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遠,楊春,陳勇,羅福成,付健
(1.四川省阿壩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四川茂縣623200;2.四川省阿壩州畜牧科學技術研究所,四川 汶川623000)
阿壩州農區肉羊養殖品種選擇及雜交改良
陳志遠1,楊春1,陳勇2,羅福成1,付健1
(1.四川省阿壩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四川茂縣623200;2.四川省阿壩州畜牧科學技術研究所,四川 汶川623000)
1.1 自然生態條件 阿壩州農區泛指四川省阿壩州境內適宜進行農業種植,海拔在800~2800m的區域。
海拔2600~4100m的地帶是寒溫帶,年平均氣溫1~5℃,是林地、草山主要分布區域,這一區域適宜飼養牦牛、藏系綿羊,本地藏山羊可季節性放牧。海拔2600m以下的河谷地帶為干旱、半干旱地帶,是主要的農業種植區域,其氣候干燥、溫涼,年平均氣溫5.6~8.9℃,是山羊養殖集中區域,該區域的生態環境適合發展肉用山羊。
1.2 飼草飼料資源 區內種植農作物以玉米、小麥、青稞、油菜及豆類(胡豆、豌豆、黃豆)等為主。在農業產業結構中種植業逐步向水果、蔬菜、中藥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糧食總產量不斷減少。
農區野生飼料資源豐富,州內大部分草山草坡與農區相連,便于舍飼放牧結合養殖。地勢陡峭,草山草坡適宜山羊放牧。隨著阿壩州生態經濟戰略實施,禁、限牧政策會長期推行,但這部分禁限牧區域占可利用草山草坡總面積的比率不超過10%。
1.3 阿壩州山羊地方品種 阿壩州山羊地方品種有藏山羊和汶川銅羊(成都麻羊),其中藏山羊數量約30萬只,分布在州內所有農區縣,銅羊數量約1萬只,主要分布在汶川縣。
藏山羊和汶川銅羊體格小、生長發育慢、繁殖力低、生產性能差,不適應舍飼養殖,因而藏山羊、汶川銅羊不適合作規模化、集約化肉羊飼養品種。
本地品種山羊群體數量大,對當地海拔條件、地勢及粗放的飼養管理方式有極強的適應性,可作為雜交改良母本。
阿壩州已引入的山羊品種主要有:波爾山羊、南江黃羊、金堂黑山羊、簡陽大耳羊、薩能奶山羊、遼寧絨山羊等,其中薩能奶山羊數量很少,遼寧絨山羊已無純種,但存有改良后代。
引入良種羊的適應性因引入地的海拔、飼養管理水平及品種純度等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實踐發現波爾山羊、南江黃羊對高海拔、低氣溫的耐受能力強于金堂黑山羊和簡陽大耳羊;引入品種羊與本地山羊的雜交后代均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引入品種羊對放牧和舍飼均能適應,但對飼養管理條件的要求高于本地羊,特別是對營養的需求量遠高于本地羊。在營養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引入羊普遍表現出發病率增加、繁殖力下降,生長發育指標達不到品種一般水平,甚至大批死亡的情況。引入羊的耐寒能力不及本地羊,保溫不當時,引入羊掉膘嚴重,冬羔成活率很低。從適應性表現看,引入品種純度越高,適應性越差,低代雜種適應性高于高代雜種;引種地與引入地氣候條件越接近,羊適應性越好。
2.1 波爾山羊 2003年阿壩州汶川縣實驗性引入波爾山羊種羊進行雜交改良,以后其他各縣逐步引入波爾山羊純繁和雜交改良本地山羊。
目前全州農區縣均有波爾山羊引入,但引入數量不多,質量不高。據不完全統計,全州有純種波爾山羊約300只左右,波雜羊5000只左右。純繁養殖主要集中在汶川縣、理縣、小金縣,飼養管理方式有舍飼和放牧。調查8個波爾山羊純種養殖戶發現,波爾山羊能適應阿壩州農區氣候條件,能適應放牧和舍飼養殖。
