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智
(泰興新街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泰興 225400)
中草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王全智
(泰興新街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泰興 225400)
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治工作中,抗生素、抗菌素、生物疫苗等的濫用,導致禽體耐藥性大增,產生的負面影響極大。在此,中草藥因其獨特性,藥效功能多樣,成本低廉,含多種營養成分等等,而被頻繁用于此病的防控工作中去。文章就此就中草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相關工作要點,做系統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中草藥;防治;傳染性支氣管炎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難、咳嗽、打噴嚏。此病流行于全國各地,是影響養雞業的重要疫病。
此病僅侵染雞,不同品系、性別、日齡階段的雞,對此病都有易感性。但是,1月齡內雛雞,易感性最大。所有品種中,產蛋雞的危害最大,可造成產蛋大批下降。此病目前常年流行,冬春季節最嚴重。此病傳染源為病雞及康復雞,此外,此病康復后5-7周,有持續帶毒的可能,為此病雞場常年流行的根源。此病傳播,可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由此,一旦有疑似病例,傳播速度極快,可在1-2天內,迅速波及全群。此病可經空氣傳播,可飼料、飲水、器械等等間接傳播。養雞生氣期間的不良應激,比如:過冷、過熱、通風不好、養殖密度大等等,都將加大此病的傳播感染幾率。
雞傳支病,潛伏期長短不一,短則36h,抑或更長一些。此病發病率高,雛雞感染后,致死率達25%以上。但是。過6周齡后,多數死亡率不高。不同品系雞感染后,表現癥狀略帶差異。
前期癥狀不明顯,全群幾乎同時發病。初期癥狀,呼吸道癥狀,流鼻涕、流淚、鼻腫脹、咳嗽、噴嚏、張口喘氣等等。最明顯,在夜間有嘶啞的鳴叫聲。隨病情發展,癥狀更加嚴重,低頭垂腦,縮脖閉眼,食欲廢絕。治療不及時,往往致死癥狀加重。
呼吸困難,癥狀輕微,明顯“呼嚕”聲,咳嗽,氣喘,精神萎靡,甚至不食,有黃色稀糞。多數癥狀,不明顯,極少數死亡。出現發病癥狀后第二天,產蛋量開始下降,過去1~2周,產蛋量降低到最低。個別情況下,產蛋降低到原來的一般。產蛋中,有軟皮蛋、有畸形蛋,個別蛋清變稀薄,與蛋黃分離,種蛋孵化率降低。產蛋量的回升,與雞日齡相關性大。通常情況下,發現及時,治療妥當,護理到位,2個月基本可恢復。但是,老齡雞恢復難度要大些,產蛋量驟然降低。此時,可考慮及時淘汰不用。
此病型多見雛雞20~50日齡,多數情況下,感染腎病變型傳支病毒的病雞,由于腎臟嚴重受損,除了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外,還會伴發腎炎、腸炎等病變。腎型支氣管炎的癥狀,通常呈二相關性:第一階段有幾天呼吸道癥狀,隨后又有幾天癥狀消失的“康復”階段;第二階段就開始排水樣白色或綠色糞便,并含有大量尿酸鹽。病雞失水,表現虛弱嗜睡,雞冠褪色或呈紫蘭色。腎病變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病程一般比呼吸器官型稍長(12~20d),死亡率也高(20~30%)。
中草藥用于禽病防治,早有2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抗生素、抗菌素、生物疫苗等的濫用,導致禽體耐藥性大增,產生的毒副作用,影響生產禽肉品質。而中草藥因其獨特性,而被受青睞。
配伍使用的中草藥處方,不是幾種藥劑的簡單堆積。而是,根據藥物性能,有目的地配伍使用。使用的中藥劑,可以是單味藥,可以使多味藥。目前,以多味藥復方的使用居多,復方成分復雜,作用各異而構成中草藥藥效功能的多樣性。
市場用的合成獸藥,制作工藝復雜。而且,有效藥用成本較高,生產期間造成“三廢”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比較而言,中藥劑取材廣泛,多數源自大自然。除少數種植外,多數源自野生,成本較低,便于推廣和應用。
配比的中藥劑,屬天然藥物,有生物活性和自然結構,為千百年來帥選流傳下來的藥用植物。在這一點,是其他合成藥物,所不可媲美的。另一方面,中藥劑含多種營養成分,多種營養活性物質,能更好調整機體活性,是合成西藥所不能相提并論的。
