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一一

不得不承認,《愛樂之城》(La La Land,2016)是近年來在商業上最成功的歌舞電影,截至上周已在美國本土拿下1.26億美元的票房。《愛樂之城》還獲得了第74屆金球獎七項大獎,并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和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而最新消息是,在倫敦舉行的第70屆英國影視藝術文化學院電影頒獎禮上,《愛樂之城》再奪五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可以說,《愛樂之城》獲得了商業和學院的雙重認可。
去年底過世的英國評論家阿德里安·吉爾在談到當代美國電影時曾說:“美國的天才創作者們總是善于發現那些復古、熟悉而老舊的事物,把它們重新包裝一下,就成了新穎、刺激而年輕的東西。”這也是沙澤勒拍攝《愛樂之城》的初衷,他希望通過電影回到歌舞片的鼎盛時期。
La La Land是洛杉磯的別稱,《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安·沙澤勒想展現洛杉磯不常在電影里被展現的那一面,羅曼蒂克的那一面。大多數關于洛杉磯的電影,要不是展現搞笑、娛樂的那面,要不就是很黑暗的,充滿罪惡的城市叢林的那面。他說自己想避免這些,讓那里成為情人間展開浪漫愛情的空間,去歌頌這個城市的美妙,以及這里的天空、建筑、植物和望不到盡頭的街道。
雖然許多人對傳統歌舞片依舊抱持著“過時”“老土”的看法,但這種藝術形式依舊根植于現代文化的精髓里。也正因為如此,當人們看到有一位大膽的導演通過《愛樂之城》,將這種大場景大制作的傳統歌舞片,以最大程度還原出來,星空下的小路上,街角的路燈點亮著一段用芭蕾舞演繹的命中注定的浪漫愛情。
電影中加入了好萊塢四五十年代歌舞片的經典元素,通過華麗的影音效果向那個大師輩出的年代致意。影片一開始就為觀眾帶來一場許久未見的宏大歌舞——洛杉磯清晨擁堵的高速公路上,摩肩接踵的車頂變成了歌舞秀場。而整場戲則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鏡頭隨著一位位演員的動作,從車里到車頂,在主題曲《Another Day of Sun》的歌聲中,用奔放的舞蹈演繹著忙碌的人們上班路上的困窘。導演沙澤勒善于調動各種曖昧氣氛,充分利用劇中情感的變化讓觀眾深深地淪陷在他精心設計的浪漫世界中。
《愛樂之城》算是近年來歌舞片類型電影的最為大膽的嘗試。然而,它的成功反而是因其足夠復古。也許好萊塢等待這樣有著音樂律動的電影已經很久了,所以奧斯卡狠狠的肯定了《愛樂之城》一把,給了一堆提名。不出意外的話,最終拿下最佳影片大獎幾乎無懸念。
而這樣驕人的記錄眾人驚嘆。導演沙澤勒是在1985年出生,那個年齡在導演界頂多還算個剛上道的后生。雖然和奧遜·威爾斯、讓·呂克·戈達爾這樣的大咖比起來,他顯然不是什么天才。威爾斯和戈達爾分別在26歲和29歲時,用自己的處女作奠定了他們在影史上不可磨滅的地位。
導演沙澤勒的成功與家庭不無關系,他的母親是作家,父親是音樂學者。曾夢想過做鼓手,是個爵士樂迷,后來進入電影圈,從《爆裂鼓手》就在熱烈頌揚爵士了。曾經是音樂人的身份深深的烙印在沙澤勒的電影上。13年拍了那部燃爆的《爆裂鼓手》,一部不深諳音樂絕對拍不出來的片子。
你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打心底的熱愛,別無他法。
對于沙澤勒,他拍自己血液里跳躍的東西,拍與音樂有關的一切。
在《愛樂之城》之前,沙澤勒導演過兩部電影,一部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爆裂鼓手》,一部是更早的《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雖然三部電影的風格各不相同,但都能從中看出沙澤勒對爵士樂和踢踏舞的癡迷。《爆裂鼓手》2014年一上映,立即引起一片好評,獲得當年奧斯卡三項大獎兩項提名、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等諸多殊榮。
《愛樂之城》滿足了大眾文化熱情,時代感和爵士樂已不再重要。因為好萊塢的存在,洛杉磯給人崇拜一切又漠視所有價值的感覺。在造夢和夢想幻滅的反復循環中,形成了好萊塢式的逃避主義,而當《愛樂之城》將同樣涉嫌逃避的懷舊故事放到洛杉磯,就會形成互文效果。米婭和塞巴斯蒂安讓人想起伍迪·艾倫的《咖啡公社》,更想到他們自己。兩部電影中的年輕人都是洛杉磯名利場上的異類——大城市中的外鄉人,懷揣各自的夢想,被主流社會影響,又不甘心逃離,只能掙扎在社會“食物鏈”底層。比如米婭,她只有在事業和感情完全挫敗的時候,才會回到家鄉,但也沒有停留太久,又重新啟程。
《愛樂之城》最終帶給觀眾的快感不源于對他人生活的窺伺,而是要讓觀眾意識到自己就是他人。只有成為他人,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最后的相遇才有意義。
談到拍攝《愛樂之城》的初衷,達米安說他只是想試著談論一下:生活和藝術,夢想和現實,能怎樣融合在一起。
想來想去,他認為音樂是最好的表達方式,所以,才通過音樂和舞蹈拍攝了這部片子。這個想法與賈斯汀一拍即合,他花了很久去譜寫劇中男女主角的主旋律。于是,才有了這部純粹、浪漫、自由、明亮,讓人百聽不厭、百看不厭的電影。當然,一氣之下,怒斬十四項提名。
十四項提名之后,沙澤勒說自己對奧斯卡并不太期待。對他來說,他要展現的卻是兩個大城市里的小人物對待夢想的態度。就像是描著自己的人生軌跡,他把心路凝在電影里。《愛樂之城》的劇本是在六年前寫的。沙澤勒說,他珍視《愛樂之城》里的角色的每一次失敗,無論是試鏡不成功,還是演出無人捧場,都是從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提取的素材。
《愛樂之城》已經獲得十四項奧斯卡提名,沙澤勒坦言說自己對奧斯卡并不太期待。
是啊,獲獎只是錦上添花的事,對于一個導演,他能拍自己想拍的電影才是最好的時光。