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青海省循化縣積石鎮畜牧獸醫站,青海循化 511199)
羊腦包蟲病的臨床癥狀、鑒別診斷和治療措施
王 浩
(青海省循化縣積石鎮畜牧獸醫站,青海循化 511199)
羊腦包蟲是由于通過血液循環導致羊腦及脊髓中寄生有犬類腸內存在的絳蟲幼蟲而導致的一種絳蟲蚴病,羔羊最容易感染。主要特征是出現周期性轉圈運動以及腦膜炎、腦炎,是一種對羊群造成嚴重危害的寄生蟲病,嚴重者可導致羔羊死亡。筆者就包蟲病的癥狀、診斷方法做出分析,提出了防治包蟲病的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羊;腦包蟲病;臨床癥狀;鑒別診斷;治療措施
羊腦包蟲病又稱為腦多頭蚴病,是由多頭帶絳蟲的中絳期寄生于綿羊、山羊、黃牛、牦牛,偶見于駱駝、豬、馬,以及其他野生反芻動物的腦及脊髓中的一種以神經癥狀為主的寄生蟲病。該病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季較為見。
羊通過采食被多頭絳蟲節片與蟲卵污染的飼草料、飲水等,吞食而進入胃腸道感染。六鉤蜘逸出,鉆入腸粘膜血管內,其后隨血液被帶到腦脊髓中,經2~3個月發育成多頭蜘。六鉤蜘在羔羊體內發育較快,感染后2周發育至粟粒大小,6周后囊體2~3mm。
病羊的主要癥狀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并在放牧過程中獨自離群,具有神經癥狀,如盲目向前沖且不轉彎,或者先向右轉圈再向左轉圈,遇到障礙物時頭抵在上面不動,走動不穩,往往臥地不起,采食時需要將飼草放在嘴邊或者頸部依物而立自行采食。發病前期,羔羊最常見發生急性型,且隨著六鉤蚴的移行導致腦部出現炎癥,呈現明顯發熱,脈搏、呼吸加速。有時會呈現過度興奮,作前沖、后退或者回旋 運動;有時會表現出精神萎靡,脫離羊群,長時間躺臥,大多數羔羊會在3~5d內由于發生急性腦炎而導致死亡,有些耐過急性期后會變成慢性型。
急性型。羔羊會表現出最明顯的癥狀,感染后經過大約15d開始表現出發熱,食欲減退,反應退鈍或者敏感,盲目奔走或者長時間的精神沉郁。癥狀嚴重時,會表現出精神極度萎靡或者過度興奮,部分頸向一側彎曲,呈現斜視,磨牙、流涎;部分做圓圈運動、前沖或者后退,接著出現痙攣;部分獨自離群,往往躺臥。病程一般可持續5~7d,具有較低的死亡率,大部分癥狀會逐漸消失,轉變成慢性型。
慢癥型。病羊寄生有一個或者少數囊泡時,且囊泡大小沒有長到對周圍腦組織造成嚴重壓力前,往往沒有表現出任何癥狀。經過4~6h,由于囊泡明顯增大,導致腦和脊髓受到壓迫,才會開始出現癥狀,且蟲體寄生部位不同,會使其表現出不同的癥狀。如在大腦后部枕骨區寄生時,頭部會高抬,作后退運動,呈角弓反張姿勢;在脊髓寄生時,會導致走動后軀無力,甚至出現麻痹,排尿失禁,呈犬坐姿勢。病程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反復出現癥狀,嚴重時經過1~2個月會發生死亡。
急性死亡的羊可見腦膜炎和腦炎病變,還可見到六鉤蚴在腦膜中移行時留下的彎曲傷痕。慢性期的病例則可在腦、脊髓的不同部位發現1 個或數個大小不等的囊狀多頭蚴;在病變或蟲體相接的顱骨處,骨質松軟、變薄、甚至穿孔,致使皮膚向表面隆起;病灶周圍腦組織或較遠的部位發炎,有時可見萎縮變性和鈣化的多頭蚴。
羊腦包蟲病在臨床表現、病理變化和流行病學上均有一定的特點,但還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在臨床診斷時應注意與莫尼茨絳蟲、羊鼻蠅蛆的鑒別。
兩者均有病羊離群、消瘦、步態躊姍等臨床癥狀。但莫尼茨絳蟲病病羊表現排糞變軟,后發展為腹瀉,糞中含有粘液和孕節片癥狀。
兩者均有運動失調,視力降低的癥狀。但羊鼻蠅蛆病病羊視力降低但不失明,且可視粘膜淡紅,鼻孔有分泌物。
對部分羊進行了手術治療。首先是寄生部位判斷。寄生部位的判斷和術部選擇是決定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一般寄生在腦的顳葉頂區時,病羊低頭觸地,口鼻流涎,呆立不動,對光反應不敏感;寄生在角根部位,病羊向患側方向轉圈且頭向患側歪斜,多數病例對側視覺被破壞,表現為部分或全部失明,眼球外觀呈灰色;在兩耳根部寄生,羊向患側方向轉圈,頭向患側方向曲屈,眼球外觀呈灰色;寄生于小腦時,病羊站立或運行失衡,共濟失調,站立時四肢外展或內收。
將患羊保定,判定寄生部位,確定手術方案,如發現有頭骨軟化的,應在軟化部位手術。術部剪毛,用2%碘酒和75%酒精進行常規消毒,對皮膚做“十”字形小切口,再用三棱針鉆孔,深1cm左右,手感鉆尖有空虛感時停鉆,拔出鉆針,肉眼可見囊包或被囊包頂起的腦組織。用注射器抽取20~40mL 囊液(因囊液量多少而異),然后按住針頭,迅速更換注射器,注入 2%精制敵百蟲溶液1~2mL,拔出針頭,壓迫止血,常規消炎,嚴格消毒,縫合包扎。
可用吡喹酮,病羊按50mg/kg,連用5d;或按70 mg/kg,連用3d。據臨床驗證,這樣用藥可取得80%的療效。
定期對羊群進行驅蟲。根據本地生產情況,于每年羔羊斷奶后,及時對育成羊連續驅蟲2次。對護羊犬進行定期驅蟲,每年2次與羊同步驅蟲。同時要對犬糞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做到徹底消滅傳染源。使用有效的驅蟲藥。吡喹酮預防該病效果比較好。
[1]王洪.羊腦包蟲病的診斷與防治措施[J].當代畜牧,2016,(1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