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祖浩/江西省萬安縣畜牧獸醫局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困難及建議
熊祖浩/江西省萬安縣畜牧獸醫局
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畜禽飼養量越來越多,特別是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病死畜禽數量也逐漸增多,病死畜禽是動物疫病主要的傳染源,也是生態環境重要的污染源,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涉及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畜牧業健康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問題,為此,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任務越來越艱巨,形勢越來越嚴峻,要求越來越高。
1.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要求。
(1)《動物防疫法》第十九條、第七十五條,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第十九條 、第二十一條、第三十三條、第四十二條對畜禽養殖場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實施建設以及未進行無害化處理的處罰作出了規定。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4〕47號),明確了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以及所在地縣級政府和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的責任。并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范圍由規模養殖場(區)擴大到生豬散養戶。農業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農醫發〔2013〕34號)明確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方法和要求。
(3)江西省對病死畜禽無害化工作高度重視,2015年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于建立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的實施意見》。省農業廳制定了《江西省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明確了工作任務和目標。省畜牧獸醫局指定了《江西省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體系建設規范》。
2.萬安縣無害化處理現狀。
(1)處理方式。①直接掩埋法:主要用于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發現的病死畜禽,城市和鄉村公共場所發現的病死畜禽的處理,以及部分散養戶病死畜禽的處理;②建設化尸窖處理法:全縣畜禽規模養殖場以及部分畜禽養殖專業戶目前均采用此方式,93家規模養殖場和38家畜禽養殖專業戶采用此方法;③堆肥發酵處理法:3家生豬規模養殖場目前采用此方式;④集中處理場:按照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縣畜禽養殖規模情況,我縣正在建設一個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廠以及配套建設相應的收集體系。
(2)處理成效。萬安縣2016年生豬飼養量47萬頭,牛飼養量10.8萬頭,家禽飼養量268萬羽,生豬規模養殖場86家,飼養量占75%,牛規模養殖場7家,家禽規模養殖場3家,累計建設化尸窖141座,4 260 m3,發酵法處理池3座,200 m3,2016年全縣處理病死豬2.6萬頭,牛0.03萬頭,家禽8萬羽,其中病死豬以化尸窖和堆肥發酵處理為主,牛和家禽以直接掩埋為主,確保對所有病死畜禽執行“五不一處理”制度,即不宰殺、不銷售、不食用、不轉運、不丟棄,就地無害化處理。
1.無害化處理集中化、專業化處理水平不高。直接掩埋法和化尸窖操作簡便,但也存在選地困難,同時也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不能資源化利用。采用化制等先進工藝建設無害化集中處理場及其配套設施,由于占地面積較大,受社會公眾對處理場的不理解,以及用地政策,存在征地困難,手續難辦。
2.財政補償機制不完善。一是僅僅對于養殖和屠宰環節病死豬每頭80元的無害化處理費用補助,其他環節產生的病死動物沒有無害化專項處理經費;并且斷奶前后小豬、育成豬、母豬均為每頭80元。二是申報手續繁雜,從申報到補助到位周期長 。導致部分養殖場(戶)存在消極心理,不愿意根據有關規定上報處理病死畜禽,從而影響了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3.基層動物衛生監管力量不足。
由于目前動物衛生監督體系還不盡完善, 鄉鎮畜牧獸醫站在編人員少,無工作經費,無執法辦公用交通工具,工作任務重,既要負責畜牧業生產調查摸底和統計工作,又要負責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技術指導,還有畜牧業項目實施,動物防疫和檢疫工作,還要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進行監管,為此出現力不從心、執法力量和能力不足的現象,對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無法做到全方位、全天候布控和監督。
1.完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法律法規。明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和收集點建設用地農用設施用地,明確規定應享受的具體稅費政策優惠;明確規定建設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場和收集點應辦理的證照以及辦理程序和需提供的材料。更改原先病死畜禽“五不一處理原則”中不轉運的規定,明確從養殖場戶到收集點到集中處理場轉運病死畜禽的合法性及要求,既要避免操作人員的法律風險,也要杜絕道德風險。
2.完善財政補償機制。簡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補助申報手續,將生豬以外的病死畜禽納入補助范圍;對不同的畜禽和不同階段死亡的個體要區別對待,確定不同補助標準,縮短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撥付周期,每月或每季撥付一次,可以采取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先預撥,撥付的補貼款如有不足,地方財政可先行墊付,以后據實清算,取消補助資金,由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分攤的規定,改由中央、省兩級財政負擔,并將資金直接撥付到縣財政,減少中間環節,加快資金撥付,確保無害化處理場正常運行。
3.加強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
各行政村對轄區養殖場實施登記備案管理,第一時間報告死亡動物信息,對生豬進行普查和收取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保費,協助保險查勘理賠。
4.完善動物衛生防疫監督體系,強化監督執法。一是對官方獸醫人員不足的,盡快從相關專業大學畢業生中招錄,二是每年要對基層獸醫人員進行輪訓,提高動物衛生監督隊伍人員素質和工作能力,三是規定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場和收集點以及畜禽養殖場內部處理點需配套建設遠程監控設備,同時與縣鄉動物衛生防疫監督機構聯網,明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生豬保險遠程查勘和監管影象資料的法律效力,減輕基層獸醫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
5.提供無害化處理的資金保障。
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應加強對貧困地區縣鄉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所需經費的補助,以確保縣鄉兩級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正常開展和動物尸體全面規范處理。
感謝“江西省生豬產業體系吉泰盆地綜合試驗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