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悅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休息時用音樂來放松自己,這是精神生活的一種需求。音樂表演心理是一種經過長期實踐的審美積累,它是一種大腦形成的條件反射,一旦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本文對音樂表演過程中幾個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論述,對這些問題的解決途徑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情感表現的各個主要維度進行論述。
【關鍵詞】聲樂表演;心理問題;情感維度
中圖分類號:J60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082-02
創造主體的心理特性是音樂表演的核心,創作主體對心理起到支配作用,音樂表演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而是由多重要素構成的,比如說情感、想象、記憶等,再創造也是音樂表演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音樂表演和其他音樂心理的不同之處。
一、音樂表演心理的關鍵要素
(一)意境和心境
音樂表演的意境是指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境界,它以創作者的情感表達為內核。意境的產生,不單單是創作者的情感與外界因素的有機結合,更是表演者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形式,是情感與外界因素更深層次的融合。藝術的創作離不開對創作對象的直覺感受,但同樣需要對創作要素的深層記憶,通俗地說就是將對創作對象的感覺和知覺完美地表現出來。因此,也可以說藝術的創造的本質是對事物的另一種形式的認知,如果想要在音樂表演中將“意”與“境”深層次地融合,就要重視藝術創作過程中的知覺培養。
音樂表演的心境是指表演者的一種情感狀態,是一種心理情緒。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情緒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對于藝術的創造需要一種獨特的情緒,并不是任何情緒都適用于藝術創作,所以說,音樂表演的心境指的是在藝術創造過程中最出色的一種情緒表現,這種情緒狀態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創作激情,而是與之并列的一種情緒狀態。情緒主要分為三個類型:激情、熱情和心境。激情是情感表現最激烈的一種狀態,而心境是相對穩定和平靜的心理狀態,熱情則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狀態,因此心境是最適合藝術創作的一種情緒。
(二)情感
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情感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自我情感,是在生活經歷中對事物的感知而產生的情感;另一種則是情感體驗,這類情感是在藝術創作中產生的情感,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這兩種情感類型雖然來源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處于動態的變化之中,都是人類主觀認知和客觀刺激而產生的情緒變化。
在對藝術的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上述兩個情感以外的情感,這種情感的獨特之處在于:自我情感可以通過形象表達出來,情感體驗則可以通過語言來進行表達,但第三種情感卻是源于人類的知覺,僅通過語言和形象是不能夠對其進行表達的。一個優秀的藝術創造者,往往能夠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在藝術中感受到這種情感。不論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還是藝術領域,都對人類的情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情感是一個人生存和生活的基礎,同樣也是藝術創作的核心。
(三)理解
音樂表演是一項將情感與技巧相融合的行為表現,同時也是對音樂作品創作的過程。再次創作的局限性在于,表演者只能在原有藝術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因此,對于原作品的理解就成為了表演者音樂表演效果的關鍵。只有充分理解原作者在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才能將藝術作品的精髓展現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音樂表演的質量。
在對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之前,表演者必須對作品的內容、情感進行充分理解和消化。在音樂表演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音樂感。只有充分理解藝術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才能具備這種音樂感,也才能夠同藝術作品產生共鳴,提高藝術作品二次創作的質量。如果表演者能夠對作品進行深刻的認知,將自己的情感與作品的思想形成共鳴,那么在正式的音樂表演過程中就能夠將作品蘊含的情感完美地表現出來。所以,想要提升音樂表演的水準,不但要熟練掌握表演的技巧,還要增強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能力,感知作品中的藝術情感,理解音樂作品的藝術思想。
二、音樂表演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途徑
(一)增強藝術修養,提升情感感知
