能產生免疫力。
綜上所述,牛養殖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導致在規模化養殖上的要求標準越來越高。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做好養殖工作,一是創造良好的養殖環境,每天清潔消毒,處理排泄物,確保養殖場內干凈衛生、通風良好,杜絕病毒細菌的滋生;二是定期做好驅蟲工作,避免因寄生蟲疾病影響牛的健康狀況;三是定時做好疫苗接種工作,規范藥物使用,提高牛群免疫力。針對牛疫病的防治措施依靠“預防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平時飼養過程中認真做好每個環節,才能從根上提高牛的生產質量,達到促進經濟效益的良好效果。
[1]哈西巴圖.規模牛場疫病防治的措施分析[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5,(3):55.
[2]陳應祥.關于牛疫病防治措施分析[J].甘肅畜牧獸醫,2016,46(16):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