中藥劑防治傳支病,作用途徑分:直接作用病毒,抑制損傷病毒。間接作用病毒,通過調節機體免疫系統,而起到抗病毒的功效。這是都為中藥抗病毒不可忽視的關鍵方面。
作用機理,阻斷病毒繁殖某一環節,而起到抑制病毒的目的。很多研究中證實:不少中藥劑用這方面的功效,比如:黃柏、大黃、丹參、葉下珠、赤芍、黃芪、綠咖啡等等。
部分中藥劑,可作用機體免疫系統,而起到抗病毒的目的。比如:黃芪、人參、白芍、橘皮等等,能改善機體免疫系統,調整體液免疫,而增強抗病毒能力。如荔枝核、黃柏、大黃、丹參、葉下珠、淡竹葉、赤芍、黃芪、綠咖啡等。根據病毒在體內宿主細胞內的增殖過程并結合中草藥抗病毒的相關研究發現,中草藥可在侵人前起到抗病毒作用。目前研究發現,中草藥在這個環節中的抗病毒機制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殺滅作用,如大豆醇提取液中的蒽醌類物質,其在許多體外試驗中證實對病毒具有直接殺滅作用;另一類是阻止病毒顆粒吸附靶細胞的過程。研究發現,中草藥抗病毒活性成分中的黃酮類、多糖及其衍生物、三帕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生物堿及苷類等都是通過阻止病毒顆粒對宿主細胞的吸附過程而發揮抑制病毒作用的。
① 百部、雙花、連翹、板藍根、知母、山扼子、黃芩、杏仁、甘草各 等份組方,共為細末,1%拌料喂服,連用3d。
② 麻黃、大青葉各300g,石膏250g,制半夏、連翹、黃連、金 銀花各200g,蒲公英、黃芩、杏仁、麥冬、桑白皮各150g,菊花、 桔梗各100g,甘草50g組方,水煎取汁,供5000只雛雞1天之用,連用3~5d。
③ 柴胡、荊芥、半夏、茯菩、甘草、貝母、桔梗、杏仁、玄參、赤芍、 厚樸、陳皮各30g,細辛6g組方,共為細末。水煎取汁,汁液加 水飲服,藥渣拌料喂服。劑量按每天1g/kg,連用3d。減荊芥、柴胡,加夏枯草、貫眾、金銀花、連翹、黃芩、白花蛇舌草各 30g,療效更佳。
④ 雙花、車前子、白茅根、秦皮、款冬花、桔梗各100g,連翹、 板藍根各150g,甘草50g。主治腎型傳支,500只雞1劑/d,水煎飲服,連用3劑。
綜上所述,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目前可侵染不同品系、性別、日齡階段的雞。這其中,以1月齡內雛雞,易感性最大。以產蛋雞的危害最大,可造成產蛋大批下降。此病的危害更體現在,及時康復治療,仍然有5~7周持續帶毒的可能,為此病雞場常年流行的根源。因為此病可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一旦有疑似病例,傳播速度極快,可在1~2d內,迅速波及全群。此病潛伏期長短不一,發病率高,6周齡內雛雞感染后,致死率達25%以上。不同品系雞感染后,表現癥狀略帶差異。在養雞生產中,重視雞傳支的防治,對提升養雞效益效果顯著。但是,抗生素、抗菌素、生物疫苗等的濫用,導致禽體耐藥性大增,產生的毒副作用,影響生產禽肉品質,而影響的市場效益。中草藥因其獨特性,復方成分復雜,中草藥藥效功能多樣。源自野生,成本較低。含多種營養成分,多種營養活性物質,能更好調整機體活性,是合成西藥所不能相提并論的。由此,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草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將備受關注,而只帶我們期待有新的組方問世。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1994年修訂)[J].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94,17(3):52-53.
[2]王山澤,葉曜芩,羅文侗.支氣管發病機理和防治進展[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8-31.
[3]杜麗銀.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診斷與防治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12,14(9):36-37.
[4]亓麗紅.中草藥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J].動物醫學進展,2013,34(12):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