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名 裴曉華
(1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029; 2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北京,100029)
娑羅子中有效成分的藥理學及臨床應用
楊 名1裴曉華2
(1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029; 2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北京,100029)
通過收集整理近年來有關娑羅子中有效成分的藥理研究及臨床文獻報道,系統總結娑羅子所含有效成分的具體藥理作用機制。目前對娑羅子主要活性成分七葉皂苷鈉的研究比較充分,臨床療效穩定,藥理作用機制明確。經常被用來治療軟組織水腫滲出等疾病。但娑羅子中活性成分繁多,藥理及臨床研究尚不完善,應進一步加強對娑羅子其他活性成分,包括黃酮類、香豆素類、甾醇類的研究,為本品新劑型的研發及進一步拓展臨床應用提供新思路。
娑羅子;有效成分;藥理研究;臨床應用
娑羅子(又名梭欏子、索羅果)是《中國藥典》所收載的中藥,來源于七葉樹科植物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Bunge)、浙江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Bungevar.chekiangensis(HuetFang)Fang)或天師栗(AesculuswilsoniiRehd)的干燥成熟種子[1]。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本品性溫,味甘,歸肝、胃經,具有寬中、理氣、殺蟲之功效,臨床多用于胸腹脹悶、胃脘疼痛等癥的治療,常用量為3~9 g[2]。近代藥理研究已證實本品中包含皂苷類、黃酮類、有機酸類等多種成分,而皂苷類中的七葉皂苷為娑羅子的主要活性成分[3]。目前以七葉皂苷為主要成分的多種新型制劑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4-8]。臨床藥效學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炎、抗滲出、抗腦水腫、抗腫瘤、增加靜脈張力、保護胃腸道等多種作用,亦可用于治療各類術后軟組織腫脹[9]。現將娑羅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藥理研究及臨床應用進展綜述如下。
本品在中醫文獻中的確切記錄首見于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有“天師栗惟西蜀青城山中有之,他處無有也,氣味甘、溫、無毒。主治:久食,已風攣”(本條轉引自宋《祁益州方物志》時珍自注)。其他歷史文獻記載有:《益部方物略志》:“久食已風攣。”《通雅》:“能下氣。”《本草綱目拾遺》:“娑羅子肉味苦,微涼,寬中下氣,治胃脘肝膈膨脹,疳積瘧疾,吐血勞傷,平胃通絡。用陰陽瓦炙灰,或酒煨食俱效。單用不入他藥,或稱天師栗,非也。”張新[10]首次提出測定娑羅子中總皂苷含量的方法,并用高效毛細管電泳法結合系統聚類分析對娑羅子生藥進行鑒定。郭杰等[11]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娑羅子中5種三萜皂苷成分,并根據檢測結果推測市場上主流生藥娑羅子來源于中華七葉樹。
目前研究者發現娑羅子中包含的化合物類型主要有皂苷類、黃酮類、香豆素類、有機酸類、甾醇類等,其他成分還包括鳥嘌呤、腺嘌呤、L-色氨酸、L-(+)-賴氨酸及各種蛋白質和維生素類等[1]。
2.1 皂苷類成分的藥理機制 娑羅子種子中所含的皂苷類多數為五環三萜皂苷,主要以α-七葉皂苷和β-七葉皂苷2種形式存在,兩者在熔點、比旋度及水溶解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該成分是目前臨床使用最廣泛的提取物[12]。其藥理機制研究及臨床應用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抗水腫及抗滲出作用 Vogel等[13]發現七葉皂苷對正常大鼠具有促排鈉作用,且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增強靜脈緊張性的同時減輕淋巴的通透性。Piller[14]在蛋白分子水平對七葉皂苷的抗水腫機制進行了分析,發現七葉皂苷能使蛋白水解過程中產生的水解片段迅速離開損傷組織,從而降低組織的膠體滲透壓而達到抗水腫,抗滲出的目的。
2.1.2 抗腦水腫作用 杜慶偉[15]發現,七葉皂苷鈉可減少模型大鼠出血側腦區的含水量,并存在一定的劑量依賴關系。為了驗證七葉皂苷抗腦水腫的具體機制,胡璘媛等[16]通過自體血注入大鼠尾狀核建立腦出血模型,并將七葉皂苷鈉作用于觀察組模型,結果顯示腦含水量明顯低于對照組;電鏡觀察顯示觀察組血腫周圍腦組織內星形細胞足突水腫較生理鹽水對照組有所減輕。這一結果說明了七葉皂苷素鈉在治療腦水腫方面療效穩定。
