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吉
(昌樂縣五圖街道畜牧獸醫站,山東昌樂 262406)
山羊巴氏桿菌病的預防及治療
趙延吉
(昌樂縣五圖街道畜牧獸醫站,山東昌樂 262406)
本文闡述了山羊巴氏桿菌病的特點、表現癥狀以及診斷方法,并且細致探討了這種病的治療措施,旨在為山羊養殖戶提供借鑒,能夠幫助養殖戶正確防治該種病,提高其經濟收入。
山羊巴氏桿菌病;預防;治療
巴氏桿菌病,是山羊常見的一種傳染病,它是由巴氏桿菌引起的,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巴氏桿菌治病性極強,不僅能夠引起豬、牛、兔以及家禽患病,甚至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近些年來,在我國,患巴氏桿菌病的山羊的數量逐年增加,導致山羊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大幅度下降。然而,依靠病情癥狀來判斷山羊是否患有巴氏桿菌病,對于很多養殖戶來說難度很大,一旦山羊感染了巴氏桿菌病,往往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病情延誤,這嚴重影響了山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山羊巴氏桿菌病在全球范圍內分布極其廣泛,而且沒有特定的發病季節,一年四季皆有可能,只是在氣候變化較大的春初、秋末發病率較高而已。巴氏桿菌病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在溫度與濕度較大的條件下,感染此病毒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有山羊感染了巴氏桿菌病,那么與患病山羊接觸的一切,包括水、飼料以及分泌物等都成為了傳染源,不僅如此,蚊蟲的叮咬也是傳播途徑之一。所以,當山羊患了此種傳染病時,疫情很有可能全面爆發。
3.1 最急性型
該種類型多發病在病毒流行初期。病程較短的患病羊,會在出現呼吸不順暢等癥狀之后病情快速惡化。如果病程較長,身體溫度升高,寒戰,沒有食欲,身體部分皮膚會有紫色板塊出現,如:頸部、腹部以及耳根等,呼吸不順暢,嚴重時會觸發喘鳴的聲音,而口鼻部位會有泡沫狀液體流出,泡沫狀液體呈白色,甚至會有血液混在里面。患有最急性巴氏桿菌病的病羊,會在2d之內快速死亡,死亡率基本為100%。
3.2 急性型
急性巴氏桿菌病是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體溫高達41℃左右,病初是干性短咳,后期會轉變為濕性痛咳,嚴重時咳出的粘液里面會有血液出現,呈犬坐姿勢,呼吸出現極大障礙,甚至會有小的出血點出現在皮膚之上,快速消瘦,心率明顯升高。發病病程會多于5d,但是少于8d,死亡原因多為窒息而死,部分病羊的病情會轉化為慢性山羊巴氏桿菌病。
3.3 慢性型
一般情況下,在病毒爆發的后期會出現慢性巴氏桿菌病,大部分慢性山羊巴氏桿菌病是由急性型發展多來的,主要的臨床癥狀類似慢性肺炎,也有的病癥類與慢性腸胃炎相類似。食欲進一步減退,精神不振,咳嗽,呼吸困難等,除此之外還有行走無力,甚至會出現關節腫脹的情況,消瘦速度急劇加快。若是在發現疫情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治療,慢性山羊巴氏桿菌病是可以被治愈的,反之,則會出現山羊死亡的情況。
4.1 鏡檢法
使用的病料是因急性巴氏桿菌病死亡的羊的心血、肝和脾,此種方法分為兩種,革蘭氏染色和瑞士染色。兩種鏡檢方法都會在染色片中找到大量的短桿菌,均是兩端鈍圓以及兩極濃染,不同之處在于,革蘭氏染色片中發現的短桿菌呈紅色,而瑞士染色片中的短桿菌呈藍色。
4.2 取用與鏡檢法相同的病料進行實驗
將病料分別在營養平板培養基上進行接種,24h候進行觀察,會發現小菌落,而這些小菌落的形狀類似濕潤的露珠,在折射光線下呈現出藍綠色熒光,值得注意的是,折射光線的角度要保持為45℃。
4.3 動物實驗法
取肉湯培養物0.2ml,腹腔接種于小白鼠,20h后,小白鼠死亡。剖解小白鼠可見心外膜點狀出血,取心血、肝臟、脾臟等病料涂片鏡檢發現與病死羊相同的細菌。
4.4 生化試驗法
生化試驗法包括硫化氫試驗與靛基質試驗。第一,是硫化氫試驗,在醋酸培養基里面接種少量菌落,注意挑取菌落要使用白金耳,在37℃的恒溫條件下培養24h后進行觀察,會發現穿刺線呈現出黑色,由此可以得知該試驗結果是陽性。第二,靛基質試驗,同樣是使用白金耳來挑取少量菌落,不同之處在于,在蛋白胨培養基中進行接種培養,3d之后,將靛基質試劑加入到培養基中,觀察發現兩種液體接觸的地方會呈現紅色,結果得出試驗呈為陽性。
4.5 藥敏試驗
藥敏試驗法按照常規紙片藥敏法來進行即可。使用鹽酸土霉素或者是先鋒霉素,試驗結果呈高致敏性。而使用恩諾沙星以及小諾霉素,則致敏性程度為中度。如果使用的是四環素以及慶大霉素,那么試驗結果為低度致敏性。
5.1 預防措施
首先,對山羊進行科學飼養,及時清理羊圈內的排泄物等,確保羊圈整潔干凈。定期進行消毒,有一點值得注意,不僅要對羊圈進行消毒,羊圈周圍的環境也要消毒。其次,因為溫度變化大會降低山羊的免疫力,從而發生巴氏桿菌病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所以必須嚴格控制好羊圈內的溫度,避免氣溫出現較大波動。同時,對羊圈內的養殖密度進行控制,保持羊圈通風透氣。再次,定期滅殺蚊子以及蒼蠅等害蟲,減少巴氏桿菌病度的傳染途徑。最后,在氣候變化較大的春初以及秋末,要給羊群接種相關疫苗,增強其抵抗巴氏病毒桿菌的能力。如果發現有山羊出現巴氏桿菌病的臨床癥狀,一定要及時進行隔離,并向畜牧防疫站進行報告,同時進行相關的滅菌殺蟲處理,降低病毒傳播的概率。
5.2 治療方法
在確定山羊患有巴氏桿菌病后,必須立即將病羊與可疑病羊隔離,對為患病的山羊進行仔細觀察與體溫檢測,同時用10%的石灰乳給圈舍消毒,每日2次。 給發病山羊喂食多維水溶液與鹽酸土霉素溶液,防止病羊出現脫水癥狀,與此同時,需要為病羊肌肉注射世紀先鋒霉素,每天1次,注射3日后,與恩諾沙星交替用藥,持續1周后即可治愈。
綜上所述,山羊巴氏桿菌病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會發生的傳染病,如果始終保持羊舍的清潔衛生,通風透氣,減小羊舍溫度變化,再采用一些其它的合理的預防措施,一定能夠保證山羊不會感染巴氏桿菌病毒,增加山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1] 孫寶金.羊巴氏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4,(1):42-43.
[2] 陳新梓.一例山羊巴氏桿菌病的病原分離及鑒定[J].福建畜牧獸醫,2013,(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