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華
(重慶市榮昌區古昌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474)
生豬常見疾病及防治要點分析
郭成華
(重慶市榮昌區古昌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474)
常見疾病是影響生豬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預防常見疾病發生和減少經濟損失是養豬業內人士共同關注的話題。為了探討有效的防治措施,筆者結合多年生豬養殖管理實踐經驗,分析生豬常見疾病的特征,初步探討有效的防治措施。
生豬養殖;常見疾病;防治措施
生豬養殖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生豬養殖業對穩定國民經濟意義重大。然而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容易受外界的干擾,造成生豬大面積感染疾病,引發不可估量的損失[1]。因此在生豬養殖過程中,要加強疾病防治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控制病情,減少養殖場經濟損失。為此筆者結合生豬養殖管理經驗,分析生豬常見疾病的特征,初步探討相關防治措施,促進生豬養殖業的穩定發展。
生豬常見疾病主要分為病毒性傳染病、支原體性傳染病、寄生蟲等,常見多發于秋冬季或其他季節變換時期,具有傳染性強、危害大、防疫難等特點,可造成生豬集體感染,引發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主要包括:
1.1 流行性腹瀉
流行性腹瀉屬于病毒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腸道感染,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脫水等,其中架子豬和哺乳豬是易感豬群。秋冬更替季節,由于氣溫下降,空氣潮濕,病毒細菌容易繁殖,可生長于豬舍、豬食中,造成生豬腸道感染引發腹瀉。
1.2 豬瘟
豬瘟是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俗稱爛腸瘟,是由黃病毒科豬瘟病毒屬的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發熱、接觸性傳染的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高致死率的特點[2]。豬瘟病疫可造成生豬實質性器官出血、壞死或梗死,是威脅生豬養殖業的重大傳染疾病之一。豬瘟又稱豬霍亂,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或接觸污染的媒介物,經消化道、鼻腔粘膜和破裂的皮膚感染發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春夏多雨季節是高發病季節,嚴重可造成生豬集體感染致死。
1.3 豬偽狂犬病
豬偽狂犬病是由豬偽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導致妊娠母豬流產、死胎,公豬不育,新生仔豬大量死亡,育肥豬呼吸困難、生長停滯等,也是危害生豬養殖業的重大傳染病之一。病豬、帶毒豬以及帶毒鼠類為重要傳染源,可通過空氣傳播或接觸性傳播,具有季節性爆發特征,其中寒冷冬季的多發季節,其他季節也偶有發生。豬偽狂犬病一旦發生,極易導致新生仔豬大量死亡,給豬場或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1.4 豬丹毒
豬丹毒是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現為高熱、急性敗血癥、皮膚疹塊、非化膿性關節炎等,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可通過病豬、帶菌豬以及其他帶菌動物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飼料、飲水、土壤、用具和場舍等,經消化道傳染給易感豬,可造成感染生豬食欲不振、紫紅色的斑塊、呈犬狀坐姿、急性死亡等。豬丹毒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以炎熱多雨季節流行得最盛,可呈現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傳染。
1.5 豬附紅細胞體病
豬附紅細胞體病屬于血液病,其病癥表現為體表蒼白、黃疽、發紺,急性高熱可達到42℃,可造成生豬厭食、反應遲純、消化不良等癥狀。斷奶仔豬為最易感,可導致仔豬生長緩慢,免疫變態反應;懷孕母豬感染可造成乳房或外陰水腫,乳汁分泌不足,缺乏母性等;母豬感染可造成繁殖障礙、受胎率降低、產弱子、流產等;仔豬和育肥豬感染則表現為體溫升高,食欲下降至廢絕、精神不振、呼吸困難等。
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減少生豬常見疾病發病率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生豬養殖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生豬常見疾病的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2.1 定期免疫接種是前提
生豬常見疾病的防治要貫徹“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好預防疾病相關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生豬生長效率。應當建立和完善生豬免疫接種疫苗體系,包括母豬、懷孕母豬、仔豬、育肥豬、架子豬等,跟蹤檢測生豬生長各個階段的差異性,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尤其加強季節性疾病疫苗的接種,避免大面積感染事件發生[3]。
2.2 預防季節性疾病是重點
季節性疾病具有爆發性和廣泛性,嚴重可造成地區內大面積生豬感染。季節性疾病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尤其是在秋冬季節交替時期,由于氣溫下降,空氣濕度大,病菌大量的繁殖,極易發生感染。因此,可以根據疾病的季節性做好相關預防工作,比如在加強疫苗接種的基礎上,結合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使用,增強生豬體抗力,減少疾病感染率。
2.3 科學管理養殖場是保障
生豬常見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通過空氣傳染、食物傳染、接觸性傳染等,可經呼吸道、消化道、體表皮膚等途徑感染發病,因此加強養殖場管理是減少發病率的保障。科學管理生豬養殖場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做好豬舍和養殖場內環境的衛生工作,及時清理豬舍內的糞便和尿液,并定期清潔消毒豬舍,保持豬舍干燥[4]。其次,做好疫情控制工作,一旦發現疫情,立即做好隔離病豬和感染豬工作,防止疫情擴散,同時注意飼料的保存工作,預防食物污染引發腸道感染。最后,做好疫情后消毒工作,徹底清潔和轉移感染豬或病豬的糞便及分泌物,并清潔消毒豬舍、喂食工具、清潔工具等,防止接觸性或食物傳染。
生豬常見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染快、危害大等特點,是生豬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應當通過定期接種疫苗、預防季節性疾病和科學管理養殖場等措施,降低常見疾病的發病率,減少常見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促進生豬養殖業穩定發展。
[1] 鄧良權.淺談秋冬生豬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J].中國畜禽種業,2015,11(9):75-76.
[2] 于廣秋.秋冬生豬常見疾病防治方法[J].新農業,2014,(22):17.
[3] 劉曉云.秋季生豬常見疾病的分析與防治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10):118.
[4] 薛金海.家豬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當代畜牧,2013,17(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