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躍男
(貴州省金沙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金沙 551500)
如何提高農村散養戶仔豬存活率
孫躍男
(貴州省金沙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金沙 551500)
農村母豬散養戶經濟效益的高低主要受產仔數與成活率的影響。在豬的成活率中,提高仔豬成活率將是最為關鍵的一環,而仔豬階段成活率的高低,將對養殖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提高仔豬成活率,根據多年在工作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經驗,現予以分享。
仔豬;存活率
如何提高仔豬初生重,重點在于養好懷孕期母豬。
(1)母豬妊娠前期(一般指配種后至懷孕21d)。此階段的目標是保證母豬營養全面,防止母豬流產,促進胎兒整齊發育。配種前一周左右可適當加料刺激可增加母豬排卵數而提高產仔數,特別是對較瘦的母豬,補料發情效果明顯。而在妊娠早期(配種至30d),食欲增強,消化能力提高,體重增加很快,需要適當限制飼喂,否則將導致母體太肥,子宮脂肪堆積加厚,子宮內熱量增加,致使早期流產或產子數減少,同時可能造成分娩時難產以及產后母豬采食量減少,泌乳量減少,從而影響子豬發育。在養豬管理上,要注意胚胎死亡的兩個高峰期:一是配種后10~21d的受精卵著床,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使胚胎死亡。二是配種后21d左右,此期是胚胎組織器官形成階段,也容易受外界影響而死亡,應注意各種應激和營養缺乏因素。因此,應盡量減少此時對母豬的各種應激因素,原則上配種后,保持母豬原圈原飼養方式飼養。
(2)母豬妊娠后期(21~80d)。補足青料,控制精料,推薦日采食2~2.5kg青料。此階段可以飼喂粗糙一些,但一定要保證母豬吃飽。
(3)母豬妊娠后期(懷孕81~114d)。此階段的目標是保證供給母豬充足營養,使產出的子豬整齊一致,避免產弱子。子豬初生重的60~70%來自于母豬臨產前30~40d的快速增長。因此母豬妊娠后期營養的攝入量將直接影響胎兒的大小。隨著母豬腹圍的逐漸增大,消化系統受到擠壓,每天采食量將減少,需要增加飼喂次數,以滿足母豬的實際需要量。同時該階段也是鈣、磷等礦物質需要量最多的階段,若母豬不能從飼料中得到補充,易引起缺鈣,出現跛行和產后癱瘓等,從而影響產后帶仔和降低母豬的使用率。因此要保證營養充足,在這個階段,日糧中的精料可以大量增加,相對地減少青料,對體況較差的母豬給予特殊照顧。同時要保證飼料新鮮以及料槽和飲水器的清潔衛生,以免因飼料腐敗而產細菌,影響妊娠母豬以及仔豬健康。應適當提高母豬飼料中的能量水平。
選擇飼料,必須按飼養標準(營養需要量)進行,最好選擇優質高效全價飼料,一要保證適宜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最好選用添加有一定量的動物性飼料,如魚粉、肉骨粉等,二要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否則母豬不僅母豬泌乳量下降,還易發生癱瘓。
保證飼料的同時還應定時飼喂,促進母豬多采食可定時為7時、11時、15時、20時,飼喂次數以日喂4次為佳,且早晚飼喂飼料量要大,這樣有利于增加采食量,提高泌乳量。泌乳母豬是整個繁殖周期中需要營養最多的階段,若仍按空懷期或懷孕期的喂法飼喂,所獲得的營養是遠不夠產奶需要的。只有在喂好的前提下做到少喂、勤喂、夜喂,才能滿足泌乳的營養要求,才能多產奶。整個泌乳期的飼料要保持相對穩定,不要頻繁變換飼料品種,不喂發霉變質飼料,嚴禁飼喂酒糟,以免母豬變化引起仔豬腹瀉。適宜的生活環境對提高采食量有很大的幫助。要求豬舍干凈、明亮、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這就要做好夏天的防暑降溫和冬天的防寒保暖工作。母豬產后無乳或泌乳力低,可造成仔豬饑餓、低血糖、生長發育受阻或有的形成奶僵甚至死亡。
仔豬剛出生時的溫度應保持35℃,以后每周遞減2℃至26℃左右。如果冬天生產,保溫措施不到位,就會增加仔豬的死亡。斷奶的幾天內也應注意加強保溫。因此,在寒冷季節要做好仔豬的保溫工作,可用紅外線保溫燈或保溫箱來提高仔豬小環境的溫度。
做好以下“三關”。即初生關:做好一切接產準備,搞好接產工作,母豬乳頭擦洗干凈,盡早讓新生仔豬吃好初乳,在吃初乳前每頭仔豬給予口服2.5ml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將得到較好的預防腹瀉的效果;補料關:仔豬出生3d開始補料,應選用優質高效的乳豬教槽全價料(消化能3600kCal/kg,蛋白質不低于20%,脂肪不低于6%),首先采用人工輔助補料,逐漸讓其自由采食;斷奶關:應采取逐漸斷奶的方法進行斷奶,即第一天讓其吃奶五次,第二天吃奶四次,第三天吃奶三次,第四天吃奶兩次,直至第六天全部斷奶,斷奶后應讓仔豬少吃多餐,保證充足飲水。此方法能較好降低仔豬應急反應,大大提升仔豬的存活率。
在做好欄舍的衛生消毒、通風及豬群合理飼養密度的同時,要加強母豬的豬瘟、偽狂犬、藍耳病、豬肺疫、鏈球菌病等烈性傳染病的免疫注射,使母豬處于較高免疫水平,同時也要做好仔豬大腸桿菌病、豬沙門氏菌、萎縮性鼻炎苗的預防。還有為仔豬提供必要的母源抗體以及使用復方伊維菌素等驅蟲劑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1]李冬梅.淺析如何提高仔豬成活率[J].現代畜牧獸醫,2010,(10):21.
[2]楊華,胡少增.淺談如何提高仔豬成活率[J].中國畜禽種業,2010,6(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