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剛
(重慶市墊江縣新民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5303)
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探究
胡 剛
(重慶市墊江縣新民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5303)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非??焖?各個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這其中養殖業發展的最為突出,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養殖技術也受到了很大的完善。養殖技術的高速發展,提高了養殖的水平和效率。但是在社會大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我們還需不斷的研究,提高養殖技術。本文就,生態豬養殖技術及發展趨勢,做簡要的論述。
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趨勢
生態養殖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廣泛,包括了飼喂飼料、養殖環境、疫病防治、資源循環利用等各個方面。而我們要想實現生態豬養殖,就需要以此理念為基礎,要求飼喂飼料綠色無公害、無重金屬污染、無任何添加劑,盡量少用接種疫苗,確保在貼近自然的情況下養豬。生豬養殖產生的污物,利用沼氣池發酵產氣,對沼氣可做循環利用,供居民生活或生產。沼液將其作有機肥,用于農田施肥,真正實現養殖的無污染。
顧名思義,生態豬養殖就是利用生態技術對豬進行飼養和管理,合理的安排禽畜、水產、種植等各種生產活動,讓其形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讓資源進行良性循環,最大化的利用廢舊資源,用最小的投資換來最大的經濟利益,且還能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1]。
國外生態豬養殖技術發展的非??欤i的生長速度很快,且瘦肉率較高,但是豬肉的口感卻不佳,在我國的適應性不強。而我國有些地區生態豬的養殖,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但是存在一個明顯的弊端,就是生態豬的生長速度非常慢,瘦肉率不高。筆者認為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還需從豬的選育和雜交技術入手,多培育一些優質的生態豬品種,為國內生態豬養殖提供優質遺傳基因。
養殖環境以及養殖地區的氣候環境,是影響生態豬生長的主要因素。為了保證生態豬肉的質量,保證經濟效益,我們必須優化養殖環境。所以,養殖者最好不要采用圈養的方式,最好安排在適當的坡地或草地,進行放養管理。同時,能根據不同階段,采取對應的生態養殖模式,確保生態養豬的效益。
在養殖的過程中,豬對于外界環境的感知是非常敏銳的,非常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刺激,嚴重時會威脅豬的生命。由此來看,落實豬場的監測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可應用自動監測器,對養豬場進行遠程監控,能做到每間隔10分鐘,將監測數據傳輸到遠端數據庫。而飼喂管理人員,能根據上傳數據分析,對養豬環境做適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更好更快解決問題,確保生態養豬有更適宜的環境。除此之外,遠程監測技術更有利于科學防病,結合豬種、免疫、健康等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節省時間,降低發病損失。
首先要確定生態養殖場和沼氣池的位置,由于養殖生態豬所產生的廢物需要排到沼氣池中,所以沼氣池要選擇相對較低的位置。而生態養殖場的位置正與其相反,選擇地勢較高的位置,以便更好地通風。沼氣池中的豬舍污染物經過發酵,可以產生沼氣,農民可以利用新能源進行煮飯等。同時,農民也可以利用沼液進行灌溉莊家,農民經濟效益增加的同時也使環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立體養殖模式,遵循生物鏈的循環利用,圍繞生豬養殖,利用現有生殖空間,以飼料為循環引線,將不同生物聯系成生物鏈。常見的立體養殖模式,有這樣的鏈條——“雞—豬—蠅蛆—雞、豬”模式,“雞—豬—沼氣—蚯蚓—雞”模式,以雞糞喂養豬,豬糞產生沼氣,沼氣渣育蚯蚓,再用蚯蚓喂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模式被應用于養殖業中。使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實現挖潛消耗、減低污染的目的。在提高豬肉品質的同時,有效的保護了生態環境[2]。
基地、公司與農戶相結合,此養殖模式被廣泛應用目前畜牧養殖產業。此養殖模式,由公司向農戶提供飼料原料、畜禽品種,所有的供料、防疫、采購等都是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使得在養殖過程中保證飼料的安全性,遇到問題時能夠有效地查找問題的根源。但就目前來看這種模式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還沒有達到真正的規?;a,雖能保證豬肉的品質,但是與真實的生態養殖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沒有完善的養殖體系,養殖戶的利益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3]。
在傳統的畜牧養殖過程中,種植業是獨立存在的,兩者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具有密切的聯系,這對于環境資源的循環利用是非常不利的。且長期的發展下去,還會對周邊的養殖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進而降低豬肉的品質。在此,將自然放牧與種養相結合的新養殖模式,能更好利用自然資源,擴大生態養殖場的面積和范圍。確保生態養豬更貼近自然,更接近原始,真正實現生態養殖的無污染、無色素、無公害。而生態養豬產生的糞便,可作為再生有機肥料,循環利用,減少化肥的使用,真正實現綠色生態養豬,生產綠色無公害產品,降低養豬對環境的污染。
通過文章以上的論述可知,生態豬的養殖過程是非常繁瑣的,涉及了許多方面的內容。如何讓更多人認可這項新技術是目前主要問題,必須全面推廣這項養殖技術,同時國家也應給予一定的鼓勵,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專研,技術會越來越完善,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得以改善,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葉顯恩,周兆晴.探析生態豬養殖技術的運用[J].珠江經濟,2015,203(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