2.1.3 對腦及脊髓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 傅風華[17]使用七葉皂苷聯合多奈哌齊作用于大鼠腦缺血損傷及血管性癡呆模型,研究發現七葉皂苷鈉可以改善腦缺血損傷所致的學習記憶障礙。其對缺血性腦損傷的保護作用可能與抗腦水腫,保護線粒體,減輕神經損傷有關。此外,七葉皂苷鈉對缺血海馬組織炎性反應損傷因子(如:補體C3、趨化因子、TNF和CD40)基因的下調和損傷保護因子(GM-CSF)基因的上調,可能是其神經損傷保護的重要機制。且在發揮抗炎作用的同時既不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又不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同時對消化道潰瘍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尤其適合用于腦缺血疾病的治療。宮明智[18]研究發現,術前對大鼠脊髓缺血損傷模型應用七葉皂苷鈉后,可通過肌電生理反映出其促進了術后動物脊髓功能的恢復。這可能與七葉皂苷鈉改善受損脊髓的微循環,減少受損脊髓神經細胞內自由基形成的作用有關。
2.1.4 抗腫瘤作用 齊世美等[19]將不同濃度七葉皂苷鈉作用于乳腺癌MCF-7細胞后,發現七葉皂苷鈉以劑量依賴方式抑制MCF-7細胞增殖;細胞凋亡率顯著增加;江翊國等[20]發現,七葉皂苷能明顯抑制肺腺癌細胞A549的生長,且呈時間劑量依賴性;提示七葉皂苷可能通過上調p53下游蛋白質p21WaF1/Cip1的表達間接抑制細胞周期蛋白的活性進而誘導細胞凋亡,最終發揮抗腫瘤作用。
2.1.5 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排空作用 Matsuda等[21]研究發現,七葉皂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刺激迷走神經合成和釋放多巴胺改變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從而發揮抑制小鼠胃排空的作用。洪纓[22]研究發現,七葉皂苷不論是胃內或十二指腸給藥,均可抑制胃酸分泌,考慮七葉皂苷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可能與改變迷走神經興奮性有關。
2.1.6 調節血脂作用 胡霞敏和曾繁典[23]通過體內外實驗研究發現七葉皂苷可能通過抑制胰脂肪酶增加三酰甘油(TG)的排出,進而降低TG、TC(總膽固醇)。王秀玲[24]在七葉皂苷鈉對ox-LDL誘導的U937細胞形成泡沫細胞及分泌炎性反應因子的影響研究中發現,七葉皂苷能夠抑制ox-LDL誘導的U937單核/巨噬細胞源性泡沫細胞的形成,并且顯著降低ox-LDL誘導的U937細胞分泌NO、TNF-α、IL-6、MCP-1和抵抗素等炎性因子,對動脈粥樣硬化產生有益的影響。
2.2 皂苷類成分的臨床應用
2.2.1 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CV) 董國祥等[25]對65例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口服七葉素治療。對比外用彈力襪觀察組,2組在治療后下肢容積及周徑縮小程度及主觀癥狀改善方面無明顯差別。且七葉皂苷組患者的依從性優于彈力襪組。Ottillinger和Greeske[26]采用七葉皂苷療法對5 000多例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患者進行治療,發現七葉皂苷能很好的改善患者下肢水腫疼痛等癥狀。Langeron等[27]研究發現,七葉皂苷治療下肢靜脈功能不全與其他臨床常用藥物比較差異不明顯。深入的藥理研究結果提示,七葉皂苷可能是通過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透明質酸酶而改善靜脈血管功能。
2.2.2 創傷性軟組織腫脹 陳文革[28]對87例下肢骨折后腫脹患者使用七葉皂苷素鈉進行消腫治療,療程4 d,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肢周徑、腫脹評分,疼痛評分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吳偉和鄺蕾[29]對50例肢體閉合性骨折患者使用七葉皂苷鈉進行治療,對比單純骨折對癥處理患者,肢體腫脹消退明顯。2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倪毅和劉偉[30]對20例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患者進行物理基礎治療加脈絡寧、β-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療程14 d,治療3個療程。對比單純物理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0%,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證明兩者聯合用藥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療效明顯。周蕾蕾等[31]對41例乳腺癌患者常規治療后靜脈推注β-七葉皂苷鈉,療程7~10 d,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患側上肢水腫發生率為4.8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七葉皂苷鈉對乳腺癌術后患側上肢水腫的發生有預防作用。李霞[32]在血管環體外灌流技術觀測不同條件下七葉皂苷鈉對大鼠離體胸主動脈張力作用的實驗中觀察到七葉皂苷鈉對大鼠離體胸主動脈血管張力產生“全或無”作用,在低濃度產生非依賴型收縮作用,較高濃度在無鈣液中也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內皮依賴性且不依賴于IP3R、RYR功能和PKC活性的血管收縮效應(P<0.01)。
