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廣雙/河北省泊頭市泊頭農業局防疫站康娟 王林果/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雞大腸桿菌病混感的診斷與防治
左廣雙/河北省泊頭市泊頭農業局防疫站康娟 王林果/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發病情況
2017年5月20日,河北省泊頭市劉某家5月齡土雞13 800只67日齡開始發病,最初雞只出現呼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咳嗽、呼吸道啰音、部分雞只拉黃綠色稀糞等癥狀。劉某認為是支原體混合病毒感染的呼吸道問題,自行采用沙星類藥物加抗病毒藥對雞進行治療,每100 g配水60 kg,連用3 d,治療3 d后無明顯治療效果,至5月23日,雞群采食和飲水均下降,其中采食量下降20%,通過拌藥方式投藥困難,24日下午客戶用5支30%氟苯尼考配250 ml生理鹽水對病雞進行注射治療,1 ml/只注射(相當于20 mg/kg)。5月24日晚上開始陸續有雞死亡,至5月25日早晨共死亡120只,5月26日早晨至27日早晨共死亡250只,采食量下降30%,劉某隨即請求幫助。
5月27 日中午,筆者到達現場。問診了解到免疫情況,75日齡免疫禽流感H5疫苗0.5 ml,分別在雞只30和60日齡新城疫活疫苗做過飲水免疫,距今已有90 d,整個過程沒有做過任何有關禽流感H9的疫苗。現場觀察到大部分雞呈現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呼吸道有啰音、咳嗽,嗉囊積水、口流黏液等癥狀,白痢。剖檢病雞見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等3 種癥狀特別嚴重,腹腔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覆蓋、盲腸扁桃體出血,腸黏膜出血較輕。
下午建議其采用普萊柯速克1瓶(0.1 g/100斤雞)+干擾素(標準量的3倍)+普萊柯多抗(1 ml/只)混合注射。27日晚至28日早晨死亡120只,解剖4 只仍然有3只有纖維素性包心包肝,采食量恢復到50%,飲水增加,用藥12 h后,死亡顯著減少。5月29 日晚至30日早晨共死亡3只,采食和飲水恢復到正常水平。
為搞清楚病例是否存在病源感染,5月30日早晨,取病雞3 只送中科基因檢驗,檢驗項目包括3個 :(1)H9亞型禽流感;(2)大腸桿菌病;(3)新城疫病毒。檢測結果顯示H9亞型禽流感和大腸桿菌均呈現陽性結果,說明病料中存在兩種病原;而未分離到新城疫病毒病毒,呈陰性結果。
(二)分析與討論
近年來由于養殖場集約化程度的提高,大腸桿菌多與其他病原混感,對養雞業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大腸桿菌對石碳酸和甲酚高度敏感,但粘液和糞便的存在會降低消毒劑的效果,在自然界中分布極廣,可以說凡是有哺乳動物的和禽類活動的環境,其空氣、水源和土壤中均有本菌存在的可能。
大腸桿菌在飼料、飲水、雞的體表、孵化場、孵化器和墊料等普遍存在,其中種蛋表面、雞蛋內、孵化過程中的死胚及在蛋中分離率較高。消化道中大腸桿菌,飼料和飲水為本菌污染所致,尤其以水源被污染引起發病最為常見;呼吸道中大腸桿菌,沾有本菌的塵埃被易感雞只吸入,進入下呼吸道后侵入血流而引起;種蛋產出后為糞便等贓物沾污而攜帶本菌,尤其是蛋溫降至環境溫度的過程中,蛋殼表面的大腸桿菌很容易穿透蛋殼進入蛋內,這種種蛋常于孵化后期引起死胚,或剛孵出的小雞即感染該菌;公、母雞與易感雞交配可傳染該菌;經蛋傳播,患有大腸桿菌性輸卵管炎的母雞,在蛋的形成過程中本菌即可進入蛋內,這樣造成經種蛋的垂直傳播。
感染該菌致病表現多樣性,臨床上常見下列類型:胚胎與幼雛早期死亡、氣囊炎、急性敗血癥、雞卵黃性腹膜炎、肉芽腫、心包炎、滑膜炎、腸炎、全眼球炎、關節炎和足墊腫、生殖器官病等。
最頭疼的是大腸桿菌的血清型眾多,調查結果表明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血清型,同一地區不同雞場有不同的血清型,甚至同一雞場同一雞群可以同時存在多個血清型,如某雞場分離到9個致病性的血清型,目前我國已報道的雞致病性大腸桿菌血清型50個。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末、春初多雨、悶熱、潮濕季節多發。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幼雛和中雛發生較多,發病較早的4日齡,通常以1月齡前后的幼雞發病較多,日齡較大的也會發病,有時也可造成嚴重損失,但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低與飼養管理水平、環境衛生等因素的關系較大,若混有其它病原體或應激因素的影響使其感染更為嚴重。
研究證明,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V)毒力與HA蛋白酶的裂解作用有關。高崧等(2001)報道,禽源大腸桿菌(E.coli)的外源性酶能將H9N2的HA切割,雞體內存在的大腸桿菌亦可產生類似效應,即增強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V)的毒力,因此大腸桿菌與禽流感H9混感會導致雞群死亡率增高。
(三)防治方法
鑒于大腸桿菌發病的發生與外界各種應激因素有關,防治的原則是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降低雞舍的飼養密度,注意控制雞舍溫濕度和通風,減少空氣中細菌污染,禽舍和用具經常消毒,種雞場應加強種蛋收集、存放和整個孵化過程的衛生消毒管理,搞好常見多發病的預防工作,減少各種應激因素,避免誘發大腸桿菌病的發生與流行。
免疫禽流感H9疫苗是預防H9亞型禽流感最好的方法,本病例中沒有做任何禽流感H9亞型疫苗,雞群一直處在亞健康狀態,一旦感染大腸桿菌后,低致病性可轉化成高致病,故建議散養的優質雞最好在90 d以前做1~2次H9亞型流感滅活疫苗免疫接種。
雞群發病后可用藥物進行防治,近年來在防治本病過程中發現,大腸桿菌對藥物極易產生耐藥性,因此防治本病時,有條件的地方應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或選用本場過去少用的藥物進行全群給藥,可收到滿意效果。早期投藥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雞,促使痊愈。同時可防止新發病例的出現。雞已患病,體內已造成上述多種病理變化的病雞無治療價值。針對有H9混感的雞群人為提供H9抗體,注射H9高免卵黃抗體是最佳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