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一場成功的鋼琴演奏,除了演奏者具備嫻熟和過硬的演奏技術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在演奏過程中完美展現音樂內涵。本文就心理因素對鋼琴演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旨在幫助演奏者彈奏出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的音樂。
【關鍵詞】心理因素;藝術調節;鋼琴演奏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02-01
演奏者較強的心理調控能力和嫻熟的鋼琴演奏技術,是達到良好的鋼琴演奏效果的前提。如何在演奏過程中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對情感進行完整表達,使演奏水平達到最佳?這是每一位鋼琴演奏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心理因素對鋼琴演奏的影響
(一)鋼琴演奏的關鍵是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想使鋼琴演奏順利完成,既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如果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沒有保持適度的情緒,或是情緒煩躁,則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演奏水平。由此可見,鋼琴演奏的關鍵,是演奏者擁有良好的心態。
(二)激發演奏者二度創作的是良好的心理因素。一個高水平的演奏者,不僅要深刻理解曲目所蘊含的思想,還要對曲目的基本指法熟練掌握,同時還應具有創新意識,能根據自身的理解,做好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獨特的演奏風格,是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必須具備的條件,能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作為鋼琴演奏者,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有效調節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對鋼琴曲目進行全新演繹。
二、鋼琴演奏心理素質的藝術調節策略
長時間堅持不懈的練習,是演奏者獲取高水平演奏技藝的必備條件。而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獲得,也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和調節。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培養鋼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質的策略。
(一)具備過硬的演奏技藝和扎實的理論知識。一個出色的鋼琴演奏者,手指、手臂與腳之間能密切配合,具備有效協調能力,不僅理論知識扎實,同時演奏技藝過硬。鋼琴演奏成功的基礎,是對鋼琴演奏技藝的熟練掌握。只有演奏者具備過硬的演奏水平,在演奏過程中才能以平和的心態,充分展現自身的演奏技藝。同時,演奏者還要對難點段落以及每一個技巧、音色進行認真練習。
(二)能夠熟練掌握所要演奏的曲目。通常情況下,鋼琴曲目能展現時代和地域特點,類型廣泛。對鋼琴曲目的準確把握,是演奏成功的關鍵。首先,鋼琴演奏者應充分了解所要演奏曲目的風格,將曲目的每一個段落記熟。和平時的練習相比,現場演奏氣氛比較緊張,如果演奏者心理素質不強,會經常發生忘記演奏章節的情況。演奏者只有熟練掌握了鋼琴曲目,才能有相對輕松的心態。
(三)對演奏過程中的心理狀態進行適時調節。若要對鋼琴演奏曲目進行完美表達,需要鋼琴演奏者將自身多個器官有效調動起來,同時配合密切。鋼琴演奏的關鍵,就是演奏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如果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情緒出現波動,則一定會影響到整體的協調性。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狀況,演奏者應對樂曲的美感和意義深入體會,在演出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盡量消除緊張感。同時還需要做好心理保養,穩定情緒,進而有效調節和控制大腦及身體的各個部位。
有機會和條件的演奏者,應盡可能熟悉演奏廳的情況,認真對待每一場演出。對自身的演奏結果不要過于看重,以免干擾心態,不能發揮出真實的演奏水平。
(四)注重在平時積累舞臺演奏經驗。良好的鋼琴演奏心理素質,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和調節。演奏者通過具體的鋼琴演奏活動,體現其藝術實踐。鋼琴演奏者提高心理素質的必要條件,是具備豐富的表演經驗。在鋼琴曲目的表現力上,具有豐富表演經驗的演奏者能更好地發揮水平。因此,培養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演奏者演奏水平的不可或缺的途徑,就是增強藝術實踐。所以,鋼琴演奏者在平時要重視舞臺表演經驗的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調節能力。
此外,合理的訓練方法,是提高演奏水平的關鍵。演奏者要合理制定訓練計劃,使技藝發揮到極致。
三、結語
演奏者擁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是鋼琴演奏取得成功的關鍵。每一位鋼琴演奏者應在平時注重對演奏心理進行剖析,通過調節,使心理自控能力逐漸提升,避免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出現各種差錯。同時,演奏者還要對各種有效的訓練方法進行積累和探索,盡可能地消除影響鋼琴演奏效果的心理因素,遵循科學規律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逐步提高鋼琴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蒲熠.淺談高校鋼琴教學理論的演變[J].大眾文藝,2016(6).
[2]蒲熠.試析李斯特第二波蘭舞曲之演奏技法[J].大眾文藝,2015(4).
[3]蒲熠.如何祛除臨場鋼琴演奏的心理緊張[J].黃河之聲,2015(2).
[4]蒲熠.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舞臺,2015(5).
[5]蒲熠.鋼琴演奏緊張心理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大舞臺,2014(2).
作者簡介:
陳 靜(1977-),女,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碩士,研究方向: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