波爾山羊作父本改良本地山羊,F1代雜種優勢明顯。據測定,用波爾山羊改良仁壽本地羊,羊出生重和10月齡重分別比母本羊重51.23%、76.34%,用波爾山羊改良簡陽大耳羊,羊出生重和10月齡重分別比母本羊重36.68%、51.36%。用波爾山羊改良本地藏山羊效果較好,波雜一代生產性能有很大提高,據測定,放牧補飼條件下,周歲波雜一代羊的體重比本地羊重40%以上。波雜一代羊耐粗飼,抗病力強,對海拔2800m的放牧環境適應性良好。
2.2 黑山羊 阿壩州理縣2005年實驗性引入黑山羊進行純繁和雜交改良試驗,以后其他各縣逐步實驗性引入黑山羊。
目前全州農區縣均養殖黑山羊。由于引種較早、引種地較近,黑山羊引入數量相對較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州純種黑山羊引入約1000只左右,主要集中在汶川、理縣、茂縣的低海拔河谷地區。
據引種情況看,黑山羊能較好地適應海拔2000m以下地區的氣候條件,飼養管理條件良好時,其生產指標接近原產地。
應用金堂黑山羊雜交改良本地山羊的試驗表明含金血50%、75%的雜種羊比本地羊的生產性能明顯提高,雜種優勢突出。
2.3 南江黃羊 南江黃羊產于四川省南江縣,具有性成熟早、生長發育快、繁殖力強、產肉性能好、適應性強、耐粗飼的特點。南江黃羊適宜在農區、山區飼養。
南江黃羊雜交改良本地羊效果較好,用南江黃羊作父本改良本地山羊,F1代雜種優勢明顯。據測定,用南江黃羊改良通江本地羊,羊出生重和10月齡重分別比母本羊重40.56%、71.26%,用南江黃羊改良南江本地羊,羊出生重和10月齡重分別比母本羊重23.75%、58.33%。阿壩州引入南江黃羊較遲,引入量較少。
2.4 簡陽大耳羊 簡陽大耳羊是由美國努比亞羊與簡陽本地羊經50多年的雜交選育而形成的品種。簡陽大耳羊被毛以黃褐色和黑色為主,具有體格高大,生長速度快,產羔率高,肉質好、膻味低,板皮質量優良等特點。簡陽大耳羊阿壩州引入較遲,引入量較少,調查的純種養殖戶有兩戶,養殖規模為200多只,引入地海拔2000~2500m,飼養方式為舍飼和放牧。該品種對引入地的適應性較差。
3.1 品種選擇 阿壩州海拔2000m以下地區可選擇引入波爾山羊、金堂黑山羊、南江黃羊、簡陽大耳羊等。海拔2000~2800m的區域可引入波爾山羊、南江黃羊。
3.2 引種地選擇 汶川、理縣、茂縣海拔較低地區、有養殖良種羊經驗的養殖場,可從原產地的種羊場引進高品質的純種羊。
一般養殖場、以雜交改良為目的的養殖場,可就近引種,綜合考慮引種成本和用途可引入高代雜交改良羊。
較高海拔地區、以放牧為主的養殖戶引種時應注意羊的適應性,建議就近引入含本地藏羊血液的種羊。
3.3 品種純度選擇 一般品種純度越好的羊種用價值越大,飼養管理要求越高,但在適應性、抗病力等方面的表現往往較差。
阿壩州農區引入肉用山羊一是純繁,二是用于雜交改良。從引種實踐看,本地區的生態環境與引種地有較大差異,引種羊死亡率較高,故無論純繁還是進行雜交改良都應把引入羊的適應性放在首位考慮。若以純繁為主,可選擇引入純種或高代雜種羊,若用于雜交改良本地羊,可選擇雜交改良羊。低海拔區域可選擇引入品種較純的種羊,高海拔區域可選擇引入雜交改良羊,最好是對高海拔條件有較強適應性的雜交改良羊。
4.1 可利用南江黃羊肉用性能好,繁殖力強,對高海拔氣候適應性較強,體型不大的特點,先與本地羊雜交,再用F1母羊與肉用性能好的波爾山羊雜交。此方案適合在阿壩州所有農區采用。
4.2 可利用金堂黑山羊高繁殖力,種羊價格相對便宜的優點,先與本地羊雜交,再用F1母羊與肉用性能好的波爾山羊雜交。此方案適合阿壩州海拔2000m以下的區域采用。
4.3 本地羊體格較大的直接采用波爾山羊級進雜交。此方案適合阿壩州所有農區采用。
4.4 可利用薩能奶山羊產奶量高和對高海拔條件適應性強的特點,先與本地羊雜交,再用F1母羊與肉用性能好的波爾山羊雜交,以獲得產奶量高的基礎母羊群,F2代后可用波爾山羊級進雜交,也可在F2、F3代橫交選育。此方案適合阿壩州所有農區采用。■
S826.92
C
1001-8964(2017)12-0017-02
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