2.2.3 腦水腫 朱理治[33]對28例腦出血水腫患者采用甘露醇聯合七葉皂苷鈉靜脈滴入治療。對比單純靜滴甘露醇患者,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經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七葉皂苷鈉可有效降低腦出血后腦水腫發生率。余紅麗等[34]對48例腦水腫患者每日靜脈滴注β-七葉皂苷鈉,療程7 d。對比靜滴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療患者,1個療程后總有效率95.83%,好于對照組(P<0.01)。
2.2.4 外科術后軟組織水腫 崔嵐嵩[35]采用靜滴七葉皂苷鈉治療60例甲狀腺疾病術后頸部腫脹患者。對比口服邁之靈片患者,觀察組能明顯減輕術后傷口疼痛,快速消除術后頸部腫脹,減輕頸部黏連情況,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郭正東等[36]對60例面部整形術后的患者采用注射七葉皂苷鈉治療,對比口服邁之靈片組患者。以患者術前以及術后3、5、7 d 4個時間段血清C-反應蛋白值、腫脹程度、總有效率等為評價指標。觀察組觀察的3個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胡懷彬和張明明[37]對150例重瞼手術患者靜脈滴注七葉皂苷鈉,療程1周。對比常規治療患者,觀察組術后眼裂高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眼周組織腫脹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差異明顯(P<0.05)。李小軍[38]對25例肛腸術后患者靜滴七葉皂苷鈉治療,療程7 d。療效明顯高于不使用消腫藥物的對照組患者(P<0.05)。李荷英等[39]對48例痔外剝內扎術后患者應用七葉皂苷鈉靜滴,并聯合使用微波治療儀肛周局部照射。術后48 h及術后7 d在疼痛,水腫等療效評分上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2.2.5 呼吸系統疾病 朱利清和吳凡偉[40]觀察4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β-七葉皂苷鈉20 mg靜脈滴注,10 d后觀察治療后患者的血液流變學、血氣分析、臨床癥狀及體征的變化比對照組明顯改善。觀察組總有效率89.58%,2組間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李雅男和蘇鵬宇[41]將53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為β-七葉皂苷鈉合用呋塞米,對照組單獨靜脈注射呋塞米。2組之間水腫消退天數觀察組為(4.5±0.9)d,對照組為(7.1±1.3)d實驗組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發生低鉀血癥患者(4例)低于對照組(9例)(P<0.05)。王艷蕾等[42]對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七葉皂苷鈉和噻托溴銨,治療14 d,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預計值等各指標均有所改善(P<0.01)。
2.3 黃酮類化合物藥理機制研究進展 魏鋒[43]使用從娑羅子中提取的黃酮類化合物進行抗病毒活性檢測,結果顯示其中部分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3-0-葡萄糖苷)及七葉樹黃酮苷A具有抗流感Ⅰ型病毒的活性。
2.4 香豆素類化合物藥理機制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娑羅子中分離出來的香豆素類包括七葉內酯、七葉苷、秦皮苷和雙七葉內酯白蠟素(秦皮亭fraxetin)[44],其中七葉內酯和七葉苷是治療細菌性痢疾的有效成分。
2.5 有機酸類化合物藥理機制研究進展 張辰露等[45]發現娑羅子中所含的有機酸類化合物包括油酸、亞油酸、亞麻酸、硬脂酸棕櫚酸、富馬酸、天師酸和天師栗酸,后兩者為新化合物。
2.6 甾醇類化合物 尉芹等[46]分析國外文獻發現娑羅子中所含的甾醇類有麥角甾醇,β-谷甾醇-3-0-葡萄苷,β谷甾醇和菠菜甾醇。
綜上所述,娑羅子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療效可靠且臨床使用范圍廣泛。國內外學者對娑羅子的活性成分,尤其是對七葉皂苷的具體藥理機制做了深入研究。包括七葉皂苷在局部血管系統對血管收縮功能及溶血效應,抗潰瘍機制,調節血脂代謝,抗缺血損傷,抗炎機制等。從本次所收集的資料來看,近年來對于娑羅子中其他活性成分如:黃酮類、香豆素類、甾醇類的研究仍明顯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娑羅子的研究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種娑羅子有效成分提取加工的制劑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如德國的“Reparil”(注射劑)“Quescusan Germd”(糖衣片、栓劑);日本的“Venostascin”(注射劑、膠囊、軟膏)“Tochikinon”(片劑),國內主要劑型有注射用七葉皂苷素鈉針,七葉皂苷素鈉片等,主要用于軟組織腫脹、靜脈性水腫,下肢靜脈性水腫,靜脈曲張等靜脈疾病[46]。我國有豐富的娑羅子資源,云南、貴州、四川、廣東、湖南、江西、河南、湖北、陜西等地均有分布[47]。充分利用這一寶貴自然資源,進一步挖掘娑羅子有效成分藥理機制及臨床應用研究將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206.
