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偉
(四州省營山縣朗池畜牧獸醫管理站,四州南充 637700)
農村畜牧養殖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
何 偉
(四州省營山縣朗池畜牧獸醫管理站,四州南充 637700)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隨著人們對畜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也促進了農村畜牧業的繁榮發展。畜牧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農村畜牧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做好養殖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的畜牧養殖過程中,管理工作仍存在較多的不足與問題,造成我國農村的畜牧養殖水平不高,發展緩慢,不利于農村畜牧養殖業的長遠發展[1]。為了克服這種矛盾,必須要采取措施給予解決,以提高農村畜牧養殖戶的收入水平與信心。本文主要對農村畜牧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促進農村畜牧業的發展,幫助養殖戶增收致富。
農村;畜牧業;養殖管理;解決措施
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不斷加大對農村畜牧養殖業的扶持。為了適應新的發展需要,我國農村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模式也發生巨大變化,逐漸由傳統的散養模式向小型規模化方式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引入先進的養殖技術以及管理措施,只有做到科學養殖,農村畜牧養殖業才得到快速發展[2]。但是,農村畜牧養殖業受到傳統養殖觀念及資金技術等影響,在養殖技術、生物安全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存在不足,為了促進農村畜牧業的發展,必須要對其進行改進。現就農村小型規模化養殖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措施。
1.1 引入的畜禽品種差,限制生產能力,降低了養殖效益
畜禽選種是畜禽養殖業的重中之重,但在廣大農村地區,對于畜禽品種的引入存在不科學現象,一些養殖戶在引進種畜禽時,選種操作流程不規范。種畜禽的優良將直接決定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好的品種具有抗病能力強、飼料利用率高、生長發育快等優點,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養殖戶的收入[3]。也有一些養殖戶單純的追求品種優良,而忽略了適應性,比如是否適合本地氣候、自身的養殖管理水平、本地居民的消費習慣(市場需求)等等。還有的存在為了盡可能的節約成本,減少養殖的前期投入,而引入一些質量較差的種畜禽,該類畜禽抗病能力低,繁殖力弱,生產力不高,養殖過程中會大大增加成本,降低效益,對長期的生產發展不利。
1.2 飼料營養不達標
飼料作為畜牧養殖業最基本的要求,但在許多養殖場仍存在畜禽品種優良但是飼料營養低下的情況,農村養殖戶為了節約飼養的成本,在日常的飼養中,總會利用本地現有的資源進行飼養,比如自己家種植的糧食作物、農付產品、青綠飼料等原材料對其進行飼養,該類飼料的營養成分相對比較單一,無法滿足動物自身需要的營養,長此以往,由于營養不平衡,不利于動物的生長,可能出現生長緩慢,飼養周期變長,嚴重的還會出現死亡,反而增加飼養成本。
1.3 養殖觀念落后,養殖環境差
養殖戶在對畜禽進行養殖時,其養殖模式相對比較落后,更多的是屬于粗放型,養殖管理水平不能適應規模化養殖的要求。加之畜禽養殖場建設簡單,設施設備落后,自動化程度不高、防疫設施不健全,糞污處理設施缺失,造成日常飼養過程中勞動強度大,防疫不到位,畜禽糞便無法得到及時處理,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反過來又會影響養殖安全,嚴重時可能會給畜禽帶來疾病,造成嚴重損失。另外還有場地位置選擇不合理,導致部分畜牧場冬冷夏熱的情況,不利于動物的生長[4]。總之,由于沿用傳統的養殖理念,使得養殖管理落后,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傳統的養殖管理技術無法適應社會需要,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低下。
1.4 疾病防治措施不完善
傳染病一般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點。養殖中最怕的就是畜禽傳染病,一旦發生將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多養殖戶由于養殖規模小,沒有實行自繁自養,引入畜禽數量多,無形中增加了防疫風險。養殖戶如果不提前做好疾病預防工作,若出現疫病,其后果將會不堪設想,同時,疾病的控制與治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為嚴重的可能會影響人生安全。在生產中個別養殖戶疾病防疫意識弱,認為養殖數量不大,建立防疫設施會增加成本投入,從而缺少相應的設備,也沒有專業的人員和技術,沒有完善的防疫體系,這些都增加了養殖的風險。
1.5 日常護理工作得不到重視
畜禽養殖場一旦出現疾病,都會關注是何種疾病,使用何種藥物可以治愈。但是,很多養殖戶對日常的護理不夠重視,該種情況在養殖戶中比較常見,養殖戶的觀點就是動物得病就得治療,忽視日常的消毒、隔離、保溫以及通風等護理措施。比如,養殖場的日常消毒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以及傳染機率,如果不進行日常消毒,一些病菌將會在環境中長期存在,其危害將會很大;又比如,冷、熱等應激因素對畜禽生產的影響,會大大增加養殖成本,降低效益。
2.1 加強畜禽品種的把關
為了增加畜禽養殖戶的收入,提高養殖場畜禽品種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在選擇畜禽品種時,需要增加對畜禽品種的了解,一定要做到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并結合當地的氣候、水土以及氣溫等條件,做到因地制宜,選擇健康的、體質好的品種,才可能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畜牧養殖的經濟效益。其次,對引入的區域進行實地考察,查看是否曾經出現過疫情,挑選的品種必須來自非疫區,杜絕引入帶有疾病的品種,對其引入的品種進行科學防疫,保證引種的安全。最后養殖戶還可以邀請當地畜牧獸醫專業人員幫助進行選種,對引入的品種進行嚴格把關,把選育優質品種作為第一要務,新引入動物進行隔離飼養,并根據當地情況及時實施防疫工作。
2.2 引入先進的管理措施
傳統的養殖管理模式無法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必將會被淘汰。畜禽養殖戶必須要進行自我改變,不斷的學習使用先進的管理經驗,要做到與時俱進,適應當前畜牧養殖發展的需要[6]。政府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強對養殖戶的培訓,使其掌握更加先進的管理技術,幫助養殖戶改變傳統的養殖思維,使農村養殖業向著專業化、科學化以及規模化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3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提前做好疫病的預防,樹立“防重于治”的根本理念。預防疾病工作能否順利扎實開展是養殖的關鍵,該項工作務必要落實到位,才可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7]。由于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不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請專業的機構和人員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防疫措施,提高動物的免疫能力,做好病畜禽的隔離及死亡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工作,加強消毒,做好主動安全工作。
2.4 完善必要的設施設備
加大必要的投入,完善養殖場設施設備,提高自動化水平,
加強糞污處理,改善畜禽生活環境,降低不利環境對畜禽生長的影響,從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綜上述所,當前農村畜禽養殖業在飼養與防疫中仍存在許多不足與問題,養殖戶要不斷調整養殖管理理念,只有不斷引入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防疫措施才可以提高畜禽養殖的生產能力,增加養殖戶的收益。另外,基層養殖戶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養殖知識,才可以使得動物健康得到保證,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1] 阮可以.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J].中國畜禽種業,2016,(2):34-35.
[2] 李瑞杰.民勤縣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7):56.
[3] 趙兵兵.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及解決途徑分析[J].山西農經,2016,(12):26.
[4] 李水云,郭永勇.基層強制免疫疫苗管理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湖南畜牧獸醫,2015,(4):52-53.
[5] 王英芬.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獸醫學雜志,2015,(9):136.
[6] 任建華.農村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農技服務,2015,(9):159.
[7] 李宏榮,戴輝宏,梁睿.淺談規模養殖場仔豬科學飼養管理技術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4,(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