音樂表演是一項復雜的行為活動,它包含多種要素,表演者不但要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還必須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藝術修養指的是道德、文化、藝術等素養的一種綜合表現,這也是成為一個優秀藝術家的必備表現。藝術修養和音樂表演的心理有著直接的聯系。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表演者能將藝術作品的深層內涵挖掘出來,并通過情感表現展現出來。一部藝術作品所蘊含的要素是非常豐富的,它不但包括創作的背景、作者的經歷、創作的動機等,還包括創作者的情感表現,和作品的深層內涵。所以說,如果表演者僅具備熟練的表演技巧進行音樂表演,只能是炫技,并不能將音樂的魅力表現出來,不能打動觀眾。只有將技巧和素養相結合,才是正確的音樂表演方式。
(二)提升學習能力
想要保障音樂表演的出色效果,表演者必須要有一個和諧的心境,不能輕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明白音樂表演的幾個主要心理要素。只有具備保持和諧心境的能力才能夠實現出色的音樂表演效果。音樂表演者雖然不是對音樂作品進行直接創作,但也是一種藝術二次創作的形式,對表演者同樣具有較高要求。所以,音樂表演者必須進行不斷的學習和摸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表演技巧。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音樂表演的綜合素養。
(三)加強表演實踐
表演技巧的掌握和專業素養的提升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是音樂表演需要大量的實踐,積累經驗。如果缺乏實踐經驗的積累,在正式的音樂表演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發揮失常的現象。
1.樹立強大的自信,在表演和實踐過程中,要學會鼓勵自己、暗示自己,讓自己保持一個積極心態。
2.在音樂表演過程中,表演者經常會出現緊張的情緒。緊張情緒的原因有多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某方面技能掌握得不夠熟練。因此,表演者要針對自身的不足,加強訓練。另外,還要掌握一些消除緊張情緒的方法。
3.通過實踐積累經驗。表演者本身的能力和素質固然是實現出色表演效果的必備因素,但也不能忽視經驗積累的重要性。在日常學習中,表演者要多爭取表演的機會,將學到的知識通過實踐表現出來,不斷積累表演經驗。
三、音樂表演中的情感維度
(一)情感的傳達
音樂表演的本質是將音樂的魅力和音樂作品的思想傳達給觀眾。要通過表演者的表演,將作品中的情感表現出來,而不是表現表演者本身。在音樂演唱過程中,不是單純對音樂的表達,同時也是對文學的表達,是文學藝術和音樂藝術的結合體。優秀的音樂表演能夠讓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文學中蘊含的思想和文化。
(二)情感表現的幾個境界
心理學家經過大量研究發現,人類的情緒會受到聲音的影響,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對人們的情緒產生不同的影響。音樂作為一門生活的藝術,它根據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對情感進行表達,這是這門藝術的一個顯著特點。在對音樂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包含了多重情感的交匯,創作者的情感、演唱者的情感、聽眾的情感,因此在音樂表演過程中就有著不同的情感表現境界,分別是虛實合一、形神合一,以及表演的最高境界。
1.形神合一:這里的“形”是指音樂表演的節奏和曲調等因素,這些因素是包含作者情感的一種標志。但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如果僅僅將這些要素表現出來是遠遠不夠的,表演者還要根據不同音樂作品的形,也就是音樂要素,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情感和思想,在表演中將這些情感和思想表現出來,這樣才能實現形神合一。
2.虛實結合:虛實結合的關鍵在于能夠將虛轉化為實,也就是說,將音樂符號中蘊含的情感和思想表現出來。因此,表演者在進行音樂表演之前,一定要認真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作品的音符和曲調,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并在表演過程中將其表現出來,傳遞給觀眾。不僅如此,一個優秀的音樂表演者還應做到化虛為實,在對音樂作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將對生活的情感和作品的理解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給觀眾,也就是說將情感和思想這些抽象的東西通過表演技巧表現出來。
3.音樂的最高境界:音樂是一門藝術,它蘊含著對生活的豐富情感和創作者的思想,但這些情感和思想并不是抽象存在的,它通過具體的表現形式而以客觀的狀態來展現。可以說,音樂是抽象和具象的結合體。它在具體的表現中,將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蘊含之中,所以說,音樂中的意境是創作者和表演者的心境表現,是一個抽象的事物。音樂表演者要通過客觀的表演技藝將音樂的情感和思想這種抽象的存在表現出來,這是音樂表演的最高境界。
四、總結
總而言之,心理因素是音樂表演的核心部分,音樂表演是音樂藝術的具象表達,包含著豐富的因素,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出色的音樂表演要求表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和專業技能,這也是在表演中散發音樂魅力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音樂表演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音樂素養,不斷積累經驗,用心去感受音樂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思想,通過音樂表演將這些抽象的藝術通過具象的形式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1]羅宇佳.高等學校音樂表演專業學業表現性評價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楊健.音樂表演的情感維度[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4.
[3]劉洋.談鋼琴演奏者音樂表演心理素質的構建[J].黃河之聲,2014,(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