[2]李珊,馬玲云,李向日,等.中藥娑羅子的現代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2,8(8):178-181.
[3]馬玲云,馬雙成,魏鋒,等.中藥娑羅子的化學成分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0,6(9):13-15.
[4]王俊國,徐慧,王玉靜.七葉皂苷鈉不同劑型聯合應用對跟骨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5(17):12-13.
[5]覃瑤,陽勇,龔曉麗,等.七葉皂苷鈉微乳注射劑的安全性及藥效學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3,30(10):1043-1046.
[6]張立.七葉皂苷鈉注射劑在兒科的應用概述[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9,6(4):243-246.
[7]張偉,翟國松,劉琳婕,等.七葉皂苷鈉膠囊的質量控制[J].藥物分析雜志,2008,28(1):104-107.
[8]金福樹,郭紹林.七葉皂苷鈉片防治混合痔術后并發癥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4,54(48):65-66.
[9]李珊,馬玲云,李向日,等.中藥娑羅子的現代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2,8(8):178-181.
[10]張新.中藥娑羅子的生藥學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2000.
[11]郭杰,徐嵬,楊秀偉.娑羅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J].中草藥,2007,38(5):767-770.
[12]王緒英,趙永芳.中藥娑羅子的化學組分及七葉皂苷藥用價值的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23(5):7-11.
[13]Vogel G,Marek ML,Oertner R.[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therapeutic and toxic action of the horse chestnut saponin aescin][J].Arzneimittelforschung,1970,20(5):699-703.
[14]Piller NB.Drug-induced proteolysis:a correlation with oedema-reducing ability[J].Br J Exp Pathol,1976,57(3):266-273.
[15]杜慶偉.七葉皂苷鈉對腦出血大鼠腦水腫的影響及其機制探討[J].山東醫藥,2013,53(36):21-23.
[16]胡璘媛,樊永平,孫異臨,等.β-七葉皂苷鈉對大鼠腦出血模型腦水腫治療作用的超微結構研究[J].電子顯微學報,2008,27(3):212-216.
[17]傅風華.七葉皂苷和多奈哌齊對鼠腦缺血損傷及血管性癡呆的作用[D].濟南:山東大學,2008.
[18]宮明智.脊髓牽拉損傷后的細胞凋亡及七葉皂苷鈉對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D].濟南:山東大學,2005.
[19]齊世美,呂俊,孟宇,等.七葉皂苷鈉通過抑制AKT,ERK上游信號SRC活性誘導人乳腺癌MCF-7細胞凋亡[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6):3267-3272.
[20]江翊國,胡勇,張熠,等.七葉皂苷對肺腺癌A549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3):599-600.
[21]Matsuda H,Li Y,Yoshikawa M.Possible involvement of 5-HT and 5-HT2 receptors in accele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by escin Ib in mice[J].Life Sci,2000,66(23):2233-2238.
[22]洪纓.娑羅子抑酸作用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1998.
[23]胡霞敏,曾繁典.β-七葉皂苷鈉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藥學學報,2004,39(6):419-423.
[24]王秀玲.七葉皂苷鈉對ox-LDL誘導U937細胞形成泡沫細胞及分泌炎癥因子的影響[D].濟南:山東大學,2010.
[25]董國祥,汪忠鎬,梁發啟,等.應用七葉素治療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3,18(4):206-208.
[26]Ottillinger B,Greeske K.Rational therapy of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hances and limits of the therapeutic use of horse-chestnut seeds extract[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1,1:5.
[27]Langeron P,Harle J,Robert JL.The mechanisms of venous stasis in post-phlebitic syndromes[J].Phlebologie,1982,35(1):273-287.
[28]陳文革.β-七葉皂苷鈉在下肢骨折術后腫脹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34(4):91-92,94.
[29]吳偉,鄺蕾.七葉皂苷鈉治療外傷性肢體腫脹的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4):8365-8366.
[30]倪毅,劉偉,脈絡寧聯合β-七葉皂苷鈉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肢淋巴水腫[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6(3):16-18.
[31]周蕾蕾,李平,劉錦平,等.β-七葉皂甙鈉預防乳腺癌術后患側上肢水腫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0,7(2):30-31.
[32]李霞.論文一:法尼基轉移酶抑制劑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血壓、血脂及心室重構的影響,論文二:七葉皂苷鈉對大鼠離體胸主動脈環張力的雙重作用[D].杭州:浙江大學,2011.
[33]朱理治.小劑量甘露醇聯合七葉皂苷鈉治療腦水腫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168-169.
[34]余紅麗,陳奇翰,吳曼麗.β-七葉皂苷鈉治療腦水腫48例[J].中國藥業,2012,21(9):58-58.
[35]崔嵐嵩.注射用七葉皂苷鈉聯合冰敷治療甲狀腺術后頸部腫脹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100-102.
[36]郭正東,梁智,林海波,等.注射用七葉皂苷鈉治療外科整形術后面部腫脹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132-134.
[37]胡懷彬,張明明.注射用七葉皂苷鈉治療重瞼術后腫脹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7):197-198.
[38]李小軍.中藥β-七葉皂甙鈉治療肛腸術后腫痛臨床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3,9(11):165-166.
[39]李荷英,琚曉,賈娜.七葉皂苷鈉聯合微波防治痔術后水腫的臨床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3,19(4):255-257.
[40]朱利清,吳凡偉.β-七葉皂甙鈉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0,31(13):1715-1716.
[41]李雅男,蘇鵬宇.β-七葉皂苷鈉治療肺心病全身水腫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4):642-642.
[42]王艷蕾,劉智群,張鳳宇,等.七葉皂苷鈉聯合噻托溴銨對COPD急性發作期患者肺功能和炎性介質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9):4742-4743.
[43]魏鋒.娑羅子的化學成分及質量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1.
[44]張辰露,李新生,梁宗鎖.七葉樹屬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4(6):142-145.
[45]張辰露,吳三橋,李新生.娑羅子中脂肪酸成分分析[J].種子,2009,28(8):53-55.
[46]尉芹,馬希漢,楊秀萍,等.娑羅子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3,18(4):126-129.
[47]杜向紅,雷留成,李平.娑羅子植物資源調查[J].中藥材,1999,22(4):172-173.
PharmacologicalStudyonSemenAesculiActiveIngredientandClinicalApplicationProgress
Yang Ming1, Pei Xiaohua2
(1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2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specific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Semen Aesculi was summarized by collecting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literature reports.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we could summarize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it.Up to now, we have found that sodium aescinat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of Semen Aesculi is usually used to treat diseases such as edema and exudation of soft tissue.Many researchers at home or abroad have done a lot of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s.But Semen Aesculi contains more active ingredients, while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still is not perfected.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Semen Aesculi, for other 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flavones, coumarins and steroids and developing new dosage forms of Semen Aesculi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evelopment provides new ideas.
Semen Aesculi; Active ingredient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R284;R285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7.12.070
北京中醫藥大學自主選題(在讀研究生項目)項目(2016-JYB-XS193)
楊名(1992.09—),男,醫學碩士,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乳腺疾病的研究,E-mail:ym0930@163.com
裴曉華(1963.08—),男,醫學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乳腺疾病及慢性創面的研究,E-mail:pxh_127@163.com
(2016-11-17收稿 責任編